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存章专利>正文

导电梁与导电杆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03382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电梁与导电杆的连接结构,用于铝氧化生产工艺中。所述连接结构包含有导电杆(1)、楔形卡块(2)和连接件(3),所述导电杆(1)为一“η”形结构,所述导电杆(1)插至于连接件(3)内,所述导电杆(1)一侧与连接件(3)内壁紧密接触,另一侧与连接件(3)内壁留有一空隙,所述楔形卡块(2)插至于该空隙内,且所述楔形卡块(2)的楔形面与连接件(3)的内壁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导电梁与导电杆的连接结构,具有拆卸方便的特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导电梁与导电杆的连接结构,用 于铝氧化生产工艺中。
技术介绍
目前,在铝氧化生产工艺中,对导电梁与导电杆的连接通常采用螺丝螺母固定连 接的方式,安装拆卸费时又费力,并且导电效果和牢固度差,大大影响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拆卸方便的导电梁与导电杆的连 接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导电梁与导电杆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 构包含有导电杆、楔形卡块和连接件,所述导电杆为一“ n ”形结构,所述导电杆插至于连接 件内,所述导电杆一侧与连接件内壁紧密接触,另一侧与连接件内壁留有一空隙,所述楔形 卡块插至于该空隙内,且所述楔形卡块的楔形面与连接件的内壁相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楔形卡块将导电梁、导电杆和连接件紧密卡合在一起,不但安装时极其 方便,只需向上敲入楔形卡块即可,而且在拆卸时也同样很方便,只需将楔形卡块反向敲出 即可方便的将导电杆向上抽出,实现分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面剖视图。图中导电杆1、楔形卡块2、连接件3、导电梁4。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涉及一种导电梁与导电杆的连接结构,包含有导电杆 1、楔形卡块2和连接件3,所述导电杆1为一 “ η,,形结构,所述导电杆1插至于连接件3 内,所述导电杆1 一侧与连接件3内壁紧密接触,另一侧与连接件3内壁留有一空隙,所述 楔形卡块2插至于该空隙内,且所述楔形卡块2的楔形面与连接件3的内壁相配合。 使用时,将导电杆ι挂在导电梁4上,随后调节楔形卡块2将导电梁4、导电杆1和 连接件3紧密卡合在一起,拆卸时,只需敲击楔形卡块2将其取出,即可方便的将导电杆1 向上抽出。权利要求1. 一种导电梁与导电杆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含有导电杆(1)、楔 形卡块⑵和连接件(3),所述导电杆⑴插至于连接件(3)内,所述导电杆⑴一侧与连 接件⑶内壁紧密接触,另一侧与连接件⑶内壁留有一空隙,所述楔形卡块⑵插至于该 空隙内,且所述楔形卡块O)的楔形面与连接件(3)的内壁相配合。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导电梁与导电杆的连接结构,用于铝氧化生产工艺中。所述连接结构包含有导电杆(1)、楔形卡块(2)和连接件(3),所述导电杆(1)为一“η”形结构,所述导电杆(1)插至于连接件(3)内,所述导电杆(1)一侧与连接件(3)内壁紧密接触,另一侧与连接件(3)内壁留有一空隙,所述楔形卡块(2)插至于该空隙内,且所述楔形卡块(2)的楔形面与连接件(3)的内壁相配合。本技术导电梁与导电杆的连接结构,具有拆卸方便的特点。文档编号H01R4/58GK201829630SQ20102014199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2日专利技术者苏存章 申请人:苏存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电梁与导电杆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含有导电杆(1)、楔形卡块(2)和连接件(3),所述导电杆(1)插至于连接件(3)内,所述导电杆(1)一侧与连接件(3)内壁紧密接触,另一侧与连接件(3)内壁留有一空隙,所述楔形卡块(2)插至于该空隙内,且所述楔形卡块(2)的楔形面与连接件(3)的内壁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存章
申请(专利权)人:苏存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