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粗粒度可重构阵列处理器资源调度的温度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150588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的用于粗粒度可重构阵列处理器资源调度的温度优化方法,通过在算法任务编译流程中执行硬件资源调度时开始进行温度优化策略初始化;选择初始资源调度方案并通过计算任务节点进行数据相关性约束的阵列资源初始调度,每个计算任务节点都由一个可重构硬件阵列处理器的阵列单元来完成;最后随机重新选择计算任务的调度位置并通三过重新求解热方程获取预测的温度值,据此选取更优化的资源调度方案,以降低器件在运行时的温度分布,当达到优化次数或者设定的优化温度则停止优化过程并选取当前最优的方案作为最终资源调度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计算机应用
的方法,具体是一种。
技术介绍
可重构计算系统的诞生是为了填补ASIC和微处理器之间的空白。粗粒度可重构系统由于在系统性能和功能灵活性方面有着较好的折中,因而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粗粒度可重构系统的应用涉及图像压缩,图形和图片处理,数据加密和DSP转换等等。然而,对可重构计算系统进行编程将是一个极为繁琐且容易出错的过程,因为它需要程序员对目标硬件有着较好的理解,这就限制了这项技术的广泛接受和推广。针对这个问题,研究者们已经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方法,例如采用编程语言,高级别的编译方式等来将应用算法映射到硬件中去。这些半自动、自动的编译工具可以使程序员将应用算法的硬件映射过程变得更为容易,也使得算法的移植性更强。半自动的工具如Hartej等在2000 年为Morphosys系统提出的一套综合软件平台,它采用手工方式在图形界面中为可重构阵列(RCA)产生配置字。全自动的方式如Joao M.P.在2006年为PACT-XPP混合可重构处理器系统开发的XPP C编译器,该编译器使用流水线向量化和时域分割方法产生配置字。在编译器进行编译的过程中都需要将算法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粗粒度可重构阵列处理器资源调度的温度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在算法任务编译流程中执行硬件资源调度时开始进行温度优化策略初始化;第二步、选择初始资源调度方案并通过计算任务节点进行数据相关性约束的阵列资源初始调度,每个计算任务节点都由一个可重构硬件阵列处理器的阵列单元来完成。第三步、随机重新选择计算任务的调度位置并通三过重新求解热方程获取预测的温度值,据此选取更优化的资源调度方案,以降低器件在运行时的温度分布,当达到优化次数或者设定的优化温度则停止优化过程并选取当前最优的方案作为最终资源调度方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雳何卫锋景乃锋绳伟光毛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