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栀黄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12631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注射用茵栀黄粉针剂,其特征在于由茵陈提取物或其盐、栀子提取物或其盐、黄芩甙或其盐、金银花提取物或其盐和水溶性注射用辅料组配而成,其中5种组分茵陈提取物或其盐、栀子提取物或其盐、黄芩甙或其盐、金银花提取物或其盐和水溶性注射用辅料的重量配比范围为:(1~100)∶(1~10)∶(0.1~100)∶(1~10)∶(0~100)。(*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茵栀黄的药物制剂,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茵栀黄粉针剂,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制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茵栀黄”是我国中医的一个名方,中医学上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之功用。用于肝胆湿热,面目悉黄,胸胁胀痛,恶心呕吐,小便黄赤,急性、迁延性、慢性肝炎等症。目前临床上“茵栀黄”的制剂主要有注射用水针剂和片剂。水针剂工艺较落后,有效成分稳定性差,杂质含量高,造成不良反应较多。因此,采用现代工艺手段对“茵栀黄”进行二次开发,是中药现代化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质量稳定、杂质含量少、不良反应小的。根据中医处方,结合现代中药制备方法,茵栀黄粉针剂由茵陈提取物或其盐、栀子提取物或其盐、黄芩甙或其盐、金银花提取物或其盐和水溶性注射用辅料制成。其茵陈提取物或其盐、栀子提取物或其盐、黄芩甙或其盐、金银花提取物或其盐和水溶性注射用辅料的按重量计的配比范围为(1~100)∶(1~10)∶(0.1~100)∶(1~10)∶(1~100)。更为合适的重量配比范围为(3~8)∶(2~4)∶(15~25)∶(2~6)∶(10~30)。上述水溶性注射用辅料为葡甲胺、甘露醇、聚维酮K30、葡萄糖、乳糖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作用为助溶、成形等。处方中所用的四种主要成分的盐可以是钠盐、钾盐、钙盐、镁盐或其它生理上可以接受的盐。上述粉针剂的制备方法如下1、冻干粉针剂的制备采用冷冻干燥法。具体步骤为取处方量的茵陈提取物或其盐、栀子提取物或其盐、黄芩甙或其盐、金银花提取物或其盐,加入60%处方量的注射用水,用10%NaOH溶解,调pH至提取物完全溶解,加入注射用辅料,溶解,加入活性碳吸附,过滤,定容,精滤,分装,冻干,熔封即得。2、喷雾干燥粉针剂的制备采用喷雾干燥法,具体步骤为取处方量的茵陈提取物或其盐、栀子提取物或其盐、黄芩甙或其盐、金银花提取物或其盐,加入60%处方量的注射用水,用10%NaOH溶解,调pH至提取物完全溶解,加入注射用辅料,溶解,加入活性碳吸附,过滤,定容,精滤,喷雾干燥,分装,熔封即得。本专利技术采用现代工艺,制得稳定性高、杂质含量少、不良反应小的茵栀黄粉针剂,顺应中药现代化的要求。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茵陈提取物或其盐12g栀子提取物或其盐6.4g黄芩甙或其盐40g金银花提取物或其盐(以绿原酸计) 8g甘露醇 66.4g共制成1000支制备方法取黄芩甙或其盐加水适量润湿,用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其余茵陈提取物等三味分别加水溶解,另取甘露醇加水溶解,混匀,调节pH值,以注射用水稀释至2000ml,加入活性碳吸附,过滤,分装,冻干,熔封即得。注1.茵陈提取物为茵陈的90%乙醇渗漉提取物,除去叶绿素等油状物,经减压干燥制得的固体提取物。2.栀子提取物为栀子的70%乙醇回流提取液,用95%乙醇沉淀,经减压干燥制得的固体提取物。3.黄芩甙为黄芩的水煎液,经盐酸后复酸析精制而得,含黄芩甙(C21H18O11)应为90%以上。4.金银花提取物取金银花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加入石灰乳调节至pH值至10~12,静置,滤取沉淀,加适量水,加硫酸调节pH值至6~7,搅匀,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烘干,即得。含绿原酸应为18%以上。实施例2茵陈提取物或其盐22g栀子提取物或其盐6.4g黄芩甙或其盐40g金银花提取物或其盐(以绿原酸计) 16g辅料0 共制成1000支制备方法取四味提取物,加水适量,用氢氧化钠溶液溶解,调节pH值,以注射用水稀释至2000ml,加入活性碳吸附,过滤,喷雾干燥,分装,熔封即得。实施例3茵陈提取物或其盐80g栀子提取物或其盐12g黄芩甙或其盐5g金银花提取物或其盐(以绿原酸计) 7g辅料32g实施例4茵陈提取物或其盐100g栀子提取物或其盐2g黄芩甙或其盐1g金银花提取物或其盐(以绿原酸计) 10g辅料60g实施例5茵陈提取物或其盐10g栀子提取物或其盐10g黄芩甙或其盐100g金银花提取物或其盐(以绿原酸计) 5g辅料80g实施例2-4中,四种主要成份的提取物同例1。制备方法可采用冷冻干燥法或喷雾干燥法等。制备步骤同例1。所制得的茵栀黄粉针剂均具有良好的性能。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注射用茵栀黄粉针剂,其特征在于由茵陈提取物或其盐、栀子提取物或其盐、黄芩甙或其盐、金银花提取物或其盐和水溶性注射用辅料组配而成,其中5种组分茵陈提取物或其盐、栀子提取物或其盐、黄芩甙或其盐、金银花提取物或其盐和水溶性注射用辅料的重量配比范围为(1~100)∶(1~10)∶(0.1~100)∶(1~10)∶(0~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茵栀黄粉针剂,其特征在于5种组分的重量配比范围为(3-8)∶(2-4)∶(1 5-25)∶(2-6)∶(10-3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茵栀黄粉针剂,其特征在于水溶性注射用辅料为葡甲胺、甘露醇、聚维酮K30、葡萄糖、乳糖中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茵栀黄粉针剂,其特征在于四个主要成分的盐可以是钠盐、钾盐、钙盐、镁盐或其它生理上可以接受的盐。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射用茵栀黄粉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冷冻干燥法或喷雾干燥法制备。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射用茵栀黄粉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冷冻干燥法,具体步骤为取处方量的茵陈提取物或其盐、栀子提取物或其盐、黄芩甙或其盐、金银花提取物或其盐,加入60%处方量的注射用水,用10%NaOH溶解,调pH至提取物完全溶解,加入注射用辅料,溶解,加入活性碳吸附,过滤,定容,精滤,分装,冻干,熔封即得。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射用茵栀黄粉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喷雾干燥法,具体步骤为取处方量的茵陈提取物或其盐、栀子提取物或其盐、黄芩甙或其盐、金银花提取物或其盐,加入60%处方量的注射用水,用10%NaOH溶解,调pH至提取物完全溶解,加入注射用辅料,溶解,加入活性碳吸附,过滤,定容,精滤,喷雾干燥,分装,熔封即得。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用于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茵栀黄药物制剂。由茵陈提取物或其盐、栀子提取物或其盐、黄芩甙或其盐、金银花提取物或其盐和水溶性药用辅料组成。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茵栀黄粉针剂较水针剂稳定、副作用小,制剂工艺先进。文档编号A61P1/16GK1544018SQ200310108718公开日2004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9日专利技术者张卫东, 苏娟, 张川, 杨杰 申请人:上海博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东苏娟张川杨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博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