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感整流器用节电适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93460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感整流器用节电适配器,其特点是该适配器由电源电路和零电流关断电路组成,零电流关断电路采用高频微电子嵌入式控制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零电流关断的反激式单级功率因数校正(PEC),使电路能耗功率大大下降,功率因数达到0.95以上,而且有效地减少了频闪,灯光更柔和。(*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Power saving adapter for inductance rectifi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ductance rectifier for power saving adapter,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adapter power supply circuit and zero current switching circuit, zero current switching circuit with high frequency micro embedded control technology.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flyback single-stag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f zero current switching (PEC),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power circuit is greatly reduced, the power factor reaches more than 0.95, but als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strobe light softer and mo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照明电器
,尤其是一种电感整流器用节电适配器
技术介绍
虽然,目前市场上供应的电感型整流器具有安全、可靠的工作性能,能够满足各种 照明灯具的使用需要,但存在着发热量大,能耗高,功率因数较低和有频闪的缺陷,而且使 用成本也偏高,不符合国家的节能减排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电感整流器用节电适 配器,它采用高频微电子嵌入式控制技术,具有零电流关断的反激式单级功率因数校正 (PEC),使电路能耗功率大大下降,提高功率因数,而且,有效地减少了频闪,灯光更柔和,更 好的保护了视力,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感整流器用节电适配器,其特点是该适 配器由电源电路和零电流关断电路组成,电源电路由二极管D1、D2、D3和D4组成桥式整流 电路的输入端上并接电容Cl,整流电路输出端的负极与二极管D5正极连接,整流电路输出 端的正极与电容C7、电容C8、二极管D8的正极和电容C3负极并接;二极管D8负极与二极 管D7正极和电容C2负极并接;二极管D7负极与电容C6和电容C7的负极并接后与二极管 D9正极、电阻Rl的一端连接;电阻Rl的另一端与电容C2正极和二极管D10、二极管D5、电 容C8的负极并接;二极管DlO正极与电容C3正极和二极管D9负极并接;零电流关断电路由三极管BGl基极与电阻R4和电感L3的一端并接;三极管BGl 发射极串接电阻R8后与三极管BG2集电极连接;三极管BGl集电极与电容C9正极、二极管 Dll负极和电阻R3的一端并接;三极管BG2基极与电阻R5和电感L4的一端并接;电阻R5 的另一端与三极管BG2发射极串接电阻R9后连接;电感L4的另一端串接电阻R7后与电感 Ll的c端连接;电感L3的另一端串接电阻R6后与电感Ll的a端连接;电感Ll的b端与 二极管D12负极、电感Ll的f端和电阻2、电阻R3的一端并接后与二极管Dll正极、二极管 D13负极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容C9、二极管D12负极并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二极 管D13、电容ClO的正极并接后与三极管BG2基极连接;电感Ll的d端与电容ClO负极、二 极管D12正极和电阻R5、电阻R9的另一端并接;电源电路的电容C8负极与零电流关断电路的电容C9正极连接,其电容C8正极与 零电流关断电路的二极管D12正极连接成适配器电路,其桥式整流电路输入端为电流的输入端I和输入端II ,电感Ll的e端为电流输出端III,电容C7负极串接电容C4后为电流输 出端I Y。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零电流关断的反激式单级功率因数校正(PEC),使电路能耗功率大大下降,提高功率因数,而且,有效地减少了频闪,灯光更柔和,更好的保 护了视力,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附图1,本技术由电源电路1和零电流关断电路2组成的适配器3,电源 电路1由二极管D1、D2、D3和D4组成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上并接电容Cl,整流电路输出 端的负极与二极管D5正极连接,整流电路输出端的正极与电容C7、电容C8、二极管D8的正 极和电容C3负极并接;二极管D8负极与二极管D7正极和电容C2负极并接;二极管D7负 极与电容C6和电容C7的负极并接后与二极管D9正极、电阻Rl的一端连接;电阻Rl的另 一端与电容C2正极和二极管D10、二极管D5、电容C8的负极并接;二极管DlO正极与电容 C3正极和二极管D9负极并接。