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电磁场干扰控制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91465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电磁场干扰控制电缆,包括导电线芯、挤包在导电线芯表面的绝缘层、绕包带、编织屏蔽层、内衬层和外护套,所述绕包带捆扎在挤包有绝缘层的导电线芯外,编织屏蔽层、内衬层和外护套依次设置在绕包带外层,还包括挤包的半导电屏蔽层,所述挤包的半导电屏蔽层位于绕包带和编织屏蔽层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抗干扰能力强。(*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Ant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control cab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t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control cable comprises a conductor wire core, extruded core surface insulation layer, winding belt, braided shielding layer and an inner layer and an outer sheath on the conductive line, the winding is bound with a core wire insulation layer in extruded, a woven shielding layer and the inner lining layer and the outer sheath are orderly arranged in the outer wrapping belt, also includes a semi conductive shielding layer extruded, semi conductive shielding layer of the extruded in winding and weaving between shielding lay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rong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控制信号传输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抗电磁场干扰控制电缆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各种先进的仪器和控制不断推出和使用,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监控回路及保护线路也不断增加,同时,电缆线路的敷设环境也越来越复杂,环境干扰和电缆之间的相互干扰也越来越严重,传统的控制电缆,屏蔽结构简单,屏蔽效果差,且没有同时既防磁场又防电场的屏蔽结构,抗干扰能力较弱,在电磁场干扰严重的环境中,影响传输质量,导致仪器和线路出现使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抗干扰能力强的抗电磁场干扰控制电缆。本技术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电磁场干扰控制电缆,包括导电线芯、挤包在导电线芯表面的绝缘层、绕包带、编织屏蔽层、内衬层和外护套,所述绕包带捆扎在挤包有绝缘层的导电线芯外,编织屏蔽层、内衬层和外护套依次设置在绕包带外层,其改进点在于还包括挤包的半导电屏蔽层,所述挤包的半导电屏蔽层位于绕包带和编织屏蔽层之间。还包括铠装层,所述铠装层位于内衬层和外护套之间。所述半导电屏蔽层为高分子半导电材料层。所述编织屏蔽层为铜或镀锡铜交叉编织层。所述铠装层为镀锌钢丝螺旋绕包或双层镀锌钢带间隙绕包。所述导电线芯为单根软铜线或多根绞合软铜线,其截面为0. 5mm2至10mm2。所述导电线芯芯数为1芯至61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电缆采用挤包半导电屏蔽和铜丝编织屏蔽形成组合屏蔽,其屏蔽效果大大提高,加上钢丝(或钢带)的防磁效果,可有效保证电缆在电磁场干扰严重的环境中的传输信号的质量,保证其连接设备的可靠稳定运行,同时电缆的钢丝(或钢带)铠装层可大大提高电缆的抗拉、抗压性能,保证电缆在受到较大机械外力下仍能安全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抗电磁场干扰控制电缆,包括导电线芯1、挤包在导电线芯1表面的绝缘层2、绕包带3、编织屏蔽层5、内衬层6和外护套8,所述绕包带3捆扎在挤包有绝缘层2的导电线芯1外,编织屏蔽层5、内衬层6和外护套8依次设置在绕包带3外层,还包括挤包的半导电屏蔽层4,所述挤包的半导电屏蔽层4位于绕包带3和编织屏蔽层5之间。还包括铠装层7,所述铠装层7位于内衬层6和外护套8之间。所述半导电屏蔽层4为高分子半导电材料层。所述编织屏蔽层5为铜或镀锡铜交叉编织层。所述铠装层7为镀锌钢丝螺旋绕包或双层镀锌钢带间隙绕包。所述导电线芯1为单根软铜线或多根绞合软铜线,其截面为0. 5mm2至10mm2。所述导电线芯1芯数为1芯至61芯。本技术所述的挤出半导电和铜丝编织组合屏蔽抗电磁场干扰控制电缆,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导电线芯1的截面,也可根据不同的设备需要选择导电线芯1的芯数,挤包的半导电材料可以选择热塑性和热固性。产品结构紧凑,制造方便,工艺成熟;电缆安装敷设也很方便。本技术所述的挤出半导电和铜丝编织组合屏蔽抗电磁场干扰控制电缆制造方法,是按普通电缆的制造方法,在完成缆芯制造以后,采用挤塑机、铜丝编织机和钢丝(钢带)装铠机,加强完善电缆屏蔽结构,使电缆具有抗电磁场干扰功能。权利要求1.一种抗电磁场干扰控制电缆,包括导电线芯(1)、挤包在导电线芯(1)表面的绝缘层(2)、绕包带(3)、编织屏蔽层(5)、内衬层(6)和外护套(8),所述绕包带(3)捆扎在挤包有绝缘层(2)的导电线芯(1)外,编织屏蔽层(5)、内衬层(6)和外护套(8)依次设置在绕包带(3)外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挤包的半导电屏蔽层(4),所述挤包的半导电屏蔽层(4)位于绕包带(3 )和编织屏蔽层(5 )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电磁场干扰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铠装层(7),所述铠装层(7)位于内衬层(6)和外护套(8)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电磁场干扰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电屏蔽层(4) 为高分子半导电材料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电磁场干扰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屏蔽层(5)为铜或镀锡铜交叉编织层。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电磁场干扰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铠装层(7)为镀锌钢丝螺旋绕包或双层镀锌钢带间隙绕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电磁场干扰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芯(1)为单根软铜线或多根绞合软铜线,其截面为0. 5mm2至10mm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电磁场干扰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芯(1)芯数为1芯至61芯。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抗电磁场干扰控制电缆,包括导电线芯、挤包在导电线芯表面的绝缘层、绕包带、编织屏蔽层、内衬层和外护套,所述绕包带捆扎在挤包有绝缘层的导电线芯外,编织屏蔽层、内衬层和外护套依次设置在绕包带外层,还包括挤包的半导电屏蔽层,所述挤包的半导电屏蔽层位于绕包带和编织屏蔽层之间。本技术抗干扰能力强。文档编号H01B11/10GK201946384SQ20112006316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1日专利技术者李轶, 王晓强, 邹仲良 申请人:江苏金牛线缆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电磁场干扰控制电缆,包括导电线芯(1)、挤包在导电线芯(1)表面的绝缘层(2)、绕包带(3)、编织屏蔽层(5)、内衬层(6)和外护套(8),所述绕包带(3)捆扎在挤包有绝缘层(2)的导电线芯(1)外,编织屏蔽层(5)、内衬层(6)和外护套(8)依次设置在绕包带(3)外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挤包的半导电屏蔽层(4),所述挤包的半导电屏蔽层(4)位于绕包带(3)和编织屏蔽层(5)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强邹仲良李轶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牛线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