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器与毛细管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46665 阅读:3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蒸发器与毛细管的连接结构,毛细管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蒸发器包括具有进液端的蒸发管,蒸发管与毛细管之间设置有过渡连接管,过渡连接管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过渡连接管在第一连接部处的管内径与毛细管在出液口处的管外径相一致,过渡连接管在第二连接部处的管外径与蒸发管进液端处的内径相一致,第一连接部与毛细管的出液口相连接,第二连接部与进液端相连接,过渡连接管的管内径在从第一连接部至第二连接部处均相同,并且毛细管、过渡连接管、蒸发管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增加过渡连接管能够有效的降低制冷剂在流动过程中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工程制冷或冷却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冷柜、冰箱、冷却或冷冻装 置中制冷循环系统的蒸发器与毛细管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通常,诸如电冰箱等制冷装置内藏设有制冷循环系统,由该制冷循环系统产生的 冷气供应到制冷装置内部,以维持低温状态。目前,现有的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利用液态制 冷剂在外侧产生冷气的蒸发器、压缩从蒸发器流出的气态制冷剂的压缩机、凝积压缩的制 冷剂的冷凝器、以及使冷凝剂中的液态制冷剂低温化的毛细管所构成。毛细管将所凝积的 制冷剂低温低压化,而这些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流入到蒸发器中。在整个电冰箱等制冷装置的噪音中,制冷循环系统本身占了很大的比例,当制冷 剂流入毛细管时,已经成了低温高压液体(属平流,噪音较低),当制冷剂流出毛细管端口 时,制冷剂要产生相变,变成低温低压的气体,流速会急剧增加从而产生噪音(属紊流,噪 音较高);同时,由于加工和焊接等工艺上的限制,毛细管在和蒸发管的接头处,会存在毛 细管出现几个小弯头(会增加紊流),毛细管伸进蒸发管长度超过20mm,会使毛细管产生振 动;而且,在焊接时,毛细管和蒸发管的同心度较难保证,会使制冷剂直接喷射在蒸发管的 壁面上,进一步加剧了制冷剂气体的流动声和毛细管的振动声。参照申请号为02120944. 8的中国专利“蒸发器和毛细管连接装置”公开了一种连 接毛细管和蒸发器制冷剂通道的连接管,该连接管具有直径小于毛细管的交轴部。该专利 上的连接管为口径逐步扩大,加工工艺比较复杂;由其说明书附图可见,该结构的交轴部存 在二次节流的问题,对耗电量有些影响;此外,该结构也没有考虑焊接(高温)会使毛细管 产生弯曲的可能,也不能完全解决制冷剂在毛细管出口端由于相变冲击蒸发管壁面产生的 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降低毛细管和蒸发管间制冷剂噪音的连接结 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蒸发器与毛细管的连接结构,所述的毛细管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的蒸发器 包括具有进液端的蒸发管,所述的蒸发管与所述的毛细管之间设置有过渡连接管,所述的 过渡连接管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的过渡连接管在位于第一连接部处的管内 径与所述的毛细管在位于出液口处的管外径相一致,所述的过渡连接管在位于第二连接部 处的管外径与所述的蒸发管位于进液端处的内径相一致,所述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的毛细 管的出液口相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的进液端相连接,所述的过渡连接管的管内 径在从所述的第一连接部至第二连接部处均相同,并且所述的毛细管、过渡连接管、蒸发管 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优选地,所述的毛细管的出液端伸入至所述的过渡连接管的第一连接部内的长度 为 12-20mm。优选地,所述的毛细管的材质为纯铜(T2)。优选地,所述的过渡连接管的材质为邦迪管或者纯铜(T2)。优选地,所述的毛细管与所述的第一连接部通过低银焊条焊接在一起。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1、由于增加了毛细管和蒸发管之间的过渡连接管,使制冷剂逐步产生相变,使制冷剂 产生相变时间的喘流声大大地降低;2、由于增加了毛细管和蒸发管之间的过渡连接管,可以保证毛细管和过渡连接管、蒸 发管的几何中心大体保持一致,减少了制冷剂直接喷在蒸发管壁面的几率;3、由于增加了毛细管和蒸发管之间的过渡连接管,由于加工工艺上的保证,因此在焊 接时,即使毛细管伸进过渡连接管长度出现一些偏差,也基本可以消除毛细管在制冷剂喷 射时产生的抖动声。4、由于增加了毛细管和蒸发管之间的过渡连接管,由于低银焊条的焊接温度较 低,毛细管变形小,加上工艺保证毛细管的平整度,因此,可以保证制冷剂在毛细管内部以 平流流动而减少紊流的出现,从而降低制冷剂的流动声。