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开敏专利>正文

防治细菌病毒感染和非典型肺炎的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0409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治疗或预防细菌、病毒的感染、传染性疾病及防治非典型肺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高溶解度小檗碱和鱼腥草素原料制备的药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治疗或预防细菌、病毒的感染、传染性疾病和非典型肺炎的药物,具体地说是以中草药的提取物或其人工合成品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
技术介绍
目前,细菌、病毒的感染、传染性疾病仍是世界各国重要的常见病,患者遍布临床各科,患处遍布全身各系统,特别是近段流行的非典型肺炎更是一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灾难,全国乃至全球的科研人员日夜攻关、奋战“非典”,终于取得暂时性的胜利,但不能排除“非典”病毒东山再起、随时复发的可能性。在这场战斗中,中医药抗“非典”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中的“鱼腥草注射液”成为改善非典型肺炎临床症状的八大中成药之一。鱼腥草注射液对呼吸道感染、传染性疾病和病毒性肺炎等虽有较好的疗效,但对人体的不良反应较多,有时相当严重(见表1),在安全性方面不很理想,而口服合成的鱼腥草毒则副作用轻微,无明显不良反应,无注射时的麻烦和痛苦。临床上长期使用的盐酸黄连素主要用于治疗肠道感染,并对人体各系统及临床各科的细菌、病毒性感染也有一定的疗效(见表1)。黄连素别名小檗碱,是黄连等植物的有效成份。从黄连等中药提取得到的黄连总生物碱经进一步分离出的单体小檗碱主要有盐酸小檗碱(盐酸黄连素)、枸橼酸小檗碱(枸橼酸黄连素)、硫酸氢小檗碱(硫酸氢黄连素)、硫酸小檗碱(硫酸黄连素)和磷酸小檗碱(磷酸黄连素)。各种小檗碱的功效和副作用等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其溶解度(见表2)。国际新药研究者近年非常重视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在药物研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BCS把药物根据其溶解度和肠道的膜通透性的高低分为四类,将高溶解度列为第一类药物的首要标准。中药大多溶解度较低,膜通透性较高,属于BCS中的第二类药物。美国药学会一位前主席指出,药物的发现和研究人员从一开始就要关注药物的溶解度等情况,从而可以避免后期临床前和临床研究的失败,提高新药开发的成功率。(中国医药报,2002.8.10,8版。)因此,小檗碱溶解度的高低也同样能直接对其生物利用度和应用范围及临床疗效的大小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部分小檗碱曾经生产注射剂作为人用抗菌药,因会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甚至致人死亡,注射剂在十多年前已被禁用。此后至今,人们仍长期服用盐酸小檗碱(如浙江众益药业有限公表1研究鱼腥草素和盐酸黄连素的部份资料 表2.主要小檗碱简况表 注(1)溶解度数据引自《中药化学》,吴立军主编,刘焱文撰文,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48。(2)本专利技术中小檗碱溶解度高低的标准以人用药品盐酸小檗碱在水中的溶解度数据为分界线。(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溶解度小檗碱是指能在不到500份水中溶解的各种小檗碱。司生产的盐酸小檗碱片),但其溶解度很小,口服吸收很差,血药浓度甚低,只用于抗菌。其它几种溶解度较高的小檗碱虽易溶于水,口服吸收性好,可充分发挥药效,但只作兽用抗菌药(如江西民星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出品的兽用硫酸黄连素注射液)或作化学试剂。国家明文规定人药、兽药必须严格分离,禁止混用;化学试剂不属于药品,不可用于医疗。至今为止,在临床使用和药店销售的口服“黄连素”都是单一的盐酸黄连素,并未包括用作兽药和试剂的其它黄连素。因此,长期以来,人类只服用低溶解度的小檗碱,兽类全使用高溶解度的小檗碱。这种很不公平的现象以及人类不可服用兽药所形成的技术偏见已持续了几十年。导致人们不去考虑动物药用于治疗人体疾病的可能性,长期阻碍人们对该
