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骨水泥注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131039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骨科在进行骨质疏松症等的治疗时所采用的骨水泥注射装置,包括带中心通孔的注射管,所述注射管的注射头周向侧壁上开设有侧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进型骨水泥注射装置,由于增加了注射面积,使骨水泥的注射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缩短了骨水泥渗入骨缝的时间,使骨水泥的充填更加完全,增加了椎体的抗压性、加固脊柱的稳定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骨科在进行骨质疏松症等的治疗时所采用的骨水泥注射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明显增加,目前全世界约有2亿骨质疏 松患者,我国估计有5000万左右。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并发症是骨折,常见于松质骨丰富的 区域,如椎体压缩性骨折、髋部和桡骨远端骨折等。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是近年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一项新型 脊柱外科微创技术。正常的操作技术是先常规摄胸腰椎正侧位平片,对椎体压缩性骨折可能是导致疼 痛原团者再行MRI检查,转移性肿瘤还需作ECT检查。术前并作血常规、凝血4项及心电图 等检查。患者取俯卧位(如不能忍受则采用侧卧位),局麻或硬外膜麻醉。在C型臂X线机 透视下确定病变椎体,决定穿刺进针点与棘突中心距离、进针角度及其深度。在皮肤上作穿 刺点标记,常规消毒、铺巾,再作穿刺点局麻,然后用13G细穿刺针行椎弓根入路,调整进针 角度和方向,直达预定位置,用高压注射器或专业注射装置注射骨水泥。骨水泥应保存在冰 箱中,使用时调配成浆糊状后迅速注入。现状使用的注射装置中,注射口直径一般为Φ1. Imm左右,由于注射口直径小, 还有骨水泥本身的性能的影响,如流动性差,凝固时间短,不易渗进微细的骨缝中,会影响 手术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射效率高的改进型骨水泥注射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进型骨水泥注射装置,包括带中心通孔的注射管,所述注射管的注射头周 向侧壁上开设有侧孔。由于在注射头部分增加了注射的面积,能缩短骨水泥渗入骨缝的时 间,且渗入更充分。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注射管的注射头周向侧壁上开设有上下两排围 绕轴心均布的数个侧孔。上下两排的侧孔设置,在注射头有效的注射距离内,大大增加了注 射的面积,缩短注射时间。所述上排的侧孔孔径为Φ0. 7mm,下排的侧孔孔径为Φ0. 5mm,且上排的侧孔孔数 为6个,下排的侧孔孔数为6个。上排的侧孔孔径大于下排的侧孔孔径设置,是考虑注射头 的强度和流量,孔径越大,挤出的骨水泥越多,也更容易渗入骨隙中。所述上排的侧孔、下排的侧孔均与注射管的轴线成60°的夹角。侧孔和轴线的角 度为60°是考虑流动会更顺畅,因为挤出一段时间后注射装置会慢慢向后退出。总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3(1)使用本技术时,由于注射头的形状改进,在注射时骨水泥可向注射头前端 和四周同时注射,使注射效率提高,缩短注射时间;(2)使用本技术时,由于注射头尖端形状改进,和以往注射装置相比,骨水泥 由于注射时间大大缩短后,在凝固之前更容易渗进微细的骨缝中,使骨水泥的充填更加完 全,增加了椎体的抗压性、加固脊柱的稳定性。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注射头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注射头另一视角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注射头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技术改进型骨水泥注射装置,包括带中心通 孔2的注射管1,注射管1的注射头3周向侧壁上开设有上下两排围绕注射头3轴心均布的 数个侧孔。其中上排的侧孔4a孔径为Φ0. 7mm,孔数为6个;下排的侧孔4b孔径为Φ0. 5mm, 孔数为6个。上排的侧孔4a、下排的侧孔4b均与注射管1的轴线成60°的夹角。本实用 新型注射时能与骨水泥接触的有效距离L为4mm。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而非对本技术权利保护 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一种改进型骨水泥注射装置,包括带中心通孔的注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管的注射头周向侧壁上开设有侧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骨水泥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管的注射头周 向侧壁上开设有上下两排围绕轴心均布的数个侧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型骨水泥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的侧孔孔径为 Φ0. 7mm,下排的侧孔孔径为Φ0. 5mm,且上排的侧孔孔数为6个,下排的侧孔孔数为6个。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型骨水泥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的侧孔、下排的 侧孔均与注射管的轴线成60°的夹角。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骨科在进行骨质疏松症等的治疗时所采用的骨水泥注射装置,包括带中心通孔的注射管,所述注射管的注射头周向侧壁上开设有侧孔。本技术改进型骨水泥注射装置,由于增加了注射面积,使骨水泥的注射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缩短了骨水泥渗入骨缝的时间,使骨水泥的充填更加完全,增加了椎体的抗压性、加固脊柱的稳定性。文档编号A61F2/44GK201631424SQ20102015949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0日专利技术者李坚, 颜玉强, 黄海生 申请人:浙江海圣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型骨水泥注射装置,包括带中心通孔的注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管的注射头周向侧壁上开设有侧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坚黄海生颜玉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圣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