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双相材料界面混合断裂测试用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11230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材料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相材料界面混合断裂测试用夹具。该夹具分为上下对称的两部分,各部分分别由拉杆、半圆形板和样品台构成,样品台通过螺栓与半圆形板连接;半圆形板通过插销和与拉杆连接;半圆形板的边缘处对称地开有若干圆孔;上、下拉杆分别与拉力机的上、下施力系统连接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夹具与万能力学拉力试验机配套使用,将有预裂纹的样品固定到夹具上,转动夹具,对样品施加不同角度的拉力;通过力—位移曲线,计算界面裂纹的临界断裂强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方便地测定不同拉伸加载角度下,I、II型混合断裂模式的情况,也适用于测定双相材料界面I型断裂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夹具,用于电子封装中不同材料界面不同模式断裂强度的测试。
技术介绍
在集成电路封装的生产、测试工艺的过程中,或封装器件在恶劣环境中工作时,不同材料界面的分层现象经常发生,对于热膨胀系数(CTE)相差较大的两种材料之间的界面, 分层现象尤其严重。例如,在塑封器件中,PCB、Si、塑封料、树脂等材料之间热膨胀系数不匹配的情况非常显著,当封装体在湿、热等载荷作用下,在这些材料之间的界面上很容易发生分层断裂,并且分层断裂通常是I、II型混合断裂模式。材料界面间断裂参数可以通过实验进行测定。常用的实验方法有四点弯曲、三点弯曲、楔形插入法、悬臂梁弯曲或Brazil-nut 压缩法。上述方法中,界面预裂纹位于样品中部或边缘,测试结果通过理论分析或有限元法计算,以获得断裂参数。然而,对于前述电子封装器件中的界面,材料厚度很薄,并涉及到Si 等脆性材料,不适于进行弯曲方式的实验,也不易于制备Brazil-nut压缩法所需的半圆形样品;另一方面,弯曲法、楔形插入法断裂相位角变化范围很小,不能在较大范围内获得断裂能量随断裂相位角变化的规律。为了有效、快速地测量双相材料界面I型或I、II型混合模式断裂参数,需要样品易于制备,具备灵活、准确的加载方式,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电子封装器件中不同材料之间的界面,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用于定量测试双相材料界面断裂参数的夹具。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相材料界面混合断裂测试用夹具,分为上下对称的两部分,各部分分别由拉杆、半圆形板和样品台构成,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样品台通过螺栓、螺帽、 垫圈与半圆形板连接,半圆形板通过插销和螺帽与拉杆连接。所述半圆形板上的边缘处对称地开有若干圆孔;上、下拉杆再分别与拉力机的上、下施力系统连接,并用上下并帽分别固定。本专利技术中,为了使拉力方向通过夹具的重心,可在拉杆和样品台之间加入适当厚度的垫片。本专利技术中,拉杆由上、下两个圆柱体构成,上部圆柱体中心穿孔,下部圆柱体下端开矩形槽并穿通,侧面穿孔。上下各有1个拉杆。见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中,半圆形板正面看来为圆弧状并有一定厚度,正面在边缘处可以对称地开有7个孔,其中,2个孔对应30°,2个孔对应45°,2个孔对应60°,1个孔对应90°,(这些角度均指对应圆孔中心和半圆形板圆心间的连线,与半圆形板的底边构成的圆心角)。半圆形板的底面处开有四个孔(即这些孔在底面均勻分布,且垂直于底面),用于固定样品台。 见附图4所示。上下各有1个半圆形板。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样品台可以由上、下两块长方形块叠合组成。见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夹具与满足精度要求的万能力学拉力试验机配套使用。将含有预裂纹的样品粘接或用机械方法固定在夹具的样品台上,样品台通过螺栓与半圆形板连接并固定, 拉力机通过半圆形板上的对称孔用销钉传递拉力,能够实现自对准。若采用不同位置的对称孔施力,样品将沿不同角度受到拉力。由此可对样品沿不同角度加载而无需改变样品安装角度。加载过程中,用电脑记录力一位移曲线,利用界面断裂发生时的临界值计算界面的断裂强度。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步骤为(1)制备含有预裂纹的双相材料界面样品,两种材料均为薄片状;(2)将样品的上、下表面分别与夹具的样品台粘接或用机械方法(适用于能进行机械加工的样品)固定到夹具的样品台上;(3)将样品台用螺栓固定到夹具的半圆形板上,选取一个拉伸角度,用销钉穿过相应对称孔与拉力机连接;(4)由万能力学拉力试验机提供外力,记录力一位移曲线,直至界面裂纹发生扩展导致界面完全断裂;(5)实验结果分析。