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灯盏花素的滴丸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制剂由重量比为灯盏花素∶聚乙二醇4000=1∶1-10组成。(*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灯盏花素的滴丸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灯盏花素为灯盏细辛中提取的黄酮类成分,主要含灯盏乙素(5,6,7,4’-四羟基黄酮-7-O-葡萄糖醛酸苷),少量灯盏甲素(5,7,4’-三羟基黄酮-7-O-葡萄糖醛酸苷)及其他黄酮类成分。已有片剂和注射剂两种剂型上市,用于中风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由于注射剂生产成本高,携带、运输、使用不便;片剂因灯盏花素水溶性很差(几乎不溶于水),崩解、吸收慢,生物利用度低。从而大大限制了灯盏花素制剂在临床上的推广和使用,因此开发新型灯盏花素制剂是十分必要的。滴丸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速效制剂,由于其特有的优势,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专利申请01133515.7公开了一种缓释的灯盏花素滴丸,该滴丸由灯盏花素、聚乙二醇6000、硬脂酸和泊洛沙姆组成,因处方中含硬脂酸而溶出、崩解、吸收缓慢,不利于冠心病、心绞痛等的急性发作期服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速释的灯盏花素滴丸,该制剂分散状态佳、崩解时间短、药物溶出迅速;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服用方便,可吞服、舌下含服,尤其适合老人、中风患者及吞服困难的患者服用。在冠心病、心绞痛等的急性发作期服用可以迅速起效,有效地控制病情,在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上便于长期服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含灯盏花素的滴丸制剂由重量比为灯盏花素∶聚乙二醇4000=1∶1-10组成。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含灯盏花素的滴丸制剂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获得将聚乙二醇4000加热熔融,加入灯盏花素细粉,混匀,密闭并保温在60~90℃,滴入0-10℃液体石蜡中,收集滴丸,沥尽并擦去冷却液,包装,即得;或将聚乙二醇与灯盏花素细粉混匀,加热熔融,密闭并保温在60~90℃,滴入0-10℃液体石蜡中,收集滴丸,沥尽并擦去冷却液,包装,即得。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公开上述含灯盏花素的滴丸制剂在制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急性发作期及中风后遗症治疗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采用固体载体,将难溶性药物分散成分子、胶体或微晶状态,再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冷凝而制成滴丸,配方简单、工业化生产操作简便;制成的滴丸分散状态佳、崩解时间短、药物溶出迅速;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服用方便,可吞服、舌下含服。用本专利技术滴丸制剂与灯盏花素片进行溶出度比较(1)药品灯盏花素片(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灯盏花素滴丸(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得)(2)溶出度测定(转笼法)取经脱气处理的蒸馏水分别注入溶出杯中900ml,保温37℃±0.5℃,将供试制剂6片(3*6丸)分别放入转笼中,稳定转笼转速100rpm。计时,于不同时间分别取样,样品于30秒内微孔滤膜滤过,置1cm比色皿中于335nm处测定吸收度(中国药典附录VA)。以样品测定含量为100%计算不同时间制剂的溶出量,作图,见图1。(3)试验结果与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滴丸溶出迅速,溶出百分率在10min内达到95%上,溶出百分率10min之后即达到稳态。片剂溶出速度较慢,10min时溶出不到10%,而且溶出曲线平缓,45min时溶出不到40%。因此,滴丸溶出明显优于片剂,具有快速释放的特点。用本专利技术速释滴丸制剂与中国专利申请01133515.7缓释滴丸进行溶出、崩解试验,结果如下比较项目 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01133515.7灯盏花素聚乙二醇4000灯盏花素20.0-30.0%,配方 =1∶1-10(重量比) 聚乙二醇6000 41-60.0%,硬脂酸10.0-30.0%,泊洛沙姆188 5.0-25.0%速度 快慢溶出度溶出度10min 95%8h 75%崩解、吸收快 慢比较表明,本专利技术配方简单,药物崩解、溶出迅速,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在冠心病、心绞痛等的急性发作期服用可以迅速起效,有效地控制病情,在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上便于长期服用。用本专利技术滴丸制剂与市售的灯盏花素片剂和中国专利申请01133515.7缓释滴丸进行生物利用度比较样品滴丸(本专利技术产品)、片剂(市售)、专利申请01133515.7缓释滴丸(灯盏花素25%,聚乙二醇6000 50%,硬脂酸20%、泊洛沙姆188 5.0%)大鼠口服后血药浓度结果本专利技术滴丸吸收迅速,15min达峰值,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如图2所示;而片剂至2h血中才检出微量(约0.01mg/ml),至6h后无法检出;专利申请01133515.7缓释滴丸在1h检出,2h达峰值,以后缓慢下降,浓度较低,见图3。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增调剂为聚乙二醇4000(PEG4000),PEG4000与PEG6000均可作为滴丸的基质,两者除一些物理参数不同外,对滴丸成型后的外观圆整度亦有影响。实验考察PEG4000与PEG6000在冷凝时的热量变化情况,取适量加热熔融,置于室温条件(25℃)下冷却,记录冷却中的PEG温度—时间曲线。结果表明PEG6000在冷凝时的凝固热较大,不利于冷凝,见图4,因而本专利技术灯盏花素滴丸选择PEG4000。本专利技术滴丸制剂与其他剂型相比,工艺简单,携带方便,质量稳定,使用方便,崩解吸收迅速,特别适用于急性发作的治疗。附图说明图1灯盏花素不同制剂的溶出图2本专利技术滴丸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图3专利申请01133515.7缓释滴丸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图4 PEG6000和PEG4000的冷凝曲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取聚乙二醇4000加热熔融,加入配方(1∶10)灯盏花素细粉,混匀,密闭并保温在90℃,滴入0-10℃液体石蜡中,收集滴丸,沥尽并擦去冷却液,得到淡黄绿色小丸,崩解时限约3min。实施例2取聚乙二醇4000,加入配方(1∶1)灯盏花素细粉,混匀,加热熔融,密闭并保温在90℃,滴入0-10℃液体石蜡中,收集滴丸,沥尽并擦去冷却液,得到淡黄绿色小丸,崩解时限约6m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灯盏花素的滴丸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制剂由重量比为灯盏花素∶聚乙二醇4000=1∶1-10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灯盏花素的滴丸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剂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获得将聚乙二醇4000加热熔融,加入灯盏花素细粉,混匀,密闭并保温在60~90℃,滴入0-10℃液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明,魏莉,
申请(专利权)人:李建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