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索尼公司专利>正文

投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050300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投影装置,其包括:发射照明光的发光管;反射器,遮盖发光管的周围,并且将由发光管发射的照明光沿向前的方向反射;冷却风扇,布置在反射器旁边,并且将冷却空气吹到发光管上;和装置壳体,容纳反射器和冷却风扇;其中,反射器具有面向冷却风扇的排气口的取入口、和沿垂直于或大致垂直于取入口的方向开放的两个排出口。

Projec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ojec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light-emitting tube emitting illuminating light; luminous tube around the reflector cover, and the LED lighting light emission along the reflected forward direction; a cooling fan arranged on the reflector side, and cooling air to the light emitting tube; and the shell of the device. Hold a reflector and a cooling fan; wherein the two outlet is open, and the reflector entrance along the perpendicular or substantially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entrance for the exhaust cooling fan of the mou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投影装置,该投影装置对在具有液晶面板、阴极射线管或类似物的小显示器件上的图像进行光学放大,并且将放大的图像投影在屏幕上以显示该放大的图像。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射照明光的发光管(光源)能够得到有效冷却的投影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根据现有技术的上述类型的投影装置包括如JP-A-2005_10505(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投影仪。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照明器件,其中,能够防止玻璃出现阴影 (clouding)、发光管的变形、发光管寿命的减少、以及图像质量的劣化。专利文献1还公开了具有这种照明器件的投影仪。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照明器件具有发射照明光的发光管,并且该照明器件用于一种投影仪壳体能够在上下倒置的状态下投射图像的投影仪。该投影仪的特征还在于它包括能够在投影仪壳体处于正常设置的状态下投射图像的情况、 或者投影仪壳体从正常设置变成上下倒置的状态下投射图像的情况下、通过向下的空气流对发光管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专利文献1公开的投影仪的预期效果包括有利的冷却模式,其中,发光管的上半部能够得到充分冷却,同时防止发光管的下半部过度冷却(专利文献1的第W019]段)。在现有技术的上述示例中,用于冷却发光管的空气通过设置在反射器的一个侧面的连通孔而取入,并且该空气穿过设置有发光管的反射器的内部空间。该空气然后通过设置于反射器的另一侧面上的另一个连通孔而排除。由于位于反射器的空气取入侧的连通孔和位于空气排出侧的连通孔具有相同的尺寸,因此在空气排出侧存在大的空气阻力。这是有问题的,不仅在于冷却效率低,而且在于难以使发光管保持足够长的使用寿命。在现有技术的投影装置中,反射器的空气取入侧的连通孔与设置在相反侧的空气排出侧的连通孔的尺寸一样,并且冷却空气是从一个连通孔向另一个连通孔直线地穿过。 因此,在位于空气排出侧的连通孔处存在大的空气阻力,而该阻力减小空气流的速度,这导致了冷却效率低和难以使发光管保持足够长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投影装置,其包括发射照明光的发光管;反射器,遮盖发光管的周围,并且将由发光管发射的照明光沿向前的方向反射;冷却风扇;和装置壳体。装置壳体容纳反射器和冷却风扇,而冷却风扇布置在反射器的旁边且用于将冷却空气吹到发光管上。反射器具有面向冷却风扇的排气口的取入口 ;和沿垂直于或大致垂直于所述取入口的方向开放的两个排出口。在根据本专利技术该实施例的投影装置中,反射器具有一个取入口和两个排出口,而通过取入口取入反射器中的空气通过设置成沿垂直于或大致垂直于所述取入口的方向开放的两个排出口排出。因此,排气口能够设置有大面积以保持空气阻力在空气排出侧小,由此使空气能够容易地流动,并且使在发光管处产生的热能够容易地释放。这样,能够获得高的冷却效率。