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防渗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34438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复合防渗墙,包括由高喷灌浆孔高压喷射灌浆形成相互连接的高喷板壳和由充填灌浆孔静压灌浆形成的墙体内核;所述的墙体内核连接高喷板壳构筑成一整体结构,形成复合防渗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高压喷射灌浆技术与静压充填灌浆技术相结合,在缺陷率相对较高的喷射孔远端,即两灌浆孔板墙交接处,可经四次重复喷射灌浆,此时高压水、气流的能量毫无浪费地用在板墙的搭接上,从而保证了高喷墙板及其交接处的质量;此外,墙体内核进一步修补了高喷墙板的孔洞性缺陷,同时充填了高喷墙板与基岩接触面的缝隙以及封堵了基岩裂缝的渗漏通道,故复合防渗墙具有很高的综合防渗性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采用高压喷射灌浆机械摆动喷射形成的地下防渗墙结构,特别是 涉及一种复合防渗墙
技术介绍
高压喷射灌浆工法通过钻孔及摆喷建筑地下防渗墙,以其适用较复杂地层的优点 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民用建筑、交通、水利及国防等部门建筑地下防渗墙。以往是利用高压 喷射灌浆机摆动喷射形成摆喷板墙,通常的单一高喷防渗墙厚度一般较薄(10-30cm),尤其 在卵石地层中的高喷射墙体存在空洞性缺陷,同时这样高喷墙与基岩接触面一般存在着渗 透隐患,因此,难以满足建筑物的较高防渗及耐久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渗性能高、耐久性好、适用于防渗要 求高,耐久性强建筑物的一种复合防渗墙。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防渗墙,包括由高喷灌浆孔高压喷射灌浆形成相互连接的高喷板壳和由 充填灌浆孔静压灌浆形成的墙体内核。所述的墙体内核连接高喷板壳构筑成一整体结构, 形成一种复合防渗墙。本技术将高压喷射灌浆技术与静压充填灌浆技术相结合,在缺陷率相对较高 的喷射孔远端,即两灌浆孔板墙交接处,可经四次重复喷射灌浆,此时高压水、气流的能量 毫无浪费地用在板墙的搭接上,从而保证了高喷墙板及其交接处的质量。此外,墙体内核进 一步修补了高喷墙板的孔洞性缺陷,同时充填了高喷墙板与基岩接触面的缝隙以及封堵了 基岩裂缝的渗漏通道,故复合防渗墙具有很高的综合防渗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复合防渗墙,包括由双排高喷灌浆孔1高压摆喷灌浆形成夹角为120°的扇 形板墙对接成连续的菱形井状高喷板壳4和由充填灌浆孔2静压灌浆形成的墙体内核3。 所述的墙体内核3连接高喷板壳4构筑成一整体结构,形成复合防渗墙。该地下防渗墙厚 度为0. 5-0. 85m,墙体外壳抗压强度R28 = 6-7Mpa,内核压强度R28 = 5_6Mpa,墙体平均渗透 系数K = Ax (10-8-10-7cm/S),使用寿命可达50年。一种复合防渗墙样板工程于1991年在某海岛上建成,历经近20年的地下海水浸 泡,表明防渗墙质量优良,防渗效果理想。权利要求一种复合防渗墙,包括由高喷灌浆孔(1)高压喷射灌浆形成相互连接的高喷板壳(4)和由充填灌浆孔(2)静压灌浆形成的墙体内核(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体内核(3)连接高喷板壳(4)构筑成一整体结构,形成一种复合防渗墙。专利摘要一种复合防渗墙,包括由高喷灌浆孔高压喷射灌浆形成相互连接的高喷板壳和由充填灌浆孔静压灌浆形成的墙体内核;所述的墙体内核连接高喷板壳构筑成一整体结构,形成复合防渗墙。本技术将高压喷射灌浆技术与静压充填灌浆技术相结合,在缺陷率相对较高的喷射孔远端,即两灌浆孔板墙交接处,可经四次重复喷射灌浆,此时高压水、气流的能量毫无浪费地用在板墙的搭接上,从而保证了高喷墙板及其交接处的质量;此外,墙体内核进一步修补了高喷墙板的孔洞性缺陷,同时充填了高喷墙板与基岩接触面的缝隙以及封堵了基岩裂缝的渗漏通道,故复合防渗墙具有很高的综合防渗性能。文档编号E02B3/16GK201665851SQ20102016107公开日2010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6日专利技术者姜晓刚, 崔双利, 张勤, 李志祥, 潘绍财, 王成军, 甘玉华, 贺清录, 雷炎, 黄志钢 申请人:辽宁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防渗墙,包括由高喷灌浆孔(1)高压喷射灌浆形成相互连接的高喷板壳(4)和由充填灌浆孔(2)静压灌浆形成的墙体内核(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体内核(3)连接高喷板壳(4)构筑成一整体结构,形成一种复合防渗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双利贺清录李志祥姜晓刚雷炎王成军潘绍财黄志钢张勤甘玉华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