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诱捕检疫性害虫的简易缓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0574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诱捕害虫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田间诱捕检疫性害虫的简易缓释装置。按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缓释瓶的瓶口部位设置胶皮盖,在胶皮盖上设置通孔,棉芯的下端穿过该通孔伸入缓释瓶内,棉芯的上端位于胶皮盖的上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根据虹吸原理,瓶中引诱剂沿棉芯向顶端扩散,后挥发到空气中;缓释瓶外壳保护降低引诱剂挥发速率,达到缓释效果,并可以随气温、光照变化自行调控引诱剂释放量;棉芯顶端的细棉线自由散开,可扩大诱虫吸食的接触面积。田间桔小实蝇进入简易诱捕器后,接触缓释瓶诱芯顶端的棉芯,吸食含有触杀性农药的引诱剂后致死。(*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田间诱捕检疫性害虫桔小实蝇的简易缓释装置。
技术介绍
桔小实蝇Bflracera (Hendel)是一种世界性检疫害虫。该虫寄主范围广,包括柑橘、桃、芒果、茄子、辣椒、瓜类等250多种水果蔬菜。现已 成为危害中国、东南亚、印度次大陆和夏威夷群岛一带农业的危险性害虫。在 我国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湖南、四川等省区危害猖獗,受 害面积急剧蔓延。近年逐渐向北扩散,给苏南地区的柑桔带来严重危害;2005 年无锡市柑桔受害率达20~30%,直接经济损失近220万元。该虫给果蔬业、花 卉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不仅使作物本身遭受严重破坏,而且影响果蔬对 外贸易的发展,危害性巨大。1995年我国农业部发布的全国植物检疫对象名单 将其列为二类检疫性害虫。目前,国内外对于桔小实蝇引诱剂筛选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但对诱芯改 进的报道还比较少。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桔小实蝇诱捕器为检疫监测用 Steiner诱捕器,它是一种圆筒状塑料容器,两端有圆形开口并有纱网粘付在开 口的一半处,既方便实蝇进入,又对折返外出的实蝇有阻挡的作用。该诱捕器 以医用脱脂棉花搓成长3 4cm,直径约lcm的棉条作为载药诱芯,甲基丁香酚(简 称Me,下同)作为引诱剂。该套诱捕装置使用成本高,Steiner诱捕器市场价8 元/套,且雨天无法排水;所配合使用的引诱剂Me市场价在2000元/L左右;虽 诱捕效果持续时间较久,为4ml/10 15天,但性价比低,使用范围仅限于检疫监 测领域,不适合宜在果蔬业生产中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诱捕装置性价比低、农民推广困难的缺陷, 提供一种田间诱捕检疫性害虫的简易缓释装置。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缓释瓶的瓶口部位设置胶皮盖,在胶 皮盖上设置通孔,棉芯的下端穿过该通孔伸入缓释瓶内,棉芯的上端位于胶皮 盖的上面。皿在缓释瓶内放置液体状的引诱剂,所述棉芯的下端位于该引诱剂中,引诱 剂按虹吸原理沿棉芯向顶端扩散后挥发到空气中;缓释瓶外壳保护降低引诱剂 挥发速率,并可以随气温、光照变化自行调控引诱剂释放量,达到缓释效果; 棉芯顶端的细棉线自由散开,可扩大诱虫吸食的接触面积。在缓释瓶的瓶颈部 位连接挂钩,挂钩上端设置钩子。所述缓释瓶位于诱捕器内,并利用吊钩悬挂于诱捕器下部,在诱捕器的壁 上设置诱虫入口,底部设置排水孔。顶部设置顶盖,顶盖上设置穿孔,吊钩的 下端穿过穿孔后与缓释瓶上的挂钩连接,吊钩的上端位于顶盖的上面。诱捕器为一个圆筒状的诱捕瓶,诱捕瓶的开口端直径小于诱捕瓶瓶身的直径,诱虫入口在诱捕瓶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所述排水孔在诱捕瓶的底部也均匀布置。本技术通过田间诱捕试验,筛选出一种成本低廉、诱捕效果持久、性 价比高的缓释瓶诱芯。该诱芯原料简单易得,制作方便,且成本低廉;与改进 后的简易诱捕器总造价为2元/个。与南京农业大学自主研发的桔小实蝇引诱剂 (简称液剂,下同)配合使用诱捕效果持久,为7ml/10 15天;且田间实验证明9 天66.67m2范围内的平均诱虫量达到检疫监测用Me水平的62.6%。目前液剂己在部分地区推广,其市场价为200元/L。根据当地资料,桔小实 蝇虫量高峰为每年9 10月,日平均气温20 30'C,实际使用时每666.7 1112设置 5个诱捕装置。按1公顷60天的使用成本计算Stdner诱捕器与Me配合使用 时,成本为3000-4200元。本技术原料简单易得、制作方便、成本低廉, 且与改进后的简易诱捕器、液剂配合使用时,1公顷60天的使用成本为570~780 元。按诱虫量达Me检疫监测水平的62.6。/。