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一种人工牙根植体结构,尤指由一骨内件及一骨外件所组成的人工牙根植体结构的设计,该结构设计可增强植体埋植强度,并令咬合力分散由牙床骨的内外共同承担,进而缩短植体埋设于牙骨内的深度,且由于埋设深度的浅化,不仅可降低对牙床骨的深入破坏度,特别适用于牙床骨高度不足的病例,更由于咬合应力分散在骨内和骨外,可增长植体牙齿构件的使用寿命,提高植体手术成功率。传统的人工牙根植体结构大致分为骨内型6、骨外型7及穿骨型8三类;其中的骨内型6是目前牙医界公认为较成功可行的牙根植体形式,依下端的形式可分为片状61、柱状62及螺杆状63(请参附图说明图1)三种形式,该片状骨61内型植体于手术实施时,需于所欲埋设的牙床骨3上以外科的方式于该处手术挖孔予以嵌埋,但因失败率较高,并非理想的牙根植体设置型式;而柱状骨内型62植体实施上则最为简易,只需于所欲埋设的颚骨上予以钻孔,将柱状植体塞入固定即可,但此柱状植体表面需要以氢氧磷酸钙覆盖处理,其粗糙的表面在日后易产生细菌积存感染,导致植牙失败,其植入长度较长也容易因而伤害骨内神经系统,造成日后更大的后遗症;上述的螺杆状骨内型6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工牙根植体结构,由骨内件(1)及骨外件(2)等部分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骨内件(1)是一螺杆体,其顶端部设有假齿衔置孔(11),骨外件(2)是一片体,贴附于牙床骨(3)表面的底面,该片体上设有固定孔(21),将骨内件(1)并合锁固于牙床骨(3)上。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