一种农业养殖设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57716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养殖设施,可以规模化、智能化、模块化、新能源化、工厂化标准化、定型化、系列化、成套化的实现农业养殖,其能源、食物直接的来源于外部的供应系统,通过在养殖箱体内部设置温度控制装置实现养殖过程的温度直接控制,实现了精确、动态、分区、智能、节能的养殖温度控制,将所养殖的动物设置在一个保温箱体的内部,在顶面设置透光或裸露的面,实现养殖动物的太阳光的吸收,通过食物输送管道、电力输送管道、空调输送管道将电能、热能、营养直接输送到箱体内部实现养殖过程的智能化,进而实现了工厂化养殖。(*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业养殖设施,涉及农业养殖,特别是适合于工厂化、规模化、智 能化的农业养殖设施,以及采用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供应的设施。
技术介绍
设施养殖工程技术是利用建筑设施和设备及环境调控技术为畜禽养殖创造比较 适宜的生活环境,及为畜禽的规模化、工厂化、集约化生产创造适宜的工艺模式和工程配套 技术。主要内容包括畜禽健康养殖工艺模式设计与创新、畜禽工厂化养殖装备技术、畜禽 集约化养殖环境调控技术、畜禽场规划与畜舍建筑标准化技术、畜禽规模化养殖废弃物处 理与利用技术、畜禽养殖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技术等。设施畜禽养殖工程技术是畜禽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生产的关键支撑技术,它和 畜禽遗传育种技术、饲料营养技术、兽医防疫技术等一起支撑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是现代畜 禽养殖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的畜禽养殖总量已居世界前列,畜禽养殖正处于传 统养殖向现代养殖过渡的关键时期,人们对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特别是畜禽环境工程技术的 认识不断提高,需求愈来愈强。我国设施畜牧工程技术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从过去的 以引进消化吸收为主,转变为现在的开发我国特色的设施畜牧工程技术模式、提升我国畜 禽健康养殖产业自主支撑技术为主的发展方向。在畜禽环境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方面, 正逐步显现出一整套符合我国国情的舍饲散养、清洁生产、健康养殖技术体系;特别是在设 施养殖节能型建筑型式、节能环境调控技术与装备、废弃物减量化干清粪技术、纵向通风结 合湿帘降温的抗高温应激调控技术、福利化健康养殖工艺技术等方面基本形成了我国特色 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施养殖工程技术。我国的设施养殖业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为 我国设施养殖工程技术快速发展的第一阶段,主要以引进消化吸收发展方式。这十年中, 我国先后引进了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养鸡、养猪等不同养殖模式与装备,在引进消化吸收的 基础上,自行研制了养鸡与养猪装备,快速推动了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尤其是蛋鸡生 产,一举成为世界生产大国,并基本解决了我国人民的吃蛋难问题。其代表性技术有简易 节能开放式鸡舍及农大型蛋鸡笼具,采用长出檐、开地窗等有效组织自然通风技术,解决了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鸡舍节能环境调控问题,实现了让农民“学得起、用得上、划得来”的经济 实用型设施畜牧工程技术,为大规模推广规模鸡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此外,定位 饲养工厂化养猪生产线也从美国引进,并研究开发了国产网床养猪装备技术,在工厂化养 猪技术方面开始推广应用。20世纪90年代,为我国设施养殖工程技术发展的第二阶段,这 期间主要以畜禽舍纵向通风和湿帘降温技术改造及新型畜舍建筑创新为代表。中国农业大 学农业部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成功开发了国产低压大流量型农用风机和蒸发降 温湿帘,并研究应用了畜禽舍的纵向通风新技术,解决了畜禽舍原先横向通风的死角和夏 季高温应激问题。该技术的应用可使鸡舍通风系统节能40% -70%,夏季鸡的产蛋率提高 5%以上。在我国30余个省市自治区的畜禽场进行大范围改造应用,并使鸡舍的间距可以缩小至零,进而产生了连栋鸡舍等新型鸡舍建筑型式。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设施畜牧工 程技术也迎来了发展的新阶段,即寻求自主创新发展的清洁生产健康养殖工艺模式的设施 养殖工程新技术阶段。代表性技术有猪的舍饲散养工艺模式、奶牛散栏饲养工艺模式等。以 畜禽舍饲养殖,动物自主管理,饲喂、躺卧、排泄、玩耍等功能分区明确,适度运动、增强自身 抵抗力、提高畜产品品质等为目标,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了畜禽的舍饲散养新技术体系和 配套设施设备。目前该技术还在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之中,除猪和奶牛舍饲散养体系的进一 步完善配套外,蛋鸡、水禽、及肉羊的舍饲散养新工艺技术也在研究开发之中,可望在近期 形成我国设施畜牧工程的升级换代支撑技术体系。