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树蛀干类害虫引诱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669 阅读:4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公开了一种松树蛀干类害虫引诱剂,由松树提取物与溶剂配制而成,其主要组成重量比为:α-松萜42-56%;β-松萜占11-23%;苎烯占5-10%;长叶烯占3-5%;石竹烯占1-3%;溶剂占15-30%。制造方法是将松树碎片加入适量溶剂,78-85℃温度蒸煮2小时后,再浓缩1小时,浓缩成膏及结晶体,再加入无水乙醇,搅拌直至充分溶解制成饱和液,取上清液加0.1%6.D-异抗坏血酸混合均匀,即引诱剂液体;使用方法是用专用诱捕器进行害虫诱捕;本发明专利技术引诱剂对松褐天牛、褐幽天牛等害虫均有很好的引诱作用,每瓶药液持续有效时间为15天以上,不仅引诱活性高,而且不污染环境,成本低廉、制造工艺简单,节约成本,安全、直接、环保、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害虫引诱剂,特别是适用于诱杀松树蛀干害虫松褐天牛、褐幽天牛等的引 诱剂及其制造及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松科植物,包括油松、赤松、黑松等树木,四季常绿,具有耐瘠薄、耐干旱、耐盐碱、 寿命长等优良特性,是我国生态防护林造林的先锋树种,也是庭院园林绿化的主要树种。 近年来,松树蛀干类害虫,主要是松褐天牛、褐幽天牛,危害日趋严重,另外,此类虫还 能传染一种线虫病使松树成片死亡。我国的松树受到松材线虫的严重危害,广东、广西、 云南、福建、江西、湖南、浙江、上海、安徽、江苏、湖北、重庆、四川、山东14个省市、 60多个市地州、132个县市区,发生138万亩,死亡数亩每年多达2000万株;直接经济损失 达1.4亿元。以浙江、广东、安徽、江西为最重。浙江已逼近西、千岛湖风景区。安徽疫 情离黄山只有60公里。山东疫情发展1990年首次在长岛南长山发现;2000年又在青岛市 南区发生,今年又在威海荣城市发现疫情。目前,全省发生面积达1.5万亩,长岛县8000 多亩;青岛市300亩;荣城市6700亩,死树达3.4万株。而,防治松树蛀干类害虫是控制松 线虫病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对这些害虫的防治一直釆用成虫期树干喷药、活立木熏蒸、等措施防治,不 仅费工、成本高,技术操作难度大,效果不好,而且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因此,亟需探 索上述害虫的监测和防治新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成本、高活性的松树蛀干类害虫引诱剂及其制造和使用方 法,以有效控制松树蛀干害虫的危害。植物源引诱剂是基于树木等植物的挥发性气味对于害虫的寄主搜索、营养摄取和产卵 繁殖等行为的环境定位所起的重要作用这一原理而研制出来的,本专利技术就是通过提取松树 干的挥发性物质成分,辅以适当的溶剂而研制出的一种植物源引诱剂。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松树蛀干类害虫引诱剂是由松树树木提取物与溶剂配制而成, 其主要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a-松萜 42 — 56%;e-松萜 11—23%;苎烯 5—10%;长叶烯 3 — 3%;石竹烯 1一3%;溶剂 15 — 30%。所说的松树蛀干类害虫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溶剂,为有机溶剂包括无水乙醇、无水石油醚(30-60)、无水氯仿任何一种。所说的松树蛀干类害虫引诱剂的制造方法,该方法是将松树枝碎片放入容器,加入溶剂包括无水乙醇、无水乙醚,无水氯仿,在30—85。C的温度蒸煮1.5-2.0小时后,再浓缩 1-2小时,即成松树提取物浓縮膏及结晶体;再加入无水乙醇溶剂,充分溶解,制成饱和 液,取上清液加入O. P/。6.D-异抗坏血酸混合均匀,装瓶密封。所说的松树蛀干类害虫引诱剂,其另一种制造方法是按照权利要求l的配方比例,直接由各组分的化学药剂成品与溶剂配制而成;操作步骤首先将各成分按配方重量百分比比例混合,加入灌装机中,人工或机械搅拌15次/分钟,搅拌15分钟,温度控制在3(TC, 使各化学药剂成品充分溶解分别灌装,将引诱剂200ml装入250ml诱液瓶中密封待用;此 引诱剂淡黄色,半透明液体。所说的松树蛀干类害虫引诱剂,其使用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 组装专用诱捕器本专利技术引诱剂应用时使用包括上雨帽、下接虫器、直角挡虫板、 集虫器的专用诱捕器,可配套携载林间现场组装先将两个直角挡虫板背向插好,形成支 架,再将上雨帽、下接虫器对接固定,把集虫器与下接虫器套接后,用铁丝穿透接虫器下 部延长桶上的小孔以固定;(2) 放置诱捕器在林间选择通风处松树悬挂诱捕器;在松树主干距地1.0-1.5m部位, 先将诱捕器固定在树干上,然后将装有松树蛀干害虫引诱剂的诱液瓶放入诱捕器挡虫板中 央开口处,固定好并敞开瓶口;(3) 诱捕器之间相距50-60m ,视林间林分密度、害虫危害程度而定;(4) 诱液瓶每个15天左右更换一次或及时添加诱液;(5) 测报时每2 — 3天检査一次诱虫情况,防治时与更换诱液瓶同时进行,约15天左 右检査一次诱虫情况。