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道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052393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楼道照明装置,包括聚光装置、导光装置和复数个发光装置,所述聚光装置包括第一抛物面反射镜(1)和位于第一抛物面反射镜(1)焦点处的聚光透镜(3);所述发光装置包括第二抛物面反射镜(6)和位于第二抛物面反射镜(6)焦点处的发光透镜(8);所述导光装置包括光导纤维束干线(4)和复数个均与光导纤维束干线(4)一端相连接的光导纤维束支线(5),所述光导纤维束干线(4)通过光导纤维束支线(5)与每个发光透镜(8)相连接,所述光导纤维束干线(4)的另一端与聚光透镜(3)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工作时额外消耗的商品能源为零;工作时消耗的人力为零;结构简单且未使用任何机电装置,使用寿命长。

Corridor light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rridor lighting device comprises a light gathering device, light guide device and a plurality of light emitting device, the condens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parabolic reflector (1) and is located on the first parabolic reflector (1) at the focal point of the lens (3); the light emitting device comprises a parabolic reflector (second 6) and in second the parabolic reflector (6) emitting at the focus lens (8); the light guide device comprises an optical fiber bundle trunk (4) and a plurality of optical fiber bundle trunk (4) of an optical fiber bundle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line (5), the optical fiber bundle (trunk 4) through the optical fiber bundle branch (5) and each of the light emitting lens (8) is connected with the optical fiber bundle trunk (4)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denser lens (3) connected. When the present invention works, the energy consumed by the product is zero; the manpower consumed by the work is zero;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no electromechanical device is used; the service life is lo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照明装置,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楼道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小区楼道的照明系统均采用接入公网的形式,电费支出由业主共摊,电费收 取由物业代收。这种情况存在如下弊端一、老小区居民一般属于低收入家庭,对物业费普 遍持抗拒态度,因而目前多数老小区的楼道无照明,居民晚间进户是采用黑暗里摸索,或自 带手电的方法;二、电费支出毕竟给居民造成经济负担;三、与节能低碳环保不相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型的楼道照明 装置,具有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和不消耗额外能源等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本专利技术包括聚光装置、导光装置和复数个发光装置,聚光装置包括第一抛物面反 射镜和位于第一抛物面反射镜焦点处的聚光透镜;发光装置包括第二抛物面反射镜和位于 第二抛物面反射镜焦点处的发光透镜;导光装置包括光导纤维束干线和复数个均与光导纤 维束干线一端相连接的光导纤维束支线,光导纤维束干线通过光导纤维束支线与每个发光 透镜相连接,光导纤维束干线的另一端与聚光透镜相连接。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不消耗额外能 源。上述第二抛物面反射镜的抛物面面积小于第一抛物面反射镜的抛物面面积。上述发光装置设有两个。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工作时额外消耗的商品能源为零;工作时消耗的人力为零;结 构简单且未使用任何机电装置,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方向为光线方向)。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包括聚光装置、导光装置和发光装置。聚光装置包括第一抛物面反射镜1和聚光透镜3,聚光透镜3通过第一支架2安装 于第一抛物面反射镜1的焦点处。发光装置包括第二抛物面反射镜6和发光透镜8,发光透镜8通过第二支架7安装 于第二抛物面反射镜6的焦点处。其中,第二抛物面反射镜6的抛物面面积小于第一抛物面反射镜1的抛物面面积。本实施例中,发光装置设有两个。导光装置包括光导纤维束干线4和两个均与光导纤维束干线4右端相连接的光导 纤维束支线5,光导纤维束干线4根据照明需要分支成光导纤维束支线5,通过光导纤维束 支线5与每个发光透镜8相连接,光导纤维束干线4的左端与聚光透镜3相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第一抛物面反射镜1聚收住宅楼外路灯等发光物的光线,聚光透镜3接收光线,光 导纤维束干线4传送光线,光导纤维束支线5分配并继续传送光线至住宅楼楼道的发光透 镜8,发光透镜8发送光线,然后通过第二抛物面反射镜6播撒光线,用于照明。对在黑暗中摸索着爬楼和掏钥匙开锁的居民而言,即使光线微弱,亦能带来极大 方便。 本专利技术具有节能环保、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和结构简单等优点;工作时额外消耗 的商品能源为零,工作时消耗的人力为零;未使用任何机电装置。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 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 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 等效物界定。权利要求1.一种楼道照明装置,包括聚光装置、导光装置和复数个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聚光装置包括第一抛物面反射镜(1)和位于第一抛物面反射镜(1)焦点处的聚光透镜(3); 所述发光装置包括第二抛物面反射镜(6)和位于第二抛物面反射镜(6)焦点处的发光透镜 (8);所述导光装置包括光导纤维束干线(4)和复数个均与光导纤维束干线(4) 一端相连接 的光导纤维束支线(5),所述光导纤维束干线(4)通过光导纤维束支线(5)与每个发光透镜 (8)相连接,所述光导纤维束干线(4)的另一端与聚光透镜(3)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道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抛物面反射镜(6)的抛 物面面积小于第一抛物面反射镜(1)的抛物面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道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设有两个。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楼道照明装置,包括聚光装置、导光装置和复数个发光装置,所述聚光装置包括第一抛物面反射镜(1)和位于第一抛物面反射镜(1)焦点处的聚光透镜(3);所述发光装置包括第二抛物面反射镜(6)和位于第二抛物面反射镜(6)焦点处的发光透镜(8);所述导光装置包括光导纤维束干线(4)和复数个均与光导纤维束干线(4)一端相连接的光导纤维束支线(5),所述光导纤维束干线(4)通过光导纤维束支线(5)与每个发光透镜(8)相连接,所述光导纤维束干线(4)的另一端与聚光透镜(3)相连接。本专利技术工作时额外消耗的商品能源为零;工作时消耗的人力为零;结构简单且未使用任何机电装置,使用寿命长。文档编号F21V13/00GK102095140SQ20111003732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4日专利技术者于宝明, 刘磊, 金明, 陈宁, 顾斌 申请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楼道照明装置,包括聚光装置、导光装置和复数个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装置包括第一抛物面反射镜(1)和位于第一抛物面反射镜(1)焦点处的聚光透镜(3);所述发光装置包括第二抛物面反射镜(6)和位于第二抛物面反射镜(6)焦点处的发光透镜(8);所述导光装置包括光导纤维束干线(4)和复数个均与光导纤维束干线(4)一端相连接的光导纤维束支线(5),所述光导纤维束干线(4)通过光导纤维束支线(5)与每个发光透镜(8)相连接,所述光导纤维束干线(4)的另一端与聚光透镜(3)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明于宝明陈宁顾斌刘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