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裴美琳专利>正文

防治流感的保健食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9938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防治流感的保健食品,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重量份):紫苏5-9、牛子6-12白芷3-9、葛根9-15、佩兰3-9、大贝4.5-9、桔梗3-9、辛夷3-9、板蓝根9-15、大青叶9-15、黄芪9-30、白芍6-15,按中药胶囊剂型方法制备。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显著的直接抑杀流感病毒的作用和明显的免疫调节功能,且无任何毒副作用。用于预防和治疗流感及普通感冒而引起的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痛、头痛、项背强痛以及发热咳嗽等症状。该药不分季节,不分流行毒株,不分男女老幼,一年四季皆可使用,疗效确切、便于病人服用与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健食品,特别是防治流感的保健食品
技术介绍
当前,“流感”作为世界性五大传染病之一,发病率高具榜首,且流行猖厥,其发病急,传播迅速,波及面广,短期内即可造成大量人员发病,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国民经济的发展。1989年济南铁路局曾因流感暴发流行,致使铁路运输生产一度处于停顿状态;1995年春,该局第九小学因流感局部暴发流行,全校50%以上的师生发病,个别班级发病高达90%,造成了停课严重的局面,然而,由于本病病原体的变异,至今该病仍得不到有效控制,虽然国内防治流感的药物品种繁多,但据文献报道,疗效均不尽人意,有效率始终徘徊在75%左右,在预防方面,无突出的特效药物,仍延用板兰根,流感疫苗只能针对单一病毒有效,如果病毒变异则无效,同时副作用大。目前尚无一种一年四季皆可适用,同时具有预防和治疗双重作用纯中药制剂。在以往历年的流感暴发或流行期间,社会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收效甚微。目前,利用中医中药防治流行性感冒或普通感冒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以往所用的剂型均以汤剂为主,病人服用时须自行煎煮,特别是司乘人员服用更为困难,同时由于不同的药物配伍将导致不同的效果,因此目前中药治疗流感无论是剂型还是疗效均不令人满意,往往使有的铁路职工因病得不到及时治疗而且误工,影响了铁路运输任务的完成。因此研制一种效果可靠、安全,便于病人服用与携带的新型保健制剂——防治流感的保健食品制剂,十分迫切而且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存在的缺点,而提供一种一年四季疗效确切、便于病人服用与携带的防治流感的保健食品。一、组方的理论依据辩证施治是中医的特点之一,我们经过查阅大量文献,反复论证分析,认定流感与普通感冒均为感受外邪而表现为外感表证,主药应采用解表药,而流感所出现的临床症状往往寒热并见,临床上常见于鼻塞、流清涕(寒)、咳嗽,同时伴有发热、舌红、咽痛(热),机体酸痛、苔腻(湿)等症状。因此,在辨证立法上,我们提出“辛散”,在配方上采取寒热药物并用的治则,标新立异,重点突出了“辛平解表”的论点。“辛平解表”的治则有别于传统的“辛凉”、“辛温”解表。目前,我国《中成药基本目录》中的药品有“风寒感冒冲剂”、“风热感冒冲剂”、“风燥感冒冲剂”和“感冒清热冲剂”等,即是根据季节、证候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药物,至今尚无一年四季皆可适用的纯中药制剂。其原因就在于拘泥于传统的“辛温”、“辛凉”的束缚,我们打破了中医传统理论的束缚,以“辛平解表”为理论依据,与清热解毒相结合,筛选出具有显著的抗菌消炎和抗病毒作用的药物进行配伍。“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防病抗病的根本,同时我们还依据“祛邪扶正”,扶正祛邪,祛邪正气可自复的理论,在药物配伍上,用药辛开苦降,使机体气机调畅,正气畅达,形成“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生理状态。经过上百万人次的现场和临床试验,终于研制出了具预防和治疗双重作用的纯中药胶囊,该药不分季节,男女老幼皆宜,服用方便,易于携带。其实,许多疾病的发生,如病毒引起的“流感”、“非典”以及“过敏”、“癌症”等都与机体免疫功能失调有关。现代医学公认,中药对预防和治疗病毒感染疾病、肿瘤等有着西医所无法替代的效果,其药理作用就在于中医药具有较强的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比如,就防治“流感”而言,西医用流感疫苗来预防,效果不甚理想,原因在于“流感”疫苗是经专家预测后,选择可能流行的毒株生产疫苗,而“流感”病毒几百种,并不断地漂流变异,预测得准,就百分之百的有效预测得不准则无效,所以其效果具有不确定性。