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谐振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111840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激光谐振腔装置,由安装在支撑结构上的放电腔、前反射镜座、折返镜座以及输出镜座构成,放电腔的数量为两个,前反射镜座、两个放电腔、折返镜座以及输出镜座构成激光的传输光路;前反射镜座、输出镜座以及折返镜座分别设置在第一放电腔以及第二放电腔的首端与末端,放电腔由至少一组放电管构成,放电管由阳电极、玻璃管、阴电极以及三通管顺序连接构成,阳电极与阴电极设置于玻璃管的两端,三通管与相邻的玻璃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激光输出功率不稳定、切割质量差的缺陷,保证了激光的传输光路与输出功率稳定性,大幅度降低了废品率,为企业节省大量成本。(*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激光器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高稳定性且不会发生变形的激光谐 振腔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自主研发生产千瓦级的激光器很少,几乎全部依赖国外的先进技术在 国内进行组装生产。国内外千瓦级激光器谐振腔部分由光学镜片部分和光桥部分组成,光 学镜片部分多采用四根殷钢管或殷钢棒固定在两侧不锈钢板的四个边角上构成刚性光桥, 两侧不锈钢管的底板是用不锈钢板做基面,光桥部分多采用环氧树脂板作支撑。殷钢变形 量微小,但其使用成本昂贵。不锈钢在受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情况下易变形,用这种材料做 光桥部分或光学镜片部分的支撑稳固装置会降低激光的传输光路与输出功率稳定性,同时 也提高了激光器的生产制造成本及加工、安装的复杂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保证激光的传输光路 与输出功率稳定性,降低废品率的一种激光谐振腔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激光谐振腔装置,由安装在支撑结构上的 放电腔、前反射镜座、折返镜座以及输出镜座构成,所述放电腔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前反射 镜座、所述输出镜座以及所述折返镜座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放电腔以及所述第二放电腔的 首端与末端,所述放电腔由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激光谐振腔装置,由安装在支撑结构上的放电腔、前反射镜座、折返镜座以及输出镜座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腔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前反射镜座、所述输出镜座以及所述折返镜座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放电腔以及所述第二放电腔的首端与末端,所述放电腔由至少一组放电管构成,所述放电管由阳电极、玻璃管、阴电极以及三通管顺序连接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鹏举武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神州镭神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