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声波吹灰器的导流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37125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声波吹灰器的导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圆形导流板,在所述圆形导流板上周向布置有扇形导流孔,并在每一扇形导流孔同一侧边设置有导流叶片,所述导流叶片的导流面与所述扇形导流孔的通流面之间的夹角小于60°而大于1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压缩空气和声波在设置于各扇形导流孔侧边的导流叶片的导流下,以扇形导流孔切线方向吹出,形成漩涡状,使吹灰的有效面积显著增大,从而提高声波吹灰器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声波吹灰器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声波吹灰器的导流板
技术介绍
锅炉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其水冷壁、过热器、省煤器、预热器及烟道等的受热面积灰和结渣,是长期困扰着生产而难于解决的问题。它不但使这些设备的受热面传热减弱,致使热效率降低,减少生产负荷,而且,当受热面积灰和结渣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意外停炉,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传统的锅炉都备有吹灰器,如蒸汽吹灰器、压缩空气吹灰器、钢珠吹灰器等,但这些吹灰器在操作和性能上,存在着吹灰范围有限、吹灰有死角、能耗高、维修费用大、操作不便、有副作用等弊端,使用率很低,目前多数已经停置不用。20世纪70年代瑞典人首先发现并用于锅炉的低频声波清灰技术,为锅炉清灰开辟了新的途径,声波吹灰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声波吹灰器的工作原理是将压缩空气(或蒸汽)转换成大功率声波(一种以疏密波的形式在空间介质中传播的压力波)送入炉内,当受热面上的积灰受到以一定频率交替变化的疏密波反复拉、压作用时,因疲劳疏松脱落,随烟气流带走,或在重力作用下,沉落至灰斗排出。声波吹灰器结构简单,使用过程基本免维护;声波效能高,功率大,频带宽,清灰效果显著。但是目前的声波吹灰器压缩空气和声波导入锅炉内的方式为直接吹送方式,因为吹送的喇叭管直径有限,使声波作用于锅炉管壁吹灰的效面积较小,造成声波吹灰器的使用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声波吹灰器的导流板,将其安装于声波吹灰器的出口处,通过其上设置的导流结构,将压缩空气和声波进行导流,形成旋涡状吹入锅炉内,使吹灰的有效面积增大,提高声波吹灰器的使用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声波吹灰器的导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圆形导流板,在所述圆形导流板上周向布置有扇形导流孔,并在每一扇形导流孔同一侧边设置有导流叶片,所述导流叶片的导流面与所述扇形导流孔的通流面之间的夹角小于60°而大于10°。所述导流叶片的形状与所述扇形导流孔的形状相同,即所述导流叶片由加工所述扇形导流孔的余料形成,形状弯制成弧形。所述扇形导流孔周向均布在所述圆形导流板上。所述扇形导流孔为6个,且6个叶片弧形方向一致。所述导流叶片的导流面与所述扇形导流孔的通流面之间的夹角为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压缩空气和声波在设置于各扇形导流孔侧边的导流叶片的导流下,会以叶片切线方向吹出,形成漩涡状,这样作用于锅炉内的有效面积就显著增大, 从而提高声波吹灰器的使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声波吹灰器的导流板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声波吹灰器的导流板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声波吹灰器的导流板安装于吹灰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参见图1,一种用于声波吹灰器的导流板,为一圆形导流板1,圆形导流板1的厚度为2mnT4mm。在该圆形导流板1上沿圆周均勻的加工有多个扇形导流孔2,因声波吹灰器用于锅炉,故圆形导流板1采用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的不锈钢。当然根据声波吹灰器的喇叭的大小,本专利技术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扇形导流孔2的个数设置为5个或者6个以上。每一扇形导流孔2的同一方向的侧边均设置有导流叶片3,导流叶片3由加工扇形导流孔2的余料形成,即导流叶片3的形状与扇形导流孔2的形状相同。导流叶片3的导流面与扇形导流孔2的通流面之间的夹角设置成小于60°而大于10°,均能使压缩空气和声波形成较好漩涡状,使吹灰的有效面积增大,从而提高吹灰器的使用效果。本具体实施方式将导流叶片3的导流面与扇形导流孔2的通流面之间的夹角设置成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压缩空气和声波在设置于各扇形导流孔2侧边的导流叶片 3的导流下,以与扇形导流孔2切线方向吹出,形成漩涡状,使吹灰的有效面积显著增大,从而提高声波吹灰器的使用效果。在圆形导流板1的周缘设置有多个装配孔4,以保证本专利技术能够顺利固定在声波吹灰器的出口法兰上。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为首先完成圆形导流板1的下料,再用钻床将装配孔4钻出; 然后再用冲床在圆形导流板1上冲出扇形导流孔2,冲出的余料的一侧边与圆形导流板1的本体仍连接在一起,其它各边与圆形导流板1之间形成缝隙;最后再用模具将加工扇形导流孔2所产生的余料折弯,形成导流叶片3。本专利技术制造完成。参见图2,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由气泵或其它气源通过储气罐100的进气口 110 给储气罐100供气,储气罐100和锅炉200之间设置有气流管道300,在气流管道300上由储气罐100到锅炉200依次设置有供气阀400、手动闸阀500、与电气控制系统600相连接的电磁阀700和声波吹灰器800,所述声波吹灰器800包括声波发生器810和与声波发生器 810装配在一起的声波传输器820,所述声波传输器820的出口处设置有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声波吹灰器的导流板830,之后与锅炉200固定在一起。储气罐100内的压缩气体在供气阀 400、手动闸阀500、电磁阀700全部开启时,流向声波吹灰器800,声波吹灰器800将压缩气体转换成大功率声波(一种以疏密波的形式在空间介质中传播的压力波),在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声波吹灰器的导流板830的导流作用下使压缩空气和声波形成漩涡状进入锅炉200内, 使吹灰的有效面积增大,提高吹灰器的使用效果。受热面上的积灰受到以一定频率交替变化的疏密波反复拉、压作用时,因疲劳疏松脱落,随烟气流带走,或在重力作用下,沉落至灰斗排出。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声波吹灰器的导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圆形导流板,在所述圆形导流板上周向布置有扇形导流孔,并在每一扇形导流孔同一侧边设置有导流叶片,所述导流叶片的导流面与所述扇形导流孔的通流面之间的夹角小于60°而大于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声波吹灰器的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叶片的形状与所述扇形导流孔的形状相同,即所述导流叶片由加工所述扇形导流孔的余料形成,形状弯制成弧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声波吹灰器的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导流孔周向均布在所述圆形导流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声波吹灰器的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导流孔为6个,且6个叶片弧形方向一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声波吹灰器的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叶片的导流面与所述扇形导流孔的通流面之间的夹角为15°。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声波吹灰器的导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圆形导流板,在所述圆形导流板上周向布置有扇形导流孔,并在每一扇形导流孔同一侧边设置有导流叶片,所述导流叶片的导流面与所述扇形导流孔的通流面之间的夹角小于60°而大于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压缩空气和声波在设置于各扇形导流孔侧边的导流叶片的导流下,以扇形导流孔切线方向吹出,形成漩涡状,使吹灰的有效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声波吹灰器的导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圆形导流板,在所述圆形导流板上周向布置有扇形导流孔,并在每一扇形导流孔同一侧边设置有导流叶片,所述导流叶片的导流面与所述扇形导流孔的通流面之间的夹角小于60°而大于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立忠顾惠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恒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