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桥梁承台中顶层钢筋网片的定位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074114 阅读:9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路桥梁承台中顶层钢筋网片的定位施工方法,其特征是首先以承台内钻孔桩桩头或基坑内混凝土垫层为基础,搭设钢管支架;以钢管支架为支撑,通过钢筋绑扎形成顶层钢筋网片,在钢筋网片中间隔设置钢管横担,钢管横担的两端搭设在承台两侧模板上,在钢管横担上设置吊钩,使用吊钩提吊顶层钢筋网片,使顶层钢筋网片脱离钢管支架的承托,拆除钢管支架以作回用,由钢管横担及吊钩保持顶层钢筋网片的设计位置;在后续混凝土浇筑时,顶层钢筋网片连同吊钩均被埋于混凝土中。本发明专利技术使钢管支架得以回用,有效改善了传统铁路承台钢筋安装施工支撑体系耗用材料多、重复利用率低、施工困难的现况。

Positioning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reinforcing steel wire mesh in top layer of railway bridge pile cap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ailway bridge in the top steel mesh positioning construction method, which is characterized first by the pile cap foundation bored pile head or concrete cushion as the foundation, the erection of steel pipe support; with steel bracket to support the formation of top steel mesh by steel bar, steel net in the interval set steel crossarm, both ends of the steel pipe erection in both sides of the cross arm on the template, steel hook arranged on the cross arm using hook lifting top steel mesh, the mesh reinforcement from the steel frame support, demolition of steel bracket for reuse by steel crossarm and keep the top hook bar netting the design of position; in the subsequent concrete pouring, top steel mesh with hook are buried in concrete. The invention enables the steel pipe support to be reused, and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situ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railway cap steel reinforcement installation support system, with the advantages of excessive material consumption, low reuse rate and difficult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桥梁承台中顶层钢筋网片的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客运专线及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及大规模建设,大量采用铁路桥结构, 铁路桥的下部多采用桩基承台基础,在桩基承台基础中,承台钢筋一般分为顶层钢筋和底 层钢筋,侧面采用直径较小的钢筋联接成“箱”形。施工期间,承台顶部钢筋网片必须采用 搭设支架的形式进行固定,否则无法确保网片的标高的准确性、无法确保网片不出现较大 下拱。目前的支撑体系多采用Φ48Χ3.5πιπι钢管、Φ20 Φ25钢筋支立、梅花型布置,直接 支撑承台顶层钢筋网片,施工期间和施工后支撑体系无法取出,相应的结构不能重复利用, 因此造成投入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铁路桥梁承台中顶层 钢筋网片的定位施工方法,以改善传统铁路承台钢筋安装施工支撑体系耗用材料多、重复 利用率低、施工困难的现况。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其特点是按如下过程施 工a、以承台内钻孔桩桩头或基坑内混凝土垫层为基础,在所述基础上搭设各钢管支 架,所述各钢管支架的顶端在顶层钢筋网片所在平面中形成“井”字形平面;b、以所述钢管支架为支撑,通过钢筋绑扎形成顶层钢筋网片,在所述顶层钢筋网 片的上方设置钢管横担,所述钢管横担的两端搭设在承台侧模板上,在钢管横担上设置吊 钩;C、使用吊钩提吊顶层钢筋网片,使所述顶层钢筋网片脱离钢管支架的承托,拆除 可作回用的钢管支架,由所述钢管横担及吊钩保持顶层钢筋网片的设计位置;在后续混凝 土浇筑时,顶层钢筋网片连同吊钩均被埋于混凝土中。所述钢管支架采用Φ 48 X 3. 5mm的钢管。所述钢管横担采用Φ 48 X 3. 