零电流关断电路2由三极管BGl基极与电阻R4和电感L3的一端并接;三极管BGl 发射极串接电阻R8后与三极管BG2集电极连接;三极管BGl集电极与电容C9正极、二极管 Dll负极和电阻R3的一端并接;三极管BG2基极与电阻R5和电感L4的一端并接;电阻R5 的另一端与三极管BG2发射极串接电阻R9后连接;电感L4的另一端串接电阻R7后与电感 Ll的c端连接;电感L3的另一端串接电阻R6后与电感Ll的a端连接;电感Ll的b端与 二极管D12负极、电感Ll的f端和电阻2、电阻R3的一端并接后与二极管Dll正极、二极管 D13负极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容C9、二极管D12负极并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二极 管D13、电容ClO的正极并接后与三极管BG2基极连接;电感Ll的d端与电容ClO负极、二 极管D12正极和电阻R5、电阻R9的另一端并接。电源电路1的电容C8负极与零电流关断电路2的电容C9正极连接,其电容C8的 正极与零电流关断电路2的二极管D12正极连接成适配器3电路,其桥式整流电路输入端为电流的输入端I和输入端II,电感Ll的e端为电流输出端III,电容C7负极串接电容C4 后为电流输出端IY。参阅附图2,本技术是这样使用的将适配器3的输入端:[接整流器6的输出端,适配器3的输入端II接启辉器5 —接线端;适配器3的输出端III和输出端IV分别接灯管4 一端的两接线头;灯管4另一端的两接线头,其中一接线头与启辉器5的另一线头端 连接,另一接线头和电源整流器6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本技术可降低电感型整流器 能耗36. 6%,同时使电感型整流器的工作电流降低36. 6%,功率因数达到0. 95以上,而且有 效地减少了频闪,使灯光更柔和。权利要求1. 一种电感整流器用节电适配器,其特征在于该适配器(3)由电源电路(1)和零电流 关断电路(2)组成,电源电路(1)由二极管D1、D2、D3和D4组成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上 并接电容Cl,整流电路输出端的负极与二极管D5正极连接,整流电路输出端的正极与电容 C7、电容C8、二极管D8的正极和电容C3负极并接;二极管D8负极与二极管D7正极和电容 C2负极并接;二极管D7负极与电容C6和电容C7的负极并接后与二极管D9正极、电阻Rl 的一端连接;电阻Rl的另一端与电容C2正极和二极管D10、二极管D5、电容C8的负极并 接;二极管DlO正极与电容C3正极和二极管D9负极并接;零电流关断电路(2)由三极管BGl基极与电阻R4和电感L3的一端并接;三极管BGl 发射极串接电阻R8后与三极管BG2集电极连接;三极管BGl集电极与电容C9正极、二极管 Dll负极和电阻R3的一端并接;三极管BG2基极与电阻R5和电感L4的一端并接;电阻R5 的另一端与三极管BG2发射极串接电阻R9后连接;电感L4的另一端串接电阻R7后与电感 Ll的c端连接;电感L3的另一端串接电阻R6后与电感Ll的a端连接;电感Ll的b端与 二极管D12负极、电感Ll的f端和电阻2、电阻R3的一端并接后与二极管Dll正极、二极管 D13负极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容C9、二极管D12负极并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二极 管D13、电容ClO的正极并接后与三极管BG2基极连接;电感Ll的d端与电容ClO负极、二 极管D12正极和电阻R5、电阻R9的另一端并接;电源电路(1)的电容C8负极与零电流关断电路(2 )的电容C9正极连接,其电容C8正 极与零电流关断电路(2 )的二极管D12正极连接成适配器(3 )电路,其桥式整流电路输入端 为电流的输入端I和输入端II,电感Ll的e端为电流输出端III,电容C7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感整流器用节电适配器,其特征在于该适配器(3)由电源电路(1)和零电流关断电路(2)组成, 电源电路(1)由二极管D1、D2、D3和D4组成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上并接电容C1,整流电路输出端的负极与二极管D5正极连接,整流电路输出端的正极与电容C7、电容C8、二极管D8的正极和电容C3负极并接;二极管D8负极与二极管D7正极和电容C2负极并接;二极管D7负极与电容C6和电容C7的负极并接后与二极管D9正极、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容C2正极和二极管D10、二极管D5、电容C8的负极并接;二极管D10正极与电容C3正极和二极管D9负极并接;零电流关断电路(2)由三极管BG1基极与电阻R4和电感L3的一端并接;三极管BG1发射极串接电阻R8后与三极管BG2集电极连接;三极管BG1集电极与电容C9正极、二极管D11负极和电阻R3的一端并接;三极管BG2基极与电阻R5和电感L4的一端并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BG2发射极串接电阻R9后连接;电感L4的另一端串接电阻R7后与电感L1的c端连接;电感L3的另一端串接电阻R6后与电感L1的a端连接;电感L1的b端与二极管D12负极、电感L1的f端和电阻2、电阻R3的一端并接后与二极管D11正极、二极管D13负极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容C9、二极管D12负极并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3、电容C10的正极并接后与三极管BG2基极连接;电感L1的d端与电容C10负极、二极管D12正极和电阻R5、电阻R9的另一端并接;电源电路(1)的电容C8负极与零电流关断电路(2)的电容C9正极连接,其电容C8正极与零电流关断电路(2)的二极管D12正极连接成适配器(3)电路,其桥式整流电路输入端为电流的输入端                                                和输入端,电感L1的e端为电流输出端,电容C7负极串接电容C4后为电流输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劲吉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