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光电梯的轿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42404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观光电梯的轿厢,其包括玻璃轿壁、支撑件、内挡板、外挡板及裙板,该内挡板和该外挡板固定于所述支撑件上形成用于固定所述轿壁下端的卡槽,该裙板设在所述内挡板之上并与该内挡板或者与该内挡板和所述支撑件围成气室;所述裙板与所述轿壁之间有间隙,在所述内挡板上设有连通所述间隙与所述气室的第一通风孔,在所述支撑件上设有与所述气室相通的第二通风孔,由该间隙、该第一通风孔、该第二通风孔及所述气室形成供气体流动的气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通风孔为隐藏式,不会在轿内产生明显的视觉影响,因此不会对玻璃轿厢的整体美观性产生不利的影响。(*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A car for a sightseeing eleva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ightseeing elevator car, which comprises a glass wall, car support, baffle, baffle and the outer skirt plate, the inner baffle plate and the outer baffle is fixed to the support member is formed on the lower end of the clamping groove for fixing the car wall, the skirt plate is arranged above the the inner baffle and the inner baffle or the inner baffle plate and the support member enclosed chamber; 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 skirt plate and the wall of the car, the first equipped with ventilation holes communicated with the clearance with the gas chamber in the inner baffle, the support part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the ventilation holes communicated with the gas chamber, the gap, the first vent, the second ventilation holes and the gas chamber is formed for gas flow passage. The ventilation hol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cealed, and no obvious visual influence can be generated in the car, so that the overall beauty of the glass car can not be adversely affec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轿厢,尤其是一种观光电梯的轿厢
技术介绍
观光电梯的轿厢主要由玻璃轿壁和用于固定玻璃轿壁的结构件组成。为使轿厢美 观,通常将玻璃轿壁的面积设计得较大,而将结构件的面积设计得较小,因此,观光电梯的 轿厢的通风结构不能按照普通电梯的轿厢的通风结构来设计。如图1所示,为了解决观光 电梯的轿厢的通风问题,目前常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轿壁1下端、门区门套8上设置通风孔 la、8a,但是,将通风孔设在玻璃轿壁上或门区门套上,由于其可见性,对于玻璃轿厢的整体 美观性会产生明显不利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观光电梯的轿厢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外观 美观的观光电梯的轿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观光电梯的轿厢,其包括玻璃轿壁、支撑件、内挡板、外挡 板及裙板,该内挡板和该外挡板固定于所述支撑件上形成用于固定所述轿壁下端的卡槽, 该裙板设在所述内挡板之上并与该内挡板或者与该内挡板和所述支撑件围成气室;所述裙 板与所述轿壁之间有间隙,在所述内挡板上设有连通所述间隙与所述气室的第一通风孔, 在所述支撑件上设有与所述气室相通的第二通风孔,由该间隙、该第一通风孔、该第二通风 孔及所述气室形成供气体流动的气道。优选地,所述内挡板包括横板部和竖板部,该横板部固定于所述支撑件的上表面, 该竖板部与所述外挡板形成所述卡槽。优选地,所述内挡板的竖板部包括上部的上竖板部和下部的下竖板部,该上竖板 部相对于该下竖板部向内弯折,所述第一通风孔设于该上竖板部上。优选地,在所述内挡板的横板部设有与所述第二通风相对的第三通风孔。优选地,所述第一通风孔和所述第二通风孔均沿所述轿厢的周向间隔设置。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观光电梯的轿厢,其包括玻璃轿壁、支撑件、内挡板、外 挡板及地板,该内挡板和该外挡板固定于所述支撑件上形成用于固定所述轿壁下端的卡 槽,该地板设在所述内挡板之上并与该内挡板或者与该内挡板和所述支撑件围成气室;所 述地板与所述轿壁之间有间隙,在所述内挡板上设有连通所述间隙与所述气室的第一通风 孔,在所述支撑件上设有与所述气室相通的第二通风孔,由该间隙、该第一通风孔、该第二 通风孔及所述气室形成供气体流动的气道。