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押出机之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09364 阅读:2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线电缆押出机之改良结构,包括一传导装置与一芯押机头,所述传导装置与芯押机头之间设置有一整线眼模,该整线眼模包含有一眼模座,于该眼模座上设置有复数个平行间距排列的整线孔。藉此,通过在传导装置与芯押机头之间设置一整线眼模,该整线眼模具有复数个平行间距排列的整线孔,通过该些整线孔对进入芯押机头前的金属导线进行管控及矫正,以提高金属导线的真圆度和平整性,防止产品押出时出现松散变形,避免产品偏心,从而使得押出的产品被覆均匀美观,品质优良,有利于市场竞争。(*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押出机械
,尤其是指一种押出成品外观美观、品质优良 的电线电缆押出机之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作为热塑成型的加工机械,押出机如今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电线电缆的加工领 域,押出机的作用主要用来将熔融的液态绝缘材料包裹金属导线形成绝缘层,从而生产出 生活和工业应用所需要的电线电缆。然而,目前市面上习知之电线电缆押出机的结构存在 严重缺陷,其在实际生产应用中问题颇多,押出的产品无论是在外观方面还是品质方面都 存在严重问题,具体而言,习知的电线电缆押出机由于结构缺陷押出的产品主要存在如下 不足一、偏心。习知电线电缆押出机押出的产品其金属导线的真圆度较低,产品押出时 易松动、变形而导致偏心,只能通过人工来调试偏心,从而造成人工成本浪费,并存在较大 的技术难度。二、外被不均勻。习知电线电缆押出机押出的产品其表面会出现厚薄不一的问题, 原因是由于金属导线在进入押出机的芯押机头时并不平整,造成金属导线在芯押机头中被 绝缘材料包裹不均勻,解决此问题的传统做法是用绝缘材料将产品偏薄的地方适当增厚, 从而加大了产品的外径,提高了材料成本。以上两种情况不仅影响了产品外观,更损害了产品的品质。因此,习知的电线电缆 押出机押出的产品不符合工业化生产的规格化、标准化,不利于市场竞争。综上所述,对习知电线电缆押出机的结构加以改良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线电缆押出机之改良结构,以解决习知电线电缆 押出机的结构缺陷,其押出的电线电缆被覆均勻美观,金属导线的真圆度极高,品质极其优 良,有利市场竞争。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线电缆押出机之改良结构,包括一传导装置与一芯押机头,所述传导装置 与芯押机头之间设置有一整线眼模,该整线眼模包含有一眼模座,于该眼模座上设置有复 数个平行间距排列的整线孔。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导装置包括一引起轮及一导线轮,该导线轮设置于引 起轮及整线眼模之间。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引起轮与导线轮以及整线眼模位于同一平面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 方案可知,其主要系通过在传导装置与芯押机头之间设置一整线眼模,该整线眼模具有复 数个平行间距排列的整线孔,通过该些整线孔对进入芯押机头前的金属导线进行管控及矫正,以提高金属导线的真圆度和平整性,防止产品押出时出现松散变形,避免产品偏心,从 而使得押出的产品被覆均勻美观,品质优良,有利于市场竞争。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 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结构示图;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中整线眼模的结构示图。附图标识说明10、传导装置11、引起轮12、导线轮20、芯押机头30、整线眼模31、眼模座311、整线孔40、金属导线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一种电 线电缆押出机之改良结构,包括一传导装置10与一芯押机头20,所述传导装置10包括一 引起轮11及一导线轮12 ;该传导装置10与芯押机头20之间设置有一整线眼模30,该整线 眼模30包含有一眼模座31,于该眼模座31上设置有复数个平行间距排列的整线孔311 ;以 及,前述导线轮12位于引起轮11和整线眼模30之间,并且该导线轮12与引起轮11以及 整线眼模30位于同一平面上。使用时,将束绞过后的金属导线40依次穿过引起轮11、导线轮12、整线眼模30,该 金属导线40在整线眼模30处经过整线孔311的管控及矫正后进入芯押机头20,最后在芯 押机头20中押出成型,且押出的产品被覆均勻美观,品质优良。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系通过在传导装置与芯押机头之 间设置一整线眼模,该整线眼模具有复数个平行间距排列的整线孔,通过该些整线孔对进 入芯押机头前的金属导线进行管控及矫正,以提高金属导线的真圆度和平整性,防止产品 押出时出现松散变形,避免产品偏心,从而使得押出的产品被覆均勻美观,品质优良,有利 于市场竞争。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 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 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一种电线电缆押出机之改良结构,包括一传导装置与一芯押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装置与芯押机头之间设置有一整线眼模,该整线眼模包含有一眼模座,于该眼模座上设置有复数个平行间距排列的整线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电缆押出机之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装置包 括一引起轮及一导线轮,该导线轮设置于引起轮及整线眼模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线电缆押出机之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起轮与导 线轮以及整线眼模位于同一平面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电线电缆押出机之改良结构,包括一传导装置与一芯押机头,所述传导装置与芯押机头之间设置有一整线眼模,该整线眼模包含有一眼模座,于该眼模座上设置有复数个平行间距排列的整线孔。藉此,通过在传导装置与芯押机头之间设置一整线眼模,该整线眼模具有复数个平行间距排列的整线孔,通过该些整线孔对进入芯押机头前的金属导线进行管控及矫正,以提高金属导线的真圆度和平整性,防止产品押出时出现松散变形,避免产品偏心,从而使得押出的产品被覆均匀美观,品质优良,有利于市场竞争。文档编号H01B13/14GK201689742SQ20102015138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31日专利技术者孙伟, 杨政国 申请人:东莞岳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线电缆押出机之改良结构,包括一传导装置与一芯押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装置与芯押机头之间设置有一整线眼模,该整线眼模包含有一眼模座,于该眼模座上设置有复数个平行间距排列的整线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伟杨政国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岳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