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冷光源灯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130193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窥镜冷光源灯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灯箱底座组件(I),隔热罩盖组件(II)和灯箱组件(III)所述灯箱组件(III)包括灯泡(10),灯架(11),灯架固定板(12),灯箱后板(13),灯泡插片(14),四个灯箱电气插头(15),两个燕尾槽(16),连接块(17),灯泡插座(19),灯箱拉手(20),灯箱前板(21)等。本装置的风道设计合理,冷却效果良好,在冷光源突然坏灯时,两个灯泡切换方便,快捷,安全。灯泡的安装固定和取下结构简单,安装牢固,有较大的应用价值。(*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具体涉及和内窥镜相配套的冷光源,尤其涉及内窥镜 冷光源灯泡装置。
技术介绍
冷光源主要是为内窥镜作腔道内的观察、检查提供冷光照明。从最初的烛光到白 炽灯,直至现在用的带反光杯的卤素灯有着近百年的历史。现有的冷光源里面安装的以卤 素灯为主,由于卤素灯的使用寿命比较短(50-100h),因此灯泡更换的频率比较高,需及时 更换灯泡。而现有的冷光源换灯的结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打开冷光源机箱来更换灯 泡,还有一种是在机箱侧面有扇小门,可以打开,手伸进去换灯泡,但空间较小,只凭手的触 感来操作,还有可能触碰到机箱内的其他带电部件。以上两种结构都不太合理,换灯比较麻 烦,花时间较长,大大延长了检查过程。其次,灯泡在冷光源内部是开放式固定的,须由具有 专业电气安全知识的人员才可以操作。此外,卤素灯泡的自身发热量较高,在正常使用过程 中会向四周辐射热量。周围的控制元件经灯泡的长期炙烤会老化,缩短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进而使得冷光源设备提前退役。因此,安全可靠,换灯便捷快速,通风冷却设计合理的灯泡 结构很重要。不仅延长灯泡和冷光源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减少病人的痛 苦,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研究设计安全可靠,换 灯便捷快速,通风冷却合理的灯泡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内窥镜冷光源灯泡装置包括灯箱底座组件,隔热罩盖组件和灯箱组 件。隔热罩盖组件通过螺钉与灯箱底座组件固定,灯箱组件通过燕尾槽沿灯箱底座组件的 两根导轨插入到灯箱底座组件。所述灯箱底座组件包括灯箱底板,两个灯箱电气插座,灯泡电气插座固定块,换灯 断电开关,两根导轨,轴流风扇。两个灯箱电气插座通过螺母与灯箱电气插座固定块固定, 灯箱电气插座和灯箱电气插座固定块之间需采用绝缘材料绝缘,再把灯箱电气插座固定块 用螺钉固定在灯箱底板上。两根导轨以导向棱面对面的位置用螺钉固定在灯箱底板上,导 轨上各有两个腰孔,用于在安装灯箱组件时调节位置(见图1)。换灯断电开关固定在灯箱 底板左侧面。轴流风扇既可以用螺钉固定在灯箱底板底部也可以固定在冷光源地板上,注 意轴流风扇应是向上吹风的安装方向。所述隔热罩组件(见图3)包括隔热玻璃,隔热罩盖,轴流风扇。隔热玻璃用螺钉 固定在隔热罩盖内部。轴流风扇与隔热罩盖固定,注意安装时的方向应是向外排风。所述灯箱组件(见图4)包括灯泡,灯架,灯架固定板,灯箱后板,灯泡插片,四个灯 箱电气插头,两个燕尾槽,连接块,灯泡插座,灯箱拉手,灯箱前板。由灯箱前板,灯箱后板和两个燕尾槽组成灯箱组件的主要构架,两个燕尾槽主要是配合灯箱底座组件的两根导轨插 拔灯箱组件。灯箱拉手固定在灯箱前板上。四个灯箱电气插头固定在灯箱箱体后板。灯箱 电气插头和灯箱后板之间需采用绝缘材料绝缘。置于灯箱前方的灯泡插座的两根电线分 别与固定于灯箱后板下方位置的两个灯箱电气插头焊接。相反,灯箱箱体后方的灯泡插座 (用于连接备用灯泡)的两根电线分别与固定于灯箱后板上方位置的两个灯箱电气插头焊 接。四个连接块分别相对的固定与灯箱前板内侧和灯箱后板内侧,两个灯架固定板分别与 灯箱箱体前方的两个连接块和灯箱箱体后方的两个连接块固定。灯架和灯架固定板上的安 装孔都采用腰孔便于冷光源安装时灯泡照度的调节。灯泡的灯杯贴住灯架的背面并位于四 个凸起的定位点之间,灯泡插片由上向下沿灯架背面的插槽插入固定灯泡。