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害虫引诱剂对初羽化的松褐天牛、褐幽天牛等松树枝干害虫成虫均具有很好的 引诱作用, 一瓶引诱剂持续有效时间为15天以上,不仅引诱活性高,而且不污染环境, 成本低廉、制造工艺简单,极大地减少了劳动量,安全、直接、环保、高效。本专利技术引诱 剂可用于松褐天牛、褐幽天牛等的监测和防治,通过大量诱捕松褐天牛、褐幽天牛等的松 树枝干害虫成虫,达到降低虫口密度、遏制害虫危害的目的,为松林蛀干害虫的综合治理 提供了技术保障。 附图说明附图为本专利技术制造方法具体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制造方法具体工艺流程如附图所示(1) 将干松树枝加工成碎片(切片机或手工劈制均可),厚0.3-lcm,长《3cm,宽 《2cm,把25kg碎片装入中药提取釜中进行萃取;(2) 加入无水乙醇75升,78 — 80。C温度蒸煮2小时后,再浓縮1小时,浓縮成浓縮膏及结晶体,即松树提取油膏;(3) 取提取物再加入溶剂无水乙醇,加入灌装机中,人工或机械搅拌(15次/分钟), 搅拌15分钟,温度控制在3(TC (空调控制),直至充分溶解配制成饱和液,静置后取上 清液加入0. 1%6. D-异抗坏血酸混合均匀,即为引诱剂成品。此引诱剂为墨绿色液体。(4) 分别灌装将引诱剂200ml装入250ml引诱瓶中密封待用。 注为综合利用,本工艺还同时提取副产品芳香油。下同。本实施例产品基本成分为-a-松萜 46% ;P-松萜 16%;苎烯 6%; 长叶烯 4%; 石竹烯 2%;无水乙醇 25%。 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制造方法具体工艺流程如附图所示。(1) 将干松树枝加工成碎片(切片机或手工劈制均可),厚0.3-lcm,长《3cm,宽 《2cm,把25kg碎片装入中药提取釜中进行萃取;(2) 加入无水石油醚(30-60) 75升,30—60。C温度蒸煮2小时后,再浓縮1小时, 浓縮成浓縮膏及结晶体,即松树提取油膏;(3) 取提取物再加入溶剂无水乙醇,加入灌装机中,人工或机械搅拌(15次/分钟), 搅拌15分钟,温度控制在3(TC (空调控制),直至充分溶解配制成饱和液,静置后取上 清液加入0. 1%6. D-异抗坏血酸混合均匀,即为引诱剂成品。此引诱剂为墨绿色液体。(4) 分别灌装将引诱剂200ml装入250ml引诱瓶中密封待用。 注为综合利用,本工艺还同时提取副产品芳香油。下同。本实施例产品基本成分为 a-松萜 42% ;P-松萜 21%;苎烯 5%; 长叶烯 3%; 石竹烯 2%;无水乙醇 26%。 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制造方法具体工艺流程如附图所示。(1) 将干松树枝加工成碎片(切片机或手工劈制均可),厚0.3-lcm,长《3cm,宽 《2cm,把25kg碎片装入中药提取釜中进行萃取;(2) 加入无水氯仿75升,82—85。C温度蒸煮2小时后,再浓縮1小时,浓縮成浓縮 膏及结晶体,即松树提取油膏;(3) 取提取物再加入溶剂无水乙醇,加入灌装机中,人工或机械搅拌(15次/分钟), 搅拌15分钟,温度控制在3(TC (空调控制),直至充分溶解配制成饱和液,静置后取上 清液加入0. 1%6. D-异抗坏血酸混合均匀,即为引诱剂成品。此引诱剂为墨绿色液体。(4) 分别灌装将引诱剂200ml装入250ml引诱瓶中密封待用。 注为综合利用,本工艺还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松树蛀干类害虫引诱剂,由松树树木提取物与溶剂配制而成,其特征在于其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α-松萜 42-56%; β-松萜 11-23%; 苎烯 5-10%; 长叶烯 3-5%; 石竹烯 1-3%; 溶剂 15-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松树蛀干类害虫引诱剂,由松树树木提取物与溶剂配制而成,其特征在于其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α-松萜 42—56%;β-松萜 11—23%;苎烯 5—10%;长叶烯 3—5%;石竹烯 1—3%;溶剂 15—30%。2、 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松树蛀干类害虫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溶剂,为有机溶 剂包括无水乙醇、无水石油醚、无水氯仿任何一种。3、 如权利要求l所说的松树蛀干类害虫引诱剂的制造方法,该方法是将松树枝碎片 放入容器,加入溶剂包括无水乙醇、无水乙醚,无水氯仿,在30—85。C的温度蒸煮1. 5-2. 0 小时后,再浓縮l-2小时,即成松树提取物浓縮膏及结晶体;再加入无水乙醇溶剂,充分 溶解,制成饱和液,取上清液加入O. W6.D-异抗坏血酸混合均匀,装瓶密封。4、 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松树蛀干类害虫引诱剂的制造方法,该方法是按照权利要求l的配方比例,直接由各组分的化学药剂成品与溶剂配制而成;操作步骤首先将各成分按配方重量百分比比例混合,加入灌装机中,人工或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献伟王新花李冬梅阎建国张兴
申请(专利权)人:泰安市泰山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