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近壁区理论的软性磨粒流光整加工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077334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基于近壁区理论的软性磨粒流光整加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软性磨粒流运动的湍流数学模型:采用可实现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对流体进行分析;采用欧拉多相流模型方程作为软性磨粒流的控制方程;软性磨粒流的数值模拟求解:网格划分;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离散相模型初始化;方程离散化;给定求解控制参数;迭代运算求解。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够提供光整加工时的理论支持,明确加工机理,提高抛光效率的优点。

Control method of soft abrasive streamer finishing based on near wall region theory

Soft near wall region theory of abrasive flow finishing method based on control,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establishing turbulence mathematical model of soft abrasive flow can be realized: using k- turbulence model to analyze the fluid control equation; using the Eulerian multiphase model equation as soft abrasive flow; numerical solution for soft abrasive particle flow: mesh; initial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discrete phase model initialization; discrete equations; given control parameters; iterative computation.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providing theoretical support during finishing, defining machining mechanism and improving polish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与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多个领域对精密机械零件的数量及质量需求逐 年上升,对现代制造业的精密模具加工精度与工艺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精密模具的 制造过程中,对其功能性表面的表面精度及粗糙度往往具有较高的目标。以对工件表面进 行抛光处理为主要内容的光整加工是模具制造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经典的光整加工工艺 通常利用光整工具接触或者靠近工件表面进行加工,但是,当精密模具存在深沟、狭缝、孔、 棱柱、棱锥等异型结构化表面,而这些表面需要进行光整加工时,因光整工具本身的尺度所 限制,往往难以接触到待加工表面,难以对全部表面实现均等加工。因此以固体工具为加工 媒介的传统光整加工方法逐渐难以满足当前的异形模具表面光整加工的要求。软性磨粒流加工技术是利用流体“无孔不入”的特性,能够全方面无死角的对模具 表面进行光整加工。而近壁区域的壁面作用一直是流体加工中研究的热点、难点所在。软 性磨粒流的加工机理就是利用固体颗粒在近壁区域对模具结构化表面微力微量的切削作 用而完成加工任务的,所以对于近壁区域理论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细微尺寸流道的软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近壁区理论的软性磨粒流光整加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软性磨粒流运动的湍流数学模型:(1.1)、采用可实现k-ε双方程湍流模型(Realizable k-ε Model)对流体进行分析,k和ε的输运方程如下:(math)??(mrow)?(mfrac)?(mrow)?(mo)∂(/mo)?(mrow)?(mo)((/mo)?(mi)ρk(/mi)?(mo))(/mo)?(/mrow)?(/mrow)?(mrow)?(mo)∂(/mo)?(mi)t(/mi)?(/mrow)?(/mfrac)?(mo)+(/mo)?(mfrac)?(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计时鸣李琛谭大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