灯泡插座再分 别与各自对应的灯泡插入完成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后,换灯时只需打开侧门,把灯箱从机箱中抽出,在外面操作就比较 便捷。此外,在灯箱两端180度相对位置各装了一个正常使用的灯泡,和一个备用灯泡,采 用侧面换灯,用两个风扇来冷却,保证冷却效果,同时也把冷空气吹向插入冷光源的内窥镜 导光接头,降低导光接头的温度,延长导光接头的使用寿命。本装置的风道设计合理,冷却效果良好,在冷光源突然坏灯时,两个灯泡切换方 便,快捷,安全。灯泡的安装固定和取下结构简单,安装牢固,有较大的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内窥镜冷光源灯泡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灯箱底座组件I结构示意图图3隔热罩盖组件II结构示意图图4灯箱组件结构III示意图图5灯箱组件插拔操作示意图图6风道中的风流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内窥镜冷光源灯泡装置包括灯箱底座组件I,隔热罩盖 组件II和灯箱组件III。如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灯箱底座组件I包括灯箱底板1,两个灯箱电气插座 2,灯箱电气插座固定块3,换灯断电开关4,两根导轨5,轴流风扇6。两个灯箱电气插座2 通过螺母平行固定在灯箱电气插座固定块3,灯箱电气插座2和灯箱电气插座固定块3之间 需采用绝缘材料绝缘,再把灯箱电气插座固定块3用螺钉固定在灯箱底板1上。两根导轨 5以导向棱面对面的位置用螺钉固定在灯箱底板1上,导轨5上各有两个腰孔,用于在安装 灯箱组件III(见图1)时调节位置。换灯断电开关4由并圈(开关自带)固定在灯箱底板 1左侧面。轴流风扇6的安装可以有两种方式,既可以先固定在灯箱底板1上,再把灯箱底 板1安装到冷光源底板上,也可以轴流风扇6与冷光源底板固定,灯箱底板1与冷光源底板 固定,但要使灯箱底板1与轴流风扇6处于相对位置,同时注意轴流风扇6应是向上吹风的 安装方向。如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隔热罩组件II (见图3)包括隔热玻璃7,隔热罩盖8,4轴流风扇9。隔热玻璃7用三个螺钉固定在隔热罩盖8内部,为了防止热胀冷缩引起隔热玻 璃1的爆裂,在螺钉固定时可加垫聚四氟乙烯垫圈。轴流风扇9通过螺钉与隔热罩盖2固 定,注意安装时的方向应是向外排风。如图4所示本技术所述灯箱组件III (见图4)包括灯泡10,灯架11,灯架固 定板12,灯箱后板13,灯泡插片14,四个灯箱电气插头15,两个燕尾槽16,连接块17,灯泡 插座19,灯箱拉手20,灯箱前板21。由灯箱前板21,灯箱后板13和两个燕尾槽16用沉头 螺钉组成灯箱组件的主要构架,两个燕尾槽16主要是配合灯箱底座组件I的两根导轨5插 拔灯箱组件III。灯箱拉手20用沉头螺钉固定在灯箱前板21上。四个灯箱电气插头15通 过螺母相互平行的固定在灯箱后板13。灯箱电气插头15和灯箱后板13之间需采用绝缘材 料绝缘。置于灯箱组件III前方的灯泡插座19的两根电线分别与固定于灯箱后板13下方 位置的两个灯箱电气插头15焊接。相反,灯箱组件III后方的灯泡插座19 (用于连接备用 灯泡)的两根电线分别与固定于灯箱后板13上方位置的两个灯箱电气插头15焊接。四个 连接块17分别用沉头螺钉相对的固定与灯箱前板21内侧和灯箱后板13内侧,两个灯架固 定板12各自相对的与灯箱组件III前方的两个连接块17和灯箱组件III后方的两个连接 块17用螺钉固定。灯架11和灯架固定板12采用螺母和螺钉对拧的方式固定。灯架11和 灯架固定板12上的安装孔都采用腰孔便于冷光源安装时灯泡照度的调节。灯泡10的灯杯 贴住灯架11的背面并位于四个凸起的定位点之间,灯泡插片14由上向下沿灯架11背面的 插槽18插入固定灯泡10。与灯箱后板13下方位置的两个灯箱电气插头15焊接连线的灯 泡插座19插入到安装在灯箱组件II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内窥镜冷光源灯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灯箱底座组件(Ⅰ),隔热罩盖组件(Ⅱ)和灯箱组件(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医光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