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治疗痤疮、酒渣鼻和皮脂溢中具有药物和/或美容剂用途的新产品。现有技术大量的人患有痤疮,其病理学皮肤状况的特征是毛囊皮脂腺器官的形态学和功能的改变,伴有出现粟粒疹(封闭性粉刺)、黑头粉刺(开放性粉刺)、丘疹以及更严重的形式脓疱、结节、囊肿和瘢痕。痤疮感染约80%的12至30岁人群,尤其是在女性中,可以甚至持续至更大年龄。痤疮的发病机理与下述情况密切相关●皮脂产生增加(皮脂溢)●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细菌建群。皮脂溢是皮脂腺对雄激素的作用、更确切地说,是对睾酮被5-α还原酶还原所产生雄诺龙的作用发生激惹反应的结果。毛囊皮脂腺导管的异常角化是形成角质栓的直接原因,也是形成细微粉刺以及随后形成痤疮损害的原因。由于皮脂产生增加,在形成细微粉刺之前,存在皮肤腐生菌如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lbacterium Acnes)的异常生长。由于释放分解酶(蛋白酶和脂酶),后者能破坏皮脂腺的蛋白结构并水解正常包含在皮脂(由于雄诺龙的作用其额外地被大量产生)中的甘油三酯,释放脂肪酸和甘油。以此方式释放的脂肪酸以其产生粉刺作用为特征并因此被氧化,形成引发炎症的化合物 ...
【技术保护点】
用于治疗和改善皮肤美学状况的局部用组合物,其包含亚油酸乙酯和柠檬酸三乙酯的混合物作为活性成分。
【技术特征摘要】
IT 2001-12-20 BS2001A0001111.用于治疗和改善皮肤美学状况的局部用组合物,其包含亚油酸乙酯和柠檬酸三乙酯的混合物作为活性成分。2.根据权利要求1的局部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0.1至99%重量/重量的亚油酸乙酯和99%至0.1%重量/重量的柠檬酸三乙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局部用组合物,其还含有单一或联合使用的活性成分,如乙酸、乳酸、水杨酸、酒石酸、乙醇酸、克林霉素、米诺环素、红霉素、甲硝唑、阿莫西林、二氯苯氧氯酚、辛酰基甘氨酸、壬二酸、氢氧化锌、氯化锌、维生素A反式-视黄酸、间苯二酚、透明质酸、庆大霉素、氯甲烯土霉素、苯酚、抗坏血酸、生育酚、硫辛酸、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丝氨酸、氯己定、卤卡班、阿达帕林、磷脂,通常它们均可为右旋形式、左旋形式、外消旋混合物、顺式形式、反式形式以及相应的盐、酯和酰胺,并且可以配制于特定的添加剂和赋形剂基质中以供外用。4.根据权利要求3的局部用组合物,其中包含的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德保利安布罗西,
申请(专利权)人:整体护肤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