利用断裂力学方法计算界面的断裂参数。由于不同材料间的界面断裂较为复杂, 通常采用有限元法计算断裂参数。利用有限元法,按照样品尺寸建立模型,施加测到的临界载荷,计算裂尖能量释放率G,由裂尖区域应力场可计算断裂相位角以及断裂韧度4、# 。步骤O)中,所述的粘接,可以使用502快干胶或504胶;所述的机械方法,可以使用螺丝等方式固定。步骤(3)中,所述的拉伸角度,可以是30°、45°、60°和90°等(也可在两块半圆形板的其他位置对称开孔,相应地变化拉伸角度)。本专利技术设计了适当的测试夹具,所需样品形式统一,可以对样品实现不同角度的轴向拉力,并具有以下优点样品固定平台便于更换,可同时制备多个样品,提高效率;拉力角度准确,无需转动样品。最后结合计算和测试结果,获得界面混合断裂参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用夹具的整体组装示意图(按照90°拉伸角度组装的左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用夹具的整体组装示意图(按照90°拉伸角度组装的正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用夹具的拉杆部分的三视图。其中,(a)为拉杆的正视图,(b)为拉杆的左视图,(c)为拉杆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用夹具的半圆形板部分的三视图。其中,(a)为半圆形板的正视图,(b)为半圆形板的左视图,(c)为半圆形板的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用夹具的样品台部分的三视图。其中,(a)为样品台的正视图,(b) 为样品台的左视图,(c)为样品台的俯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所用样品的受力示意图(拉伸角度为90° )。图中标号1为拉杆,2为插销,3为螺帽,4为半圆形板,5为样品台,6为螺栓,7为螺帽,8为垫圈,9为垫片,10为并帽。注夹具为上下对称的一套,图中只是标注了其中的一半。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拉杆由上、下两个圆柱体构成,上部圆柱体中心穿孔,下部圆柱体下端开矩形槽并穿通,侧面穿孔,上下各有1个拉杆;插销是直径为8毫米的螺栓,上下各有1根插销;螺帽 3为插销专配,每根插销配2个螺帽;半圆形板正面看来为圆弧状并有一定厚度,例如厚度为2— 4厘米,半圆形板正面边缘处共开有7个孔,2个孔对应30°,2个孔对应45°,2个孔对应60°,1个孔对应90°。半圆形板底面开四个孔,用于固定样品台,上下各有1个半圆形板;样品台由一大一小两块平台构成,垂直方向共开4个孔,上下各1个样品台;螺栓6 是直径为4毫米螺钉,与螺帽7、垫圈8配套使用,用于将样品台固定在半圆形板上,每个样品台需用4个螺栓、4个螺帽和4个垫圈;垫片是为了保证拉力的方向通过夹具的重心;并帽与普通螺帽形状类似,用于将拉杆与拉力机的施力系统连接,起固定作用,上下各1个。由于夹具的上下部分是对称的,各个组成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由上至下依次为 (以夹具的上半部分为例)拉杆,半圆形板,样品台。各个组成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为将固定有样品上下样品台用螺栓6、螺帽7、垫圈8分别与上下半圆形板连接,然后用插销和螺帽3分别与上下拉杆连接(为了使拉力方向通过夹具的重心,需在拉杆和样品台之间加入适当厚度的垫片),再分别与拉力机的上下施力系统连接,用上下并帽分别固定。装配各个部件时,必须注意上下部分选取的拉伸角度必须是一一对应的。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准备尺寸为60mmX15mmXl. 5mm的铜片,在80°C碱液(IL水中加80g磷酸三钠)中搅拌40min,除去铜片表面油污和氧化物。将铜片洗净并烘干,用聚酰亚胺胶带覆盖铜片表面的部分面积以形成预裂纹。铜片放入样品槽,将环氧树脂/固化剂(按环氧树脂 固化剂=1:0. 15配制)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相材料界面混合断裂测试用夹具,其特征在于:该夹具分为上下对称的两部分,各部分分别由拉杆、半圆形板和样品台构成,所述样品台通过螺栓、螺帽、垫圈与所述半圆形板连接;所述半圆形板通过插销和螺帽与所述拉杆连接;所述半圆形板的边缘处对称地开有若干圆孔;上、下拉杆分别与拉力机的上、下施力系统连接,并用并帽分别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宇王珺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