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伞的雨水收集器及具有该雨水收集器的雨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54530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雨伞的雨水收集器,包括与雨伞的伞尖相配合的底座、与底座相连接的集水筒、设置在集水筒外的蒸发筒,所述集水筒的外壁与蒸发筒的内壁之间具有空腔,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漏水孔,所述集水筒的底端设置有连通孔,所述蒸发筒的壁上相向地设置有至少一对通气孔。通过在蒸发筒壁上设置通气孔,使得空气在蒸发筒内形成对流,加速了蒸发筒内水分的挥发,使得收集的雨水能自然风干,无需再人工倾倒积水,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多次重复使用。

Rain collector for umbrella and umbrella with the rainwater collecto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rainwater collector umbrella, including umbrella and umbrella tip matched with the base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set in the water tank, set in the evaporation tube, with a cavity between the inner wall of the outer wall in the water and evaporation tube,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of the Water Leakage hole. The water collection barrel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end of the connecting hole on the wall opposite to the evaporation tube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of the vent. The vent is arranged in the evaporation tube wall, the air convection is formed in the evaporation tube, accelerate the evaporation of water in the barrel of the volatilization of the collected rainwater can dry naturally, without artificial pouring water,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can be used repeated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雨伞的雨水收集器及具有该雨水收集器的雨伞
本专利技术涉及伞具及伞具配件,尤其涉及一种雨伞的雨水收集器及具有该雨水收集 器的雨伞。
技术介绍
雨伞的使用相当普遍,但是传统雨伞在使用后,在雨伞伞面上所附着的雨水,便会 随着雨伞放置的方向而滴落,常常会影响环境卫生,甚至会因造成地面的湿滑而带来安全 的隐患,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为解决上述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在雨伞使用之后将其装入伞套内,以防止附着在 雨伞上的水滴落到环境中。通常这些伞套是塑料制成且一次性使用,这样一方面带来很大 的浪费,另一方面大量塑料伞套在使用后成为垃圾丢弃,也加重了环境的负担。市面上也出 现了一些雨伞的雨水收集器,使用时安装在伞尖,当将用过的雨伞收起来时,伞面上的雨水 流入密闭的收集器内,然后人工将收集器取下倒掉其中的雨水,或是待下次打开雨伞时让 收集器内的雨水再顺着伞面流出。这样的收集器实质上是将雨伞上的雨水暂时留置,但是 这种收集器并未给使用者带来方便,尚需使用者手动摘除集水器并倒掉当中的水,而并不 是所有的场合都有合适的可以倒水的地方)。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雨伞及雨水收集器存在的上述补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雨伞的 雨水收集器,无需人工将收集器从雨伞上取下来倒掉其中的雨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雨伞的雨水收集器,包括与雨伞的伞尖相配合的底座、与底座 相连接的集水筒、设置在集水筒外的蒸发筒,所述集水筒的外壁与蒸发筒的内壁之间具有 空腔,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漏水孔,所述集水筒的底端设置有连通孔,所述蒸发筒的壁上设置 有至少一对通气孔。优选地,上述雨水收集器中,所述集水筒内还设置有吸水材料。优选地,上述雨水收集器中,所述吸水材料是选自海绵、高吸水性树脂或超吸水纤维。优选地,上述雨水收集器中,所述通气孔设置在蒸发筒的上部靠近筒口的位置。优选地,上述雨水收集器中,所述漏水孔分布设置在底座上与集水筒相连接的区 域内。优选地,上述雨水收集器中,所述底座具有内连接口和外连接口,集水筒通过内连 接口连接在底座上,蒸发筒通过外连接口连接在底座上。优选地,上述雨水收集器中,所述底座与集水筒和/或蒸发筒之间是螺纹连接、胀 接或扣接。优选地,上述雨水收集器中,所述底座与集水筒是一体式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雨伞,在雨伞的伞尖上设置有上述雨水收集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用于雨伞的雨水收集器,分别设置有雨水集水筒和蒸发筒,从伞 面流入集水筒中的雨水经由集水筒底端的连通孔滴落到蒸发筒内,由于蒸发筒的壁上开设 有一对相向设置的通气孔,空气从其中一个通气孔进入到蒸发筒内,再经另一通气孔流出, 在蒸发筒内形成空气的对流,而对流的空气也顺势带走了蒸发筒内雨水表面的水蒸气,从 而加速了水分的挥发,久而久之则使得蒸发筒内的水分散失。