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阎京如专利>正文

牙科人工植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40139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牙科人工植体结构是在一由金属或奈米精密陶瓷材料加工制成的结构主体外圈设有第一机械构造,以及在该每一第一机械构造的区段处布设有孔,整体人工植体结构即可以利用第一机械构造的机械力量固定在患者的牙床骨内;以及,当日后人工植体结构与患者进行骨整合时,该第一机械构造的孔更成为可供患者新生的骨骼组织进入的容积空间,使人工植体与患者骨骼之间产生径向及轴向抓持作用,避免人工植体反转松脱,有效提升人工植体骨整合后的抓持固定效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牙科使用的人工植体,尤旨一种能够有效提升骨整合抓持固 定效果的牙科人工植体结构
技术介绍
所谓人工植牙,乃是在患者缺牙区的齿槽骨内植入由金属牙桩所构成的人工植 体,待人工植体与患者牙床紧密结合后,再于其上装置假牙。因此人工植牙的假牙犹如房屋 打下深厚的地基,比起传统假牙更稳固、不易移动,且外表不易看出假牙的痕迹。如图1所示,一般牙科使用的人工植体10外形及功能均类似牙根的长柱体,经由 手术植入牙床骨内,深埋于齿槽骨内;至于,完整的人工植牙则由人工植体10、连接体(图 略)、假牙(图略)三者所组成,其三者之间可以由螺丝锁定(或是由黏着剂,以及螺丝与黏 着剂交互运用),串连成一体的人工取代物,其目的就是要取代患者丧失的牙齿。一旦植入牙床骨内的人工植体和患者的骨骼密合后,所植入的人工植体就可和真 牙的牙根一样承受咀嚼的咬合力量;但人工植体植入后在骨质中的微量移动若超过100微 米就会导致骨整合的失败,也就是说减少人工植体植入的微量移动,是植牙成功的重要因O目前牙科所使用的人工植体主要系利用螺纹的机械力量,使其固定在牙床骨内, 原则上只要没有巨量移动或超过100微米的微量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阎京如
申请(专利权)人:阎京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