此外,由于抑制了在排出口处对空气流的阻力,因此给予冷却风扇的负荷能够保持得较小,因此用于风扇的电源能够小型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投影装置的实施例从装置前侧观察到的透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投影装置的实施例从装置后侧观察到的透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投影装置的实施例在省略了装置壳体的顶部壳体的情况下观察到的平面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照明器件和冷却风扇的透视图;图5示出了反射器和发光管,其中图4所示照明器件的壳体以虚线示出;和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照明器件和冷却风扇的正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投影装置的反射器具有一个取入口和两个排出口,通过取入口取入反射器的空气通过设置成沿垂直于或大致垂直于取入口的方向开放的两个排出口排出。因此,空气排出侧的空气能得以容易地流动,并且发光管处产生的热能得以容易地释放。这样,能改善反射器中的冷却效率,并且能减小给予冷却风扇的负荷,从而能使电源能够小型化的投影装置以较简单的结构得以实施。图1至3示出本专利技术的投影装置(图像投射装置)1的一个实施例。投影装置1 包括构成外壳的装置壳体2、容纳在装置壳体2中的透镜器件3、色分离光学器件4、照明器件5、冷却风扇6、和排气风扇7。装置壳体2通过将顶部和底部,即顶部壳体8和底部壳体9,组合而构成。处于组合状态的壳体8和9通过固定螺钉(未示出)彼此紧固和固定。透镜器件3的面向屏幕的透镜11暴露在装置壳体2的正面的中间。此外,在装置壳体2的正面布置有各种元件,包括例如电源开关、音量开关、和模式选择开关等多个操作开关12以及例如用于该装置与外部装置电连接的连接器和插座(plug)等多个连接端子13。用于将外部空气取入装置壳体2中的取气窗(air intake window) 15设置在顶部壳体8的一个侧面上。取气窗15由在顶部壳体8的一侧设置成沿顶部壳体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长形的槽(slot)形成。用于将内部空气从装置壳体2排出的排气窗16设置在顶部壳体8的另一侧面上。排气窗16由设置在顶部壳体8的另一侧面上的多个槽构成,所述在顶部壳体8的另一侧面上的多个槽设置成使得它们从一点向后延伸,所述的一点当沿顶部壳体的前后方向看时处于该壳体的中间。取气窗15和排气窗16不限于由槽构成的这种结构。这些窗也可通过整列或随机设置呈例如圆形和方形等各种形状的多个孔来形成。此外,这些窗也可以是通过在开口内部安装丝网状(wire-mesh-like)构件而形成的结构。显然,也可采用其它的结构。如图3所示,透镜器件3、色分离光学器件4、照明器件5、冷却风扇6、排气风扇7、 以及电源单元和控制器(它们未示出)容纳在装置壳体2中。透镜器件3布置在装置壳体 2的正面的中间,使得透镜器件的透镜系统的光轴沿壳体的前后方向延伸,并且透镜器件的前端从设置在装置壳体2的正面的通孔突出。色分离光学器件4布置在透镜器件3的后表面上,并且照明器件5布置在色分离光学器件4的后表面的一侧。冷却风扇6布置在光学器件4的后表面的另一侧,与照明器件5成并排关系。排气风扇7布置在装置壳体2中位于排气窗16的内侧。虽然未示出,但是透镜器件3包括多个透镜和安装这些透镜的多个透镜环(lens rings)。一个透镜或者两个或更多个透镜可通过旋转透镜环而沿光轴方向运动,以将透镜器件3的焦点设定在屏幕上。色分离光学器件4包括用于将来自照明器件5的光束转换成平行光束的偏光转换元件(polarization conversion element);用作图像形成元件的三个液晶面板,用于将平行光束分离成色光束,即红光束R、绿光束G、和蓝光束B,并对光束进行调制;和棱镜组合体,用于组合调制后的色光束。电源单元将电能供给到色分离光学器件4、照明器件5、和冷却风扇6。控制器控制用作光源的发光管的打开/关闭,驱动液晶面板,并且控制其它器件和装置。照明器件5发射照明光,而该照明光穿过色分离光学器件4以将图像按放大的比例投影在屏幕上。照明器件5包括用作用于发射照明光的光源的发光管M ;反射器25, 遮盖发光管M并且将从发光管M发射的照明光向前反射;和容纳反射器25的灯壳体 (lamp housing) 26。例如,高压水银灯、氙气灯(xenon lamp)、金属卤化物灯(metal halide lamp)、或卤素灯(halogen lamp)可用作发光管Μ。如图4至6所示,反射器25具有类似切成两半的蛋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投影装置,包括:发射照明光的发光管;反射器,遮盖所述发光管的周围,并且将由所述发光管发射的照明光沿向前的方向反射;冷却风扇,布置在所述反射器旁边,并且将冷却空气吹到所述发光管上;和装置壳体,容纳所述反射器和所述冷却风扇,其中,所述反射器具有:面向所述冷却风扇的排气口的取入口;和沿垂直于或大致垂直于所述取入口的方向开放的两个排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斋藤昌宏藤原大毅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