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导电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93485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8 22:44
一种组合导电杆,包括轴套、导电杆本体、端板,所述的轴套为中空柱体,所述的轴套包括转轴、紧固快和定位连接突起,所述的轴套侧面对称设置有转轴和紧固快,所述的轴套侧面连接有组合杆,所述的轴套内表面设置有均匀排列的半球形定位连接突起,所述的轴套通过定位连接突起连接在导电杆本体上,所述的导电杆本体为中空柱体,所述的导电杆本体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的导电杆本体顶部设置有螺纹杆底部设置有连接螺杆,所述的导电杆本体本体上设置有半球形的定位联接凹槽,所述的导电杆本体与端板连接,所述的端板上表面与导电杆本体表面连接处安装有对称设置的定位销。

Combined guide pole

A combination of conductive rod, which comprises a shaft sleeve and a conductive rod body and end plate, the shaft sleeve is a hollow cylinder sleeve comprises a rotating shaft, fastening and positioning fast connection protrusion, lateral symmetry sleeve is arranged in the rotating shaft and a fastening sleeve, wherein the side is connected with a combination of rod sleeve the inner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hemispherical array positioning connection protrusion of the connected sleeve, the conductive rod body protruding through the positioning connection, the body of the conductive rod is a hollow cylinder inside the conductive rod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the guide pole at the top of the body is arranged in the threaded rod the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screw rod, the conductive body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positioning connection groove hemispherical, the conductive rod and the end plate connection, end plate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surface of the conductive rod body connection A positioning pin is arranged on th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组合导电杆。
技术介绍
现有的导电杆用于变压器线圈引出线与外部高压线连接,安装于变压器顶部,现有变压器导电杆都是采用实心铜杆制成,不仅浪费材料,而且在通过高频电流时,容易产生明显的集肤效应,损耗增大,发热情况严重,也不能适应复杂的连接状况,使用寿命缩短,因此需要一种组合导电杆,具有空心杆体和组合导电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导电杆,该组合导电杆相互之间连接紧密,通过导电杆中空设计节省材料减少集肤效应,通过轴套特殊设计实现牢固的连接和精确地角度控制,通过组合杆实现导电杆的变相弯曲,有效保证连接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导电杆,包括轴套、导电杆本体、端板,所述的轴套为中空柱体,所述的轴套包括转轴、紧固快和定位连接突起,所述的轴套侧面对称设置有转轴和紧固快,所述的轴套侧面连接有组合杆,所述的轴套内表面设置有均匀排列的半球形定位连接突起,所述的轴套通过定位连接突起连接在导电杆本体上,所述的导电杆本体为中空柱体,所述的导电杆本体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的导电杆本体顶部设置有螺纹杆底部设置有连接螺杆,所述的导电杆本体本体上设置有半球形的定位联接凹槽,所述的导电杆本体与端板连接,所述的端板上表面与导电杆本体表面连接处安装有对称设置的定位销。作为优化,所述的紧固快上设置有紧固孔,所述的紧固孔内安装有紧固螺栓,实现了紧密的连接。作为优化,所述的定位连接凸起共三圈每圈八个,所述的定位联接凹槽共三圈每圈八个,实现了紧密的连接和良好的导电性能。作为优化,所述的通孔的直径为导电杆本体直径的二分之一,使导电杆节省材料的同时达到最佳的机械强度。作为优化,所述的组合杆的直径与导电杆本体直径相同。作为优化,所述的导电杆本体外表面与轴套连接处设置有角度刻度线,实现精密的角度调整,使导电杆的适用性更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组合导电杆,通过导电杆中空设计节省材料减少集肤效应,通过轴套特殊设计实现牢固的连接和精确地角度控制,通过组合杆实现导电杆的变相弯曲,有效保证连接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总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导电杆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轴套俯视放大图;其中,1螺纹杆、2转轴、3轴套、4导电杆本体、5定位销、6端板、7接线螺杆、8通孔、9组合杆、10定位连接凹槽、11紧固块、12定位连接突起。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实施例中,一种组合导电杆,包括轴套3、导电杆本体4、端板6,所述的轴套3为中空柱体,所述的轴套3包括转轴2、紧固快11和定位连接突起12,所述的轴套侧面对称设置有转轴2和紧固快11,所述的轴套3侧面连接有组合杆9,所述的轴套3内表面设置有均匀排列的半球形定位连接突起12,所述的轴套3通过定位连接突起12连接在导电杆本体4上,所述的导电杆本体4为中空柱体,所述的导电杆本体4内部设置有通孔8,所述的导电杆本体4顶部设置有螺纹杆1底部设置有连接螺杆7,所述的导电杆本体4本体上设置有半球形的定位联接凹槽10,所述的导电杆本体4与端板6连接,所述的端板6上表面与导电杆本体4表面连接处安装有对称设置的定位销5。作为优化,所述的紧固快11上设置有紧固孔,所述的紧固孔内安装有紧固螺栓,实现了紧密的连接。作为优化,所述的定位连接凸12起共三圈每圈八个,所述的定位联接凹槽10共三圈每圈八个,实现了紧密的连接和良好的导电性能。作为优化,所述的通孔8的直径为导电杆本体4直径的二分之一,使导电杆节省材料的同时达到最佳的机械强度。作为优化,所述的组合杆9的直径与导电杆本体4直径相同。作为优化,所述的导电杆本体4外表面与轴套3连接处设置有角度刻度线,实现精密的角度调整,使导电杆的适用性更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组合导电杆,通过导电杆中空设计节省材料减少集肤效应,通过轴套特殊设计实现牢固的连接和精确地角度控制,通过组合杆实现导电杆的变相弯曲,有效保证连接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技术的具体个案,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符合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的一种组合导电杆且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导电杆,包括轴套(3)、导电杆本体(4)、端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套(3)为中空柱体,所述的轴套(3)包括转轴(2)、紧固快(11)和定位连接突起(12),所述的轴套侧面对称设置有转轴(2)和紧固快(11),所述的轴套(3)侧面连接有组合杆(9),所述的轴套(3)内表面设置有均匀排列的半球形定位连接突起(12),所述的轴套(3)通过定位连接突起(12)连接在导电杆本体(4)上,所述的导电杆本体(4)为中空柱体,所述的导电杆本体(4)内部设置有通孔(8),所述的导电杆本体(4)顶部设置有螺纹杆(1)底部设置有连接螺杆(7),所述的导电杆本体(4)本体上设置有半球形的定位联接凹槽(10),所述的导电杆本体(4)与端板(6)连接,所述的端板(6)上表面与导电杆本体(4)表面连接处安装有对称设置的定位销(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导电杆,包括轴套(3)、导电杆本体(4)、端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套(3)为中空柱体,所述的轴套(3)包括转轴(2)、紧固快(11)和定位连接突起(12),所述的轴套侧面对称设置有转轴(2)和紧固快(11),所述的轴套(3)侧面连接有组合杆(9),所述的轴套(3)内表面设置有均匀排列的半球形定位连接突起(12),所述的轴套(3)通过定位连接突起(12)连接在导电杆本体(4)上,所述的导电杆本体(4)为中空柱体,所述的导电杆本体(4)内部设置有通孔(8),所述的导电杆本体(4)顶部设置有螺纹杆(1)底部设置有连接螺杆(7),所述的导电杆本体(4)本体上设置有半球形的定位联接凹槽(10),所述的导电杆本体(4)与端板(6)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光张东北王永祥商艳辉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杰光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