计算,性价比是前者的2.4 4.6倍; 且诱捕效果持久,达到了当地果农省工省时的实际要求,适合大面积推广,在 今后的果蔬生产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缓释瓶诱芯的成品图。 图2是简易诱捕器的部件图。图3是缓释瓶诱芯和简易诱捕器配套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简易诱捕器的俯视图。图中l.缓释瓶瓶身,2.棉芯穿入孔,3.胶皮盖,4.棉芯,5.缓释瓶挂钩,6. 诱捕器挂钩穿入孔,7.诱捕器瓶盖,8.诱捕器瓶身,9.切割线,IO.修剪区,11. 诱捕器瓶底,12.排水孔,13.诱捕器挂钩,14.诱虫入口, 15.重合区,16.缓释瓶诱芯。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缓释瓶瓶身1与胶皮盖3相联,棉芯4下端穿过棉 芯穿入孔2进入缓释瓶瓶身1腔内,上端外露,细铁丝在缓释瓶瓶身1瓶颈处 固定并制成缓释瓶挂钩5,成品如图1所示。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自饮料瓶高度10.5cm的切割线9处将饮料瓶切割成 两部分,诱捕器瓶身8和诱捕器瓶底11,切口处各自相内修剪lcm的修剪区10 以使切口平滑不易伤手。在图4所示实施例中,将诱捕器瓶底ll插入诱捕器瓶 身8内侧,使交接处形成高度为5cm的重合区15,此时诱捕瓶高度为30cm。 在距诱捕器瓶盖7的10cm、 15cm、 20cm处围绕圆周方向均匀地剪切三个 1.5xl.5cm的方孔(顶边不剪切),孔盖上翻45。作为诱虫入口 14。诱捕器瓶底11 底面用锥子均匀地钻5个直径2.5mm的小孔作为排水孔12,诱捕器瓶盖7用锥 子钻1个直径2.5mm的小孔作为诱捕器挂钩穿入孔6。取10cm长粗铁丝(直径 2.5mm)—根,穿过瓶盖上的诱捕器挂钩穿入孔6,用粗铁丝穿入制作成诱捕器挂 钩13。取适量细铁丝(直径0.8mm),调整其长度使悬挂的缓释瓶诱芯16在下方两个诱虫入口 14的中间位置。在图4所示实施例中,诱捕器瓶盖7上的诱捕器挂钩穿入孔6位于圆心位 置,3个诱虫入口 14和5个排水孔12围绕圆心均匀分布。在制作缓释瓶时,可选取洁净的8ml医用青霉素瓶(直径2.1cm),用2mm 孔径打孔器在胶皮盖3(直径1.9cm)中心位置打一个孔2,作为棉芯4的穿入孔。 取10cm粗棉线(直径3mm),在距一端lcm处打一个结,将另一端穿过胶皮盖3 上的孔2,作为棉芯4。用细铁丝(直径0.8mm)在瓶颈处固定并制成挂钩5(图1)。 用10ml医用注射器从棉芯4的穿入孔2处添加引诱剂。根据虹吸原理,待棉芯4顶端的引诱剂挥发后,缓释瓶1中的引诱剂沿棉 芯4向顶端扩散,后挥发到空气中。与裸露的棉花诱芯相比,缓释瓶1的外壳 保护可降低引诱剂挥发速率,达到缓释效果。棉芯4顶端的细棉线自由散开, 可扩大诱虫吸食的接触面积。该缓释瓶1可以随气温、光照变化自行调控引诱 剂释放量;白天气温高、光照强烈的条件下挥发较快,雨天或夜间气温低的条 件下挥发较慢。桔小实蝇属日出性昆虫,该缓释瓶1能配合其活动规律释放引 诱剂,达到防治效果。田间桔小实蝇进入诱捕器8后,接触缓释瓶l诱芯顶端 的棉芯4,吸食含有触杀性农药的引诱剂后致死。在制作简易诱捕器8时,可选取市售百事可乐2.5L白色透明饮料瓶,制作 成规格统一的诱捕器8。自瓶底高度10.5cm处将饮料瓶切割成两部分(以下称瓶 身、瓶底ll),切口处各自相内修剪lcm以使切口平滑不易伤手,修剪后瓶身高 度为25.5cm,瓶底高度为9.5cm(图2)。将瓶底插入瓶身内侧,使交接处高度为 5cm,此时诱捕瓶高度为30cm。瓶身在距顶10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田间诱捕检疫性害虫的简易缓释装置,其特征是:在缓释瓶(1)的瓶口部位设置胶皮盖(3),在胶皮盖(3)上设置通孔(2),棉芯(4)的下端穿过该通孔(2)伸入缓释瓶(1)内,棉芯(4)的上端位于胶皮盖(3)的上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田间诱捕检疫性害虫的简易缓释装置,其特征是在缓释瓶(1)的瓶口部位设置胶皮盖(3),在胶皮盖(3)上设置通孔(2),棉芯(4)的下端穿过该通孔(2)伸入缓释瓶(1)内,棉芯(4)的上端位于胶皮盖(3)的上面。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田间诱捕检疫性害虫的简易缓释装置,其特征是-在缓释瓶(1)内放置液体状的引诱剂,所述棉芯(4)的下端位于该引诱剂中。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田间诱捕检疫性害虫的简易缓释装置,其特征是 棉芯(4)顶端的细棉线自由散开。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田间诱捕检疫性害虫的简易缓释装置,其特征是 在缓释瓶(1)的瓶颈部位连接挂钩(5),在该挂钩(5)的上端有钩子。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田间诱捕检疫性害虫的简易缓释装置,其特征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力言戴华国罗智心蒋巧根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林特产指导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