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塔式热交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074264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塔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塔架、以及固定在塔架上的若干热交换器组件构成,所述热交换器组件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塔架上,且所述的热交换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热交换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热交换的各个参数值进行计算,可较大量的进行热交换处理,结构简单,投入建设成本低。(*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Tower type heat exchange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ower type heat exchange system, which is characterized mainly by the tower, and fixed on the tower of the heat exchanger components, the heat exchanger assembly through a connecting piece fixed on the tower, heat exchanger assembly and comprises at least one heat exchanger. The utility model can calculate the values of each parameter of heat exchange, and can carry out heat exchange treatment in a large amoun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low cost for inves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具体是指一种塔式热交换系统
技术介绍
热交换器作为传热设备随处可见,在工业中应用非常普及,特别是耗能量较大的领域,随着节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换热器的种类越来越多,适用于不同介质、不同工况、不同温度以及不同压力的换热器其结构和型式亦不相同,换热器种类随新型、高效换热器的开发不断更新,按原理分类具体分类如下。1、直接接触式换热器,这类换热器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两种介质经接触而相互传递热量,实现传热,接触面积直接影响到传热量,这类换热器的介质通常一种是气体,另一种为液体,主要是以塔设备为主体的传热设备,但通常又涉及传质,故很难区分与塔器的关系,通常归口为塔式设备,电厂用凉水塔为最典型的直接接触式换热器。2、蓄能式换热器,这类换热器用量极少,原理是热介质先通过加热固体物质达到一定温度后,冷介质再通过固体物质被加热,使之到达传热量的目的。3、间壁式换热器,这类换热器用量非常大,占总量的99%以上,原理是热介质通过金属或非金属将热量传递给冷介质,这类换热器我们通常称为管壳式、板式、板翅式或板壳式换热器。以上换热器性质复杂,不但要考虑经过间壁的热传导,而且要考虑到间壁两边流体的对流传热,有时还须考虑到辐射传热。在化学工业中常遇到的热交换问题,一般是温度不高,但种类很多,计算也很繁复。为解决温度定值热交换,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可以计算的热交换,同时也可以大量的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热交换器运行过程中,其温度定值不易计算,一次热交换的量不足,而提供一种塔式热交换系统。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塔式热交换系统,主要由塔架、以及固定在塔架上的若干热交换器组件构成,所述热交换器组件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塔架上, 且所述的热交换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热交换器。所述的热交换器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热交换器,且热交换器依次连接。所述热交换器包括中空腔体结构的物料载容器,以及设置在物料载容器腔体内部的热交换装置,且相邻两个物料载容器之间通过端盖连接成一体结构。所述热交换装置主要由热交换管、以及分别与热交换管两端连接的介质导管构成,所述介质导管贯穿物料载容器的侧壁、并延伸出物料载容器。所述热交换器两端还设置有端盖。相邻两热交换器之间通过端盖连接成一体。所述热交换管两端分别连接有介质导管,且所述热交换管一端连接的介质导管与冷介质源管连接;热交换管另一端连接的介质导管与热介质源管连接。所述热交换器组件底端设置有与热交换器相匹配的物料进口盖,所述物料进口盖侧壁设置有物料口。所述连接件通过端盖与热交换器组件连接。所述热交换器组件顶端设置有端盖,且通过端盖连接有物料管,所述物料管与反应釜连接。物料口连接有反应釜。所述热交换管为弹簧状盘管。弹簧状盘管可最大的增加热交换的接触面积。一个单位的热交换器可容纳1. 5立方米的物料进行热交换处理,可根据热交换器的个数可以直接计算出生产时,需要设置的各个参数。从物料管注入物料,介质导管注入热交换介质,热交换介质为冷却水,使得物料与冷却水进行间壁式换热。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可以对热交换的各个参数值进行计算, 可较大量的进行热交换处理,结构简单,投入建设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热交换管;2、连接件;3、塔架;4、物料管;5、 热交换器;6、介质导管;7、端盖;8、物料口 ;9、物料进口盖;10、冷介质源管;11、热介质源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塔式热交换系统,主要由塔架3、以及固定在塔架3上的若干热交换器组件构成,所述热交换器组件通过连接件2固定在塔架3上,且所述的热交换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热交换器5。如图1所示,先通过端盖7使得热交换器5串联起来,形成热交换器组件。再通过连接件2使得塔架3与热交换器组件固定连接起来,连接件2通过端盖 7与热交换器组件连接。热交换器5包括物料载容器,以及设置在物料载容器腔体内部的至少一个热交换管1,物料载容器为中空腔体结构。热交换器5两端还设置有端盖7。热交换管6为弹簧状盘管。热交换器组件底端设置有与热交换器5相匹配的物料进口盖9,物料进口盖9侧壁设置有物料口 8。物料口 8连接有反应釜。热交换器组件顶端的端盖7连接有物料管4,物料管与反应釜连接。从物料管4注入物料,当物料注满各个热交换器组件后,启动介质导管6和冷介质源管10,通过热交换器5进行热交换,高温的物料被冷却。冷却后的物料通过物料口 8被排出热交换组件,输回到反应釜中。 如上所述便可较好实施本技术。权利要求1.一种塔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塔架(3)、以及固定在塔架(3)上的若干热交换器组件构成,所述热交换器组件通过连接件(2)固定在塔架(3)上,且所述的热交换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热交换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塔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器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热交换器(5 ),且热交换器(5 )依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塔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5)包括中空腔体结构的物料载容器,以及设置在物料载容器腔体内部的热交换装置,且相邻两个物料载容器之间通过端盖(7)连接成一体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塔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装置主要由热交换管(1)、以及分别与热交换管(1)两端连接的介质导管(6)构成,所述介质导管(6)贯穿物料载容器的侧壁、并延伸出物料载容器(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塔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1)一端连接的介质导管(6)与冷介质源管(10)连接;热交换管(1)另一端连接的介质导管(6)与热介质源管(11)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塔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通过端盖(7)与热交换器组件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塔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组件底端设置有与热交换器(5)相匹配的物料进口盖(9),所述物料进口盖(9)侧壁设置有物料口(8)。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塔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组件顶端设置有端盖(7 ),且通过端盖(7 )连接有物料管(4 )。9.根据权利要求4、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塔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6)为弹簧状盘管。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布了一种塔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塔架、以及固定在塔架上的若干热交换器组件构成,所述热交换器组件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塔架上,且所述的热交换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热交换器。本技术可以对热交换的各个参数值进行计算,可较大量的进行热交换处理,结构简单,投入建设成本低。文档编号F28D1/04GK201945210SQ20112005089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日专利技术者宋丽, 李海洋 申请人:四川华英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塔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塔架(3)、以及固定在塔架(3)上的若干热交换器组件构成,所述热交换器组件通过连接件(2)固定在塔架(3)上,且所述的热交换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热交换器(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丽李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华英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