的研究和开发。如果将兽用的硫酸黄连素等高溶解度小檗碱改进剂型,制备为人用口服药品,极大改变该物质的给药途径,使其活性物质的生物利用度提高,毒性降低,稳定性增加,加上它们的溶解度比人用的盐酸小檗碱提高了许多倍,可以促进药物吸收,充分发挥小檗碱的药效,促使疗效大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菌、抗病毒、抗“非典”作用的治疗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治疗剂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基于黄连素和鱼腥草的注射剂对人体的不良反应比较严重,不利于使用者的治疗和康复。若将相同功效的高溶解度小檗碱和鱼腥草素联合制备成复方口服制剂,它们的抗菌、抗病毒范围可以扩大并具有协同增效和降低抗药性的作用,对人体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安全系数大幅度提高。所述的高溶解度小檗碱是指能在不到500份(重量)水中溶解的小檗碱,优选的小檗碱是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100(重量),最好是1∶30(重量),甚至于1∶15(重量)。所述的鱼腥草素采用合成产品。实际上,本专利技术涉及高溶解度小檗碱与鱼腥草混合制备抗菌、抗病毒、抗“非典”药物中的应用。具体实施例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小檗碱除了从植物中提取外,也可经化学合成和其它方法获得。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选用任何一种的除了盐酸小檗碱之外的其它小檗碱或者采用高溶解度(能在不到500份水中溶解的)小檗碱(其中包括枸橼酸小檗碱、硫酸氢小檗碱、硫酸小檗碱和磷酸小檗碱)原料药粉末与鱼腥草素混合按常规方法制成复方制剂。其制剂是药剂学所述的除了注射剂之外的任何一种剂型——其中包括胶囊剂和片剂。下面将高溶解度小檗碱(以硫酸小檗碱为例)与鱼腥草素的复方治疗剂的制备、服用方法和应用结果来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该复方治疗剂的处方的优选重量百分比范围是硫酸黄连素20~80%,鱼腥草素20~80%,最佳比例是各50%。以上“两素”依量按常规方法混合制备成口服药品(优选胶囊剂),成人每次口服0.3~1.5g(从最小剂量起逐渐增加),一日三次,每餐饭后各服一次,病情较重者在晚睡前加服一次。制备成的药物用量虽比常用量增大,但从未发现患者在服用后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基本上无不适感觉,是安全、有效的一种新药。实施例2应用高溶解度小檗碱和鱼腥草素联合制备的复方制剂,已治疗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肺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等呼吸道感染、传染性疾病32例,肠道感染21例,尿道炎、膀胱炎等尿路感染14例。合计67例。均按照实施例1的用法用量服药,其中显效28例,占41.79%;有效34例,占50.75%;无效5例,占7.46%。总有效率92.54%。实施例3鱼腥草注射液已被认定为治疗“非典”的有效中成药。鱼腥草素在与高溶解度小檗碱组成复方后,抗菌、抗病毒范围可以互补扩大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可进一步提高疗效继续用于防治“非典”。已推荐给国家有关部门试验。本专利技术应用的高溶解度小檗碱与鱼腥草联合制备的药物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药物安全高效高溶解度小檗碱易溶于水,能被机体完全吸收,故血药浓度增高,生物利用度随之提高,可充分发挥药效,在疗效上大幅度超过常用的盐酸小檗碱,特别是将硫酸黄连素和鱼腥草素改进为口服剂型,可避免经注射给药所带来的严重不良反应,服用非常安全。2、符合质量标准它们对呼吸道、消化道、尿路感染等感染传染性疾病疗效确切,质量稳定,副作用轻微。由于其原料均采用单味中药提取或化学合成而得,有效成分清楚,作用明确,有可控的质量标准,符合药物应具备的“安全、有效、可控、稳定”的国际质量标准,也是中药现代化的惟一标准。3、兼治其它病变高溶解度小檗碱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和高血压、高血脂等内分泌紊乱、心血管疾病及其它系统感染性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已另行申请专利),上述患者或被细菌、病毒感染传染者以及“非典”病人应用本专利技术时可达到一药多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开敏
申请(专利权)人:吴开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