而中医则是强调扶助正气“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所用中药不是针对病毒,而是有效地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加固防御屏障,不论什么样的病毒,自身免疫提高了,机体屏障牢固了,就能有效地预防“流感”。“贝尔康胶囊”就是基于这个道理而有效地发挥其保健作用。现代社会,由于环境污染,工作、生活压力大,免疫功能低下者不乏其人,机体自身防御疾病的能力下降,若提高防病抗病能力,首先要提高自身免疫功能,此为防治疾病的根本。“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防病抗病的根本,还依据“祛邪扶正”,邪祛正气可自复的理论,在药物配伍上,用药辛开苦降,使机体气机调畅,正气畅达,形成“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生理状态,而起到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预防流感的作用。二、基本组方1.1 基本组方紫苏5-9g 牛子6-12g 白芷3-9g 葛根9-15g 佩兰3-9g 大贝4.5-9g 桔梗3-9g 辛夷3-9g 板兰根9-15g 大青叶9-15g 黄芪9-30g 白芍6-15g按中药胶囊剂型制备常规,制成胶囊型“防治流感的保健食品”,简称“贝尔康胶囊”。方中以苏叶、牛子为主药,辅以白芷、辛夷、葛根、桔梗、佩兰,寒热并用起到“辛平”的作用。苏叶、牛子均入肺经,通过肺的宣发作用达到散邪之目的,有寒散寒,有热疏热,有湿化湿。白芷、辛夷配主药祛风止痛,上达通窍。葛根配主药解肌退热,舒缓项背;佩兰清暑辟浊,醒脾化湿而起到解表化湿的作用未选藿香是根据报道佩兰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取佩兰醒脾化湿的作用以调畅脾土气机,培土生金,协调肺的宣发功能。另外,发热、咳嗽等症状与内有痰湿有关。辅以板兰根、大青叶取其清热解毒功能起到抗感染,抑杀病毒细菌的作用。流感为病毒侵害,中医谓外感疫毒之邪,故选择的均为治疗瘟疫热病的药物。1.2功能与主治辛平解表,.清瘟解毒。用于预防和治疗流感及普通感冒而引起的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痛、头痛、项背强痛以及发热咳嗽等症状。1.3用法与用量本专利技术采用药食两用的中药,安全有效,老少皆宜,在用量上,成人预防量每日2次,每次4粒;成人治疗量每日3次,每次3粒,儿童可按常规酌减,在剂型上采用胶囊,不含糖,因此,糖尿病人也可服用。热水冲服。2.“贝尔康胶囊”生产工艺流程。2.1按配方精确称取生药,配料。2.2将配好的生药,用常水冲洗洁净。2.3将配好的生药置于多功能提取罐中,加水煎煮提取2次,第一次按1∶10的比例加水提取2小时,第二次按1∶8的比例加水提取2小时。2.4合并两次提取液并过滤,80℃、真空度0.08pma,减压浓缩减浸膏,相对密度1.30。2.5再用真空干燥器(70-80℃)干燥成干浸膏后粉碎,过40目筛得细粉。2.6装胶囊。2.7 C060照射灭菌,照射强度4KGY。2.8送检,合格品入庫。2.9生产车间洁净级别为30万级,温度控制在18-26℃,湿度控制在45-65%。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评价本专利技术具有显著的直接抑杀流感病毒的作用和明显的免疫调节功能,且无任何毒副作用。用于预防和治疗流感及普通感冒而引起的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痛、头痛、项背强痛以及发热咳嗽等症状。该药不分季节,不分流行毒株,不分男女老幼,一年四季皆可使用,疗效确切、便于病人服用与携带。以下内容可进一步证明上述效果(一)、药效评价取“贝尔康胶囊”(生产日期1997.01.12)样品,送山东省医学院基础研究所进行了药效试验,结果如下1、抗流感病毒药效试验以流感病毒甲型H1N1地方株和狗肾传代细胞(MDCK)为试验材料,以病毒唑为阳性对照药物,对“贝尔康胶囊”进行了抗病毒效果的试验。发现其直接抑杀病毒的结果为1个TC0药液与100TID50病毒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流感的保健食品,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重量份):紫苏5-9  牛子6-12  白芷3-9  葛根9-15  佩兰3-9  大贝4.5-9  桔梗3-9  辛夷3-9  板兰根9-15  大青叶9-15  黄芪9-30  白芍6-15,按中药胶囊剂型方法制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美琳
申请(专利权)人:裴美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