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泡型荧光灯以及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044628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灯泡型荧光灯以及照明装置,既能抑制点灯中的热影响又能实现进一步的小型化。该灯泡型荧光灯具备:发光管(5),在中间部设有折返部,并设有从该折返部朝向直线状的两端部而盘旋的盘旋部(51);点灯装置,具有安装着多个电路零件的电路基板(4),使发光管(5)点灯;支架(6),在一面侧安装发光管(5),而在另一面侧,以至少由发光管(5)的直线状的两端部所围绕并且在高度方向上重合的方式而配设电路基板(4);盖(2),在一侧安装灯头(1),而在另一侧安装该支架(6);以及灯罩(7),覆盖发光管(5)。

Bulb type fluorescent lamp and light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bulb type fluorescent lamp and an illumination device, which can not only restrain the heat influence in the lighting, but also realize further miniaturization. The bulb type fluorescent lamp equipped with a light-emitting tube (5), a folded portion in the middle, with both ends from the linear portion toward the reentrant spiral circle part (51); the lighting device comprises a circuit substrate, a plurality of circuit installation parts (4), LED (5) lighting; bracket (6), installation of light tube in the side of the side (5), and on the other side, at least by the light emitting tube (5) both ends of the line shaped around and overlap in the height direction and the way with a circuit board (4); the cover (2), on the side of the installation the lamp holder (1), an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installation bracket (6); and (7), covering the light emitting lamp tube (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灯泡型荧光灯(lamp)以及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在先前的灯泡型荧光灯中,在安装有点灯电路的电路基板的面与发光管的端部之间,设置着考虑到热的影响的空间(参照专利文献1)。因此,灯的高度高,因而期望既能抑制点灯中的热影响又能实现进一步的小型化。日本专利特开2002-83505号公报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灯泡型荧光灯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 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灯泡型荧光灯以及照明装置,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灯泡型荧光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灯泡型荧光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实现灯的小型化,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灯泡型荧光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照明器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使用上述灯泡型荧光灯,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为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灯泡型荧光灯,包括发光管,在中间部设有折返部,并设有从该折返部朝向直线状的两端部而盘旋的盘旋部;点灯装置,具有安装着多个电路零件的电路基板,使该发光管点灯;支架(holder),在一面侧安装该发光管,而在另一面侧,以在高度方向上重合的方式而配设至少由该发光管的直线状的两端部所围绕的该电路基板;盖(cover),在一侧安装灯头,而在另一侧安装该支架;以及灯罩(globe),覆盖该发光管。发光管是在两端部密封有电极的螺旋状的灯泡(bulb),在灯泡内面粘附有荧光层。灯罩只要具有透光性即可,也可以是具有光扩散性、透明性的任一种灯罩。如果使用管内径为8mm以下的细管的灯泡,则难以沿着与灯泡轴正交的方向来配设灯丝(filament)电极,因此也可以使用利用有进行热电子放射的粒状陶瓷(ceramics) 的小型电极。该电极使导线(lead)直接或通过导电性的容器来承载平均粒径为0. 1 μ m 10 μ m的粒状陶瓷,与灯丝电极相比尺寸小,不需要制造时的电子放射物质的分解工序。本专利技术的灯泡型荧光灯,构成发光管的灯泡的管外径为5mm 9mm,盘旋部最大直径为30mm 43mm,灯罩的最大直径为32mm 45mm,灯全长为60mm 85mm,灯全长与灯罩高度之比为2. 