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萱益肝药物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6140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黄萱益肝药物的制备工艺,该药物以土大黄、萱草、千里光、猕猴桃、土茯苓、野蔷薇、獐芽菜、杏叶防风、南五味子、丹参、甘草为药效成分,土大黄、南五味子、丹参用乙醇回流提取和全部药材用水提取,加入辅料制成胶囊剂、颗粒剂和片剂,使这一民族特色药物能广泛应用于乙肝患者,新型药剂经过临床验证,疗效确切。(*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特别涉及治疗乙肝的黄萱益肝药物的制备工艺,属于中药制剂领域。
技术介绍
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众多,在13亿人口中,乙肝病毒携带者达1.2亿,慢性乙肝患者约3000万,最终发展至肝硬化或肝癌患者占25-40%,因此在疾病早期即控制病毒复制,保护肝细胞,防止发展至肝硬化、肝癌,是乙肝治疗的一个重大课题,目前有许多药物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但其疗效仍不十分肯定,由贵州德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黄萱益肝散”对于治疗慢性乙肝有特殊疗效,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专利技术人申请过“黄萱益肝散及其制备方法”,将原料药做成散剂,但由于散剂药物在服用上有些患者不能接受,特别对于儿童患者,散剂药物味苦,药粉容易满嘴钻,有些患者就不愿服用,致使这一治疗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不能被所有患者接收,限制了该产品的应用范围,为了克服这一缺陷,需要开发能被所有患者接受的新剂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治疗乙型肝炎、又能被所有患者接受的新剂型的黄萱益肝药物的制备工艺。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以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组分按下述制法制成土大黄500-700g萱草150-250g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黄萱益肝药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以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组分按下述制法制成:    土大黄500-700g  萱草150-250g  千里光140-220g    猕猴桃140-220g  土茯苓140-220g  野蔷薇80-160g    獐芽菜80-160g  杏叶防风80-160g  南五味子80-160g    丹参80-160g  甘草20-60g    制法:    (1)将土大黄、南五味子、丹参分别用药材5倍量、3倍量的8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时间1.5小时,1.0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放冷,在不断搅拌下,缓慢加入酒精并调至含醇80%,静置24小时,得A液,药渣留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黄萱益肝药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以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组分按下述制法制成土大黄500-700g萱草150-250g 千里光140-220g猕猴桃140-220g土茯苓140-220g 野蔷薇80-160g獐芽菜80-160g 杏叶防风80-160g南五味子80-160g丹参80-160g 甘草20-60g制法(1)将土大黄、南五味子、丹参分别用药材5倍量、3倍量的8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时间1.5小时,1.0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放冷,在不断搅拌下,缓慢加入酒精并调至含醇80%,静置24小时,得A液,药渣留用;(2)其他八味药材加上述药渣,加药材5倍量饮用水热回流提取2.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50℃,放冷,在不断搅拌下,缓慢加入酒精并调至含醇80%,静置24小时,得B液;(3)合并A、B液沉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5±0.02,80℃减压干燥并粉碎过100目筛,或浓缩至相对密度1.10±50℃喷雾干燥成细粉,加入辅料,用75%酒精制粒或直接制粒,烘干,整粒,经过常规工序直接或间接制成胶囊剂、颗粒剂、片剂中的任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萱益肝药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料为糊精、蛋白糖或淀粉,原料药加工细粉与辅料的配比为5∶1-50。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黄萱益肝药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胶囊剂这样制备将土大黄、南五味子、丹参分别用药材5倍量、3倍量的8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时间1.5小时,1.0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放冷,在不断搅拌下,缓慢加入酒精并调至含醇80%,静置24小时,得A液,药渣留用;其他八味药材加上述药渣,加药材5倍量饮用水热回流提取2.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50℃,放冷,在不断搅拌下,缓慢加入酒精并调至含醇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德祥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德祥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