目前,我国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的发展与我国畜牧业生产大国的地位还很不相称, 严重滞后于畜牧生产的发展需求,由于在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的科学研究方面缺少国家重大 科技项目的引导,科研院校的研究力量不能有效集聚,开发力度相对较小,相关养殖装备生 产企业只能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主要以仿制开发个别设备为主。我国至今未能从养殖模 式定型研究入手,形成成套化、标准化、系列化的养殖装备产业。更没有实力研究适合于我 国不同畜种和不同规模要求的不同生产工艺模式的养殖装备技术,也谈不上对养殖户使用 的简单经济型设备的研制开发等。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新能源的 各种形式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伸出所产生的热能。包括了太阳能、 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 的能量。也可以说,新能源包括各种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世界断言,石油,煤矿等资源将加 速减少。核能、太阳能即将成为主要能源。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把新能源分为以下三 大类大中型水电;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 能(潮汐能);穿透生物质能。—般地说,常规能源是指技术上比较成熟且已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通 常是指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因此,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大中型水 电都被看作常规能源,而把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核能、氢能等 作为新能源。广义新能源将主要包涵了以下几个方面1、高效利用能源;2、资源综合利用; 3、可再生能源;4、代替能源;5、核能;以及6、节能。可再生能源、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已经在城镇广泛使用,其中太阳能分为低温、中 温以及高温使用,低温的热水应用技术已经成熟,主要产品形式是太阳能的热水器,采用真 空玻璃管技术进行吸热后加以利用,在此种应用中,有采用将热管插入到真空玻璃管内部 将热量传递到外部获得太阳能的技术。太阳能低温的光伏发电发展迅猛,单晶硅、多晶硅、 薄膜电池都已经实现了规模化应用,以及聚焦光伏发电,采用跟踪系统实现光伏但是由于 成本高,需要国家的补贴才能实现规模的应用。太阳能高温的应用主要是槽式、蝶式以及塔 式的应用,可以实现高温的发电以及高温的其他应用。现有太阳能的中高温度的太阳灶应 用,主要采用反射板对太阳进行反射,将太阳能直接聚焦到一个灶具上,实现对太阳能的利 用,在此种技术没有办法对太阳能进行收集以便于夜间及阴雨天应用,更不可能对其进一 步的其他方式的应用。除此之外,生物质以及沼气的应用也在不同的区域开展起来;利用浅 层地表热能为主要的热泵技术将地热能进行了利用。现有的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的利用主要是单户的应用,或者是每个单元的小规模化的应用,不能成为规划化、工厂化的农业养殖提供能源。根据我国几大优势区域和当地的条件进行适宜的规模化养殖工程工艺模式的标 准化研究,针对标准化养殖工程工艺研究开发出成套化的设施设备与环境调控技术及饲养 管理技术,使设施装备硬件技术充分体现合理的工程工艺技术,并使之标准化、定型化、系 列化、成套化。这是我国养殖业集约化规模化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硬件支撑和保障,也是提 升我国养殖产业的重要前提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养殖设施,可以规模化、智能化、模块化、新能源 化、工厂化标准化、定型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业养殖设施,包括一种用于农业养殖的建筑物、食物提供设备、电力提供设备、空调提供设备,其特征是:在至少在一个建筑物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农业养殖箱体,农业养殖物设置在箱体内部;所述食物提供设备通过一个食物输送管道与农业养殖箱体进行连接,将食物输送给每一个箱体内部的农业养殖物;所述电力提供设备设置在建筑的内部,通过一个电力输送管道与农业养殖箱体进行连接,将电力输送到每一个农业养殖箱体内部或者建筑物内部的电力使用设备上;所述空调提供设备设置在建筑的内部,通过一个空调输送管道与农业养殖箱体进行连接,空调末端设置在每一个农业养殖箱体的内部或者建筑物内部,用于实现对温度、湿度的调节和控制;在每一个农业种植箱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的食物输送管道、电力输送管道和空调输送管道进入箱体的管道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智慧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