5mm的钢管。与已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专利技术利用承台顶面钢筋网片安装前后支撑体系的转换,有效避免了承台混凝 土施工时用于支撑体系的钢管支架的浪费,并且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钢管支架可重复 利用,减少了一次投入,经济效益明显;2、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及支撑体系的转换简单方便,所用材料为标准件,现场施工速 度快,能有效的缩短施工周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顶层钢筋网片绑扎阶段支撑体系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顶层钢筋网片绑扎阶段支撑体系立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顶层钢筋网片固定阶段支撑体系平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顶层钢筋网片固定阶段支撑体系立面示意图。图中标号1钢管支架、2顶层钢筋网片、3钢管横担、4承台两侧模板、5吊钩、6十 字扣件。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实施例按如下过程施工1、以承台内钻孔桩桩头或基坑内混凝土垫层为基础,在基础上搭设钢管支架1,钢管支架1的顶端在顶层钢筋网片2所在平面中以其水平钢管和直立钢管通过十字扣件6固 定连接形成“井”字形平面,以此构成具有设计标高的安装阶段支撑体系,用于承托顶层钢 筋网片2,承受顶层钢筋网片2的荷载及其他施工荷载;2、以钢管支架1为支撑,通过钢筋绑扎形成顶层钢筋网片2,在顶层钢筋网片2的 上方设置各钢管横担3,钢管横担3的两端搭设在承台侧模板4上,在钢管横担3上设置吊 钩5 ;3、使用吊钩5向上提吊顶层钢筋网片2,使顶层钢筋网片2脱离钢管支架1的承 托,拆除钢管支架1以作回用;转而采用固定阶段支撑体系,即由钢管横担3及吊钩5保持 顶层钢筋网片2的设计位置上,钢管横担3上的荷载通过承台侧模板4传递到模板底部的 混凝土垫层上;在后续混凝土浇筑时,顶层钢筋网片2连同吊钩5被埋于混凝土中。具体实施中,钢管支架1和钢管横担3均采用Φ 48 X 3. 5mm的钢管。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是按如下过程施工a、以承台内钻孔桩桩头或基坑内混凝土垫层为基础,在所述基础上搭设钢管支架(1), 所述钢管支架(1)的顶端在顶层钢筋网片( 所在平面中形成“井”字形平面;b、以所述钢管支架(1)为支撑,通过钢筋绑扎形成顶层钢筋网片O),在所述顶层钢筋 网片O)的上方设置钢管横担(3),所述钢管横担(3)的两端搭设在承台侧模板(4)上,在 钢管横担⑶上设置吊钩(5);c、使用吊钩(5)提吊顶层钢筋网片O),使所述顶层钢筋网片(2)脱离钢管支架⑴ 的承托,拆除可作回用的钢管支架(1),由所述钢管横担⑶及吊钩(5)保持顶层钢筋网片 (2)的设计位置;在后续混凝土浇筑时,顶层钢筋网片( 连同吊钩( 均被埋于混凝土 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所 述钢管支架(1)采用Φ48 X 3. 5mm的钢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所 述钢管横担⑶采用Φ 48 X 3. 5mm的钢管。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其特征是首先以承台内钻孔桩桩头或基坑内混凝土垫层为基础,搭设钢管支架;以钢管支架为支撑,通过钢筋绑扎形成顶层钢筋网片,在钢筋网片中间隔设置钢管横担,钢管横担的两端搭设在承台两侧模板上,在钢管横担上设置吊钩,使用吊钩提吊顶层钢筋网片,使顶层钢筋网片脱离钢管支架的承托,拆除钢管支架以作回用,由钢管横担及吊钩保持顶层钢筋网片的设计位置;在后续混凝土浇筑时,顶层钢筋网片连同吊钩均被埋于混凝土中。本专利技术使钢管支架得以回用,有效改善了传统铁路承台钢筋安装施工支撑体系耗用材料多、重复利用率低、施工困难的现况。文档编号E01D21/00GK102094391SQ201110050790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日专利技术者张宏斌, 曹晔, 李彬, 梁超, 芮世财 申请人: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路桥梁承台中顶层钢筋网片的定位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过程施工:  a、以承台内钻孔桩桩头或基坑内混凝土垫层为基础,在所述基础上搭设钢管支架(1),所述钢管支架(1)的顶端在顶层钢筋网片(2)所在平面中形成“井”字形平面;  b、以所述钢管支架(1)为支撑,通过钢筋绑扎形成顶层钢筋网片(2),在所述顶层钢筋网片(2)的上方设置钢管横担(3),所述钢管横担(3)的两端搭设在承台侧模板(4)上,在钢管横担(3)上设置吊钩(5);  c、使用吊钩(5)提吊顶层钢筋网片(2),使所述顶层钢筋网片(2)脱离钢管支架(1)的承托,拆除可作回用的钢管支架(1),由所述钢管横担(3)及吊钩(5)保持顶层钢筋网片(2)的设计位置;在后续混凝土浇筑时,顶层钢筋网片(2)连同吊钩(5)均被埋于混凝土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超张宏斌曹晔李彬芮世财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