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或伴有肠腺化生、不典型增生者更是一种顽固难治的消化道疾病,与胃癌的发生率有一定的关系。1983年WHO称萎缩性胃炎为胃癌前状态,然以伴有的肠腺化生或不典型增生为胃癌前病变。目前国内外对该病的治疗尚缺乏较有效药物,西医仅停留于定期复查、密切观察阶段。虽然祖国医学中无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名的记载,但根据其临床症状可归于“胃络痛”、“胃痞”、“胃胀”、“嘈杂“、嗳气”等范畴。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木郁之发,民病胃皖当心而痛。”《伤寒论》曰“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景岳全书.嘈杂》中详细描述了嘈杂的发病情况,“嘈杂一证,或作或止,其为病也,则腹中空空,若无一物,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而胸膈懊农,莫可名状,或得食而暂止,或食已而复嘈,或兼恶心,或渐见胃皖作痛。”以上引文均确切地描述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各种临床症状。现代医家对本病亦各有研究,百家争鸣,有的以辨证分型论治,陈瑜将本病分为五型,许自成则分为六型进行辨症论治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复方制剂是由重量百分比组成为太子参1.2~12%、赤芍1.2~12%、广西血竭0.3~2.5%、白术1.2~12%、丹参1.2~12%、柴胡0.8~8%、黄芩1.2~12%、白芍1.2~12%、甘草0.8~8%、水线草4.1~40.5%、蜀羊泉2.4~24%、菝葜4.1~40.5%、徐长卿2.0~20.5%、紫金牛2.0~20.5%、木蝴蝶1.2~12%组成的配方提取获得的活性成份浸膏和药用辅料制成的口服制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复方制剂是由重量百分比组成为太子参1.2~12%、赤芍1.2~12%、广西血竭0.3~2.5%、白术1.2~12%、丹参1.2~12%、柴胡0.8~8%、黄芩1.2~12%、白芍1.2~12%、甘草0.8~8%、水线草4.1~40.5%、蜀羊泉2.4~24%、菝葜4.1~40.5%、徐长卿2.0~20.5%、紫金牛2.0~20.5%、木蝴蝶1.2~12%组成的配方提取获得的活性成份浸膏和药用辅料制成的口服制剂。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活性成份浸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忠梁,胡春湘,乐国祥,康爱仙,张正光,傅子华,张镜人,张存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