25以下,发光管的最大宽度与电路基板的最大直径之比为1. 2倍以上,管壁3负载为 0. 08ff/cm2 0. 30ff/cm2o本专利技术的灯泡型荧光灯,发光管的直线状的两端部外管壁的最大距离与盘旋部的最大直径大致相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为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照明器具,包括照明器具本体;灯座(socket),安装于照明器具本体上; 以及上述的灯泡型荧光灯,安装于灯座上。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灯泡型荧光灯中,在支架的一面侧安装发光管,而在另一面侧,以由发光管的直线状的两端部所围绕且在高度方向上重合的方式而配设电路基板,因此形成使电路基板从发光管的端部进入折返侧即内侧而配置的结构,可降低灯的高度而实现小型化。在本专利技术的灯泡型荧光灯中,灯泡的管外径为5mm 9mm,盘旋部最大直径为 30mm 43mm,灯罩的最大直径为32mm 45mm,灯全长为60mm 85mm,灯全长与灯罩高度之比为2. 25以下,发光管的最大宽度与电路基板的最大直径之比为1.2倍以上,管壁负载为0. 08ff/cm2 0. 30ff/cm2,因此可实现小型氪(mini krypton)白炽灯泡的PS形状,并且可抑制点灯装置受到点灯中的热影响。本专利技术的灯泡型荧光灯中,发光管的直线状的两端部外管壁的最大距离与盘旋部的最大直径大致相同,因此易使从发光管的端部出射的光射出到外部,从而可提高发光效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照明器具,由于具备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灯泡型荧光灯,因此可制造出具备高度低且小型化的灯的照明器具。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灯泡型荧光灯以及照明装置,既能抑制点灯中的热影响又能实现进一步的小型化。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 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灯泡型荧光灯的装配立体图。图2是以包含将灯罩的最顶部与朝向灯头外方的凸部予以连接的线段的方式,将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灯泡型荧光灯剖开的纵剖面图。图3是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灯泡型荧光灯的主要部分的发光管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灯泡型荧光灯的主要部分的支架和电路基板的立体图。图5是以包含将灯罩的最顶部与朝向灯头外方的凸部予以连接的线段的方式,将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灯泡型荧光灯剖开的纵剖面图。图6是表示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或第2实施方式的灯泡型荧光灯的照明器具的概念图。1 灯头3:点灯装置5 发光管7:灯罩31:电解电容器41a、41b:缺口部51 盘旋部53 第2直管部58 导线62 周壁部64a、64b 筒部66a,66b 挡板80:照明器具Dl 灯罩的最大直径D2 盘旋部的最大直径/D3:电路基板的最大直径H 灯罩高度2 盖4:电路基板 6 支架 21 内壁 32:薄膜电容器 50 灯泡型荧光灯 52 第1直管部 54a,54b 电极 61 基部 63 凹部 65a,65b 孔部 68 锥面81 灯座/天花板/发光管的螺旋状的漩涡最大直径L 灯全长La 发光管的直线状的两端部外管壁的最大距离(第1直管部的外管壁与第2直管部的外管壁的最大距离)具体实施例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灯泡型荧光灯以及照明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灯泡型荧光灯以及使用此灯泡型荧光灯的照明器具的实例进行说明。在各图中,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图1 中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灯泡型荧光灯的装配立体图。该灯泡型荧光灯是将与灯头1结合的盖2、具备由点灯电路构成的点灯装置3的电路基板4、螺旋状的发光管5、支架6和灯罩7 作为主要构成要素。参照装配状态下的灯泡型荧光灯的剖面图即图2,对各部分的尺寸进行说明。灯罩7的最大直径Dl为32mm 45mm,灯全长L为60mm 85mm,灯全长L与灯罩高度H之比 (L/H)为2. 25以下。通过该比率,由灯罩7和盖2构成的外围体形成为近似于75W型以上的小型白炽灯泡(小型氪灯泡)的规格尺寸的形状。上述盖2是由作为耐热性合成树脂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PBT)等构成,在细径侧覆盖E17型的灯头1,并通过粘结剂或填缝 (c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灯泡型荧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管,在中间部设有折返部,并设有从该折返部朝向直线状的两端部而盘旋的盘旋部;点灯装置,具有安装着多个电路零件的电路基板,使发光管点灯;支架,在一面侧安装该发光管,而在另一面侧,以在高度方向上重合的方式而配设至少由该发光管的直线状的两端部所围绕的电路基板;盖,在一侧安装灯头,而在另一侧安装该支架;以及灯罩,覆盖该发光管。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玉木善之中村俊之筏邦彦小林胜之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