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毛细管;10、出液口 ;2、蒸发管;20、进液端;3、过渡连接管;30、第一连接 部;31、第二连接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如图所示的一种蒸发器与毛细管的连接结构,其中毛细管1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 10, 毛细管1的选用纯铜(T2)的材质;蒸发器包括具有进液端20的蒸发管2。在蒸发管2与毛细管1之间设置有过渡连接管3,该过渡连接管3选用邦迪管或 者纯铜(T2)的材质,其具有第一连接部30和第二连接部31,过渡连接管3在位于第一连 接部30处的管内径与毛细管1在位于出液口 30处的管外径相一致;过渡连接管3在位于 第二连接部31处的管外径与蒸发管2位于进液端20处的内径相一致。第一连接部30与 毛细管1的出液口 10相连接,并且毛细管1的出液口 10伸入至第一连接部30内的长度为 12-20mm时最为优选,因为这样在焊接时,基本可以消除毛细管1在制冷剂喷射时产生的抖 动声;第二连接部31与进液端20相连接,过渡连接管3的管内径在从第一连接部30至第 二连接部31处均相同,并且毛细管1、过渡连接管3、蒸发管2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当制冷剂流出毛细管1的出液口 10后,制冷剂在过渡连接管3中逐步产生相变, 变成低温低压的气体后由进液端20进入蒸发管2。这样,制冷剂在过渡相变时的喘流声大 大地降低,从而控制其产生的噪音;此外,毛细管1、过渡连接管3、蒸发管2之间平滑的过渡 连接,也减少了制冷剂直接喷在蒸发管2壁面的几率。从加工工艺上来说,在毛细管1和蒸发管2之间通过过渡连接管3连接,由于低银焊条的焊接温度较低,使毛细管1变形小,加上工艺保证毛细管1的平整度,可以保证制冷 剂在毛细管1内部以平流流动而减少紊流的出现,从而降低制冷剂的流动声。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 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 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蒸发器与毛细管的连接结构,所述的毛细管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的蒸发 器包括具有进液端的蒸发管,所述的蒸发管与所述的毛细管之间设置有过渡连接管,所述 的过渡连接管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的过渡连接管在位于第一连接部处的管 内径与所述的毛细管在位于出液口处的管外径相一致,所述的过渡连接管在位于第二连接 部处的管外径与所述的蒸发管位于进液端处的内径相一致,所述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的毛 细管的出液口相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的进液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 连接管的管内径在从所述的第一连接部至第二连接部处均相同,并且所述的毛细管、过渡 连接管、蒸发管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与毛细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毛细管的 出液端伸入至所述的过渡连接管的第一连接部内的长度为12-2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与毛细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毛细管的 材质为纯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与毛细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连接 管的材质为邦迪管或者纯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与毛细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毛细管与 所述的第一连接部通过低银焊条焊接在一起。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蒸发器与毛细管的连接结构,毛细管具有进液口和出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蒸发器与毛细管的连接结构,所述的毛细管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的蒸发器包括具有进液端的蒸发管,所述的蒸发管与所述的毛细管之间设置有过渡连接管,所述的过渡连接管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的过渡连接管在位于第一连接部处的管内径与所述的毛细管在位于出液口处的管外径相一致,所述的过渡连接管在位于第二连接部处的管外径与所述的蒸发管位于进液端处的内径相一致,所述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的毛细管的出液口相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的进液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连接管的管内径在从所述的第一连接部至第二连接部处均相同,并且所述的毛细管、过渡连接管、蒸发管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标朱斌华顾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白雪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