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衰减器,具体涉及的是压控可变光衰减器,属于光通信、光电传感和光信息处理器件
技术介绍
可变光衰减器是光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无源器件之一,它广泛应用于密集波分复用 (DffDM)各信道的光功率均衡和调整经光纤放大器放大后的光信号等,也可用于模拟光纤长距离传输、传输系统的动态检测等。近年来利用微机械技术制造的微光机电系统可变光衰减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能耗小等优点,开辟了光衰减器设计及生产的新方法。一般的可变光衰减器不能实现衰减量精确调节并锁定在特定值,而且通常为衰减片与步进电机联合型,通过微型步进电机控制连续渐变衰减片旋转或平移来达到数字化可变光衰减量。但该类设计受限于步进电机成本高,体积较大,难以集成于日益缩小的光通讯模块中;而且其核心部件之一的连续渐变衰减片,镀膜工艺要求高,目前国内尚不能生产。变焦液体透镜可以改变光学系统的光通量和视场性能,具有良好的操控性和适应性,作为取代传统透镜可应用于光学开关和光互连、静态数码相机等系统。实现液体可变焦透镜通常有3种方法,包括基于介质上电润湿流体接触角变化的可变焦透镜、基于液体折射率变化的可变焦透镜和 ...
【技术保护点】
1.压控可变光衰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光纤(13)、输出光纤(14)、带有通孔的主体套管(1)和内端分别设置在通孔中的第一连接器管脚(2)及带外螺纹的第二连接器管脚(3),所述第一连接器管脚(2)的内端连接有第一套筒(10),所述第二连接器管脚(3)与主体套管(1)之间安装有带内螺纹的第二套筒(9),所述第一套筒(10)和第二套筒(9)的内端面上分别固定有第一透明膜(5a)和第二透明膜(5b);所述第一透明膜(5a)和第二透明膜(5b)之间的间隙构成用于存储液体透镜材料的液体透镜腔(4),所述第一透明膜(5a)与第一连接器管脚(2)之间的间隙构成第一气室(16a),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林,陈陶,孙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