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雨水收集器,使 得其中收集的雨水能自然风干,无需再人工倾倒积水,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多次重复 使用。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所示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雨水收集器的立体图;图2所示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雨水收集器的爆炸3所示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雨水收集器的半剖视图;图4所示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雨水收集器的立体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雨伞的雨水收集器,包括与雨伞的伞尖相配 合的底座10、与底座相连接的集水筒20、设置在集水筒外的蒸发筒30,集水筒的外壁与蒸 发筒的内壁之间具有空腔,底座上设置有漏水孔11,集水筒的底端设置有连通孔21,蒸发 筒的壁上设置有至少一对通气孔31,32。如图2、图3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的实施例中,底座10具有基板101,基板101 上开设有连接通孔102,通常该通孔102开设在基板的中心位置,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 通孔还包括基板在连接通孔102的开孔处向与伞尖相连接的一侧延伸,或向基板的双侧同 时延伸,形成孔板103,用以容置和固定伞尖。在基板的其他位置这分布设置有多个漏水孔 11。同时,基板101还向与集水筒20相连接的一侧延伸形成连接壁104,用于连接集水筒 20和/或蒸发筒30,连接壁104的内壁截面形状与集水筒20的敞口的形状相适应,连接壁 104的外壁截面形状与蒸发筒30的敞口的形状相适应。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连接壁104 形成在基板的边缘处。集水筒20与连接壁104的内壁面相连,蒸发筒30与连接壁104的 外壁面相连接,这些连接方式可以是螺纹式连接、卡扣式连接、胀接式连接或其它任何恰当 的方式连接。底座基板101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或椭圆形,相应地集水筒20与蒸发筒30的 横截面形状也最好是圆形或椭圆形。在集水筒20的底端开设有细小的连通孔21,以时雨水 从集水筒滴入蒸发筒30内,连通孔21的位置不限于附图2、3所示的集水筒20底端的中心 位置,而可以是在底端的任意位置,只要能使雨水滴入蒸发筒30内即可;而在蒸发筒30靠 近筒口(蒸发筒的敞口)的壁上,还相向设置有一对或多对通气孔31,32,以使空气流经蒸 发筒30内。在使用中,将底座分别与集水筒和蒸发筒连接即装配成了雨水收集器(如图1、图 4所示),将雨伞的伞尖插入到底座上的连接通孔内,这样整个雨水收集器即连接在雨伞的 顶端。打开雨伞时,该收集器并不影响雨伞的使用,当收起雨伞时,在雨伞伞尖朝下的时候, 伞面上的雨水则顺着伞尖流向雨水收集器,并进入到集水筒内;进入到集水筒内的水在其底部经由细小的连通孔滴入到蒸发筒中,由于蒸发筒的上部开设有一对通气孔,空气经由 其中的一个通气孔进入到蒸发筒,由于蒸发筒内套设有集水筒,空气在蒸发筒内沿集水筒 的外壁穿行,其中部分气流进入到底部并与蒸发筒内的雨水液面相接触,不可避免地带上 液面的水蒸气,筒内的空气穿行后经由另一个空气孔流出,这样在蒸发筒内形成气流,加速 了筒内雨水的挥发,从而自动将蒸发筒内的雨水蒸发并散发到环境空气当中。尤其是当将 雨伞放置于空气流通的地方,更会加速雨水的蒸发。基于这种设计,一方面收集在整个雨水 收集器中的雨水在雨伞的直立放置(伞尖朝下)过程中,雨水不会留到地板上,也不会从收 集器中流出,另一方面经过一定时间的放置,收集器中的雨水即自然挥发到环境空气中,而 不会沉积在收集器内等待人工倾倒。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可在集水筒内填充吸水性材料22 (如图3所示),如海绵、高 吸水树脂、超吸水纤维等等,这些吸水材料一方面加大集水筒的蓄水能力,另一方面使得集 水筒内的雨水相对缓慢地滴入到蒸发筒内,更加有利于蒸发筒内水分的快速挥发。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集水筒与底座是一体式连接,即不可拆卸式连接,在此情 况下,蒸发筒可连接在底座上,也可直接与集水筒的外壁可拆卸式相连(如螺纹连接、卡扣 连接或胀接等)。再一优选的实施例中,集水筒与底座之间是可拆卸式连接,而蒸发筒则一 体式地设置在集水筒的外面,该一体式设置方式可以是蒸发筒与集水筒在其敞口处相互闭 合;也可以是集水筒的筒壁在其敞口处向外延伸并与蒸发筒敞口处的筒壁相融合为一体; 更可以是集水筒的外壁在某一位置向外突出形成凸缘,经由该凸缘而与蒸发筒敞口处的筒 壁相融合为一体。这些连接方式,使得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雨水收集器的结构更加简单、更易制 造和成型,而使用中的装配也更加方便。以上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进行了描述,但是并不能因此而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雨伞的雨水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雨伞的伞尖相配合的底座、与底座相连接的集水筒、设置在集水筒外的蒸发筒,所述集水筒的外壁与蒸发筒的内壁之间具有空腔,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漏水孔,所述集水筒的底端设置有连通孔,所述蒸发筒的壁上相向地设置有至少一对通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汉文
申请(专利权)人:域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HK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