优选地,所述内挡板包括横板部和竖板部,该横板部固定于所述支撑件上,该竖板 部与所述外挡板形成所述卡槽。优选地,所述内挡板的竖板部包括上部的上竖板部和下部的下竖板部,该上竖板 部相对于该下竖板部向内弯折,所述第一通风孔设于该上竖板部上。3优选地,在所述内挡板的横板部设有与所述第二通风相对的第三通风孔。优选地,所述第一通风孔和所述第二通风孔均沿所述轿厢的周向间隔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观光电梯的轿厢的通风孔均为隐藏式孔,不会在轿内产生明显 的视觉影响,因此不会对玻璃轿厢的整体美观性产生不利的影响。(2)因建筑内外温差的影响(特别是建筑内温度差较大的冬季),电梯的井道会起 到烟 的作用,从最底层流入的空气,经其高层流出,高层建筑会产生特有的气流现象。本 技术的观光电梯的轿厢采用下部通风,可合理利用井道烟囱效应,达到自然通风的效 果,在轿厢运动时也会由于空气流动产生压力差实现自然通风,通风效果好。(3)本技术的观光电梯的轿厢,其结构设计合理,生产制作容易。(4)本技术的观光电梯的轿厢,可减小轿厢下部观光玻璃的缓冲胶对外观光 效果的可能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观光电梯的轿厢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观光电梯的轿厢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观光电梯的轿厢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观光电梯的轿厢的局部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轿壁、2-支撑件、2a_第二通风孔、3-内挡板、31-横板部、 31a-第三通风孔、32-竖板部、32a-第一通风孔、4-外挡板、5-裙板、6-地板、7-胶、8-门区 门套、9-垫块、10-间隙、11-气室。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观光电梯的轿厢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3所示,观光电梯的轿 厢包括玻璃轿壁1、支撑件2、内挡板3、外挡板4、裙板5及地板6,其中,外挡板4固定于支 撑件2的外侧面上。内挡板3由横板部31和竖板部32组成,该横板部31固定于支撑件2 的上表面上,在横板部31上设有第三通风孔31a。在竖板部32的上部设有第一通风孔32a。 优选地,竖板部32包括上部的上竖板部和下部的下竖板部,该上竖板部相对于该下竖板部 向内弯折,第一通风孔3 设在该上竖板部上。竖板部32的下竖板部与外挡板4形成用于 固定玻璃轿壁1下端的卡槽,在卡槽的底部放置有垫块9。玻璃轿壁1下端插入卡槽内,并 在下竖板部、外挡板4与玻璃轿壁1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胶7。裙板5呈“L”形,其固定在 内挡板3的上方并与该内挡板3围成气室11,且裙板5与轿壁1之间留有通风间隙10。在 支撑件2上设有与第三通风孔31a相对的第二通风孔加。如此,由第二通风孔加、第三通 风孔31a、气室11、第一通风孔3 及间隙10可以形成供气体流动的气道(图3中虚线表示 空气流动路线)。优选地,第二通风孔加、第三通风孔31a及第一通风孔3 均沿地板6的 周向间隔设置,这样可以确保轿厢内各处均能通风。由此可见,本技术的观光电梯的轿厢的第一通风孔32a、第二通风孔加及第 三通风孔31a均为隐藏式孔,不会在轿内产生明显的视觉影响,因此不会对玻璃轿厢的整体美观性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且,其结构设计合理,生产制作容易。实施例2,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裙板5固定在内挡板3和支撑件2 上,裙板5与内挡板3和支撑件2围成气室11,支撑件2上的第二通风孔加直接与气室11 连通。实施例3,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地板6的边缘部盖在内挡板3之上, 从而省掉裙板,因此结构更简单。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不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不 违反本技术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观光电梯的轿厢,其包括玻璃轿壁、支撑件、内挡板、外挡板及裙板,该内挡板和 该外挡板固定于所述支撑件上形成用于固定所述轿壁下端的卡槽,该裙板设在所述内挡板 之上并与该内挡板或者与该内挡板和所述支撑件围成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裙板与所述 轿壁之间有间隙,在所述内挡板上设有连通所述间隙与所述气室的第一通风孔,在所述支 撑件上设有与所述气室相通的第二通风孔,由该间隙、该第一通风孔、该第二通风孔及所述 气室形成供气体流动的气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光电梯的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挡板包括横板部和竖 板部,该横板部固定于所述支撑件的上表面,该竖板部与所述外挡板形成所述卡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观光电梯的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挡板的竖板部包括上 部的上竖板部和下部的下竖板部,该上竖板部相对于该下竖板部向内弯折,所述第一通风 孔设于该上竖板部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观光电梯的轿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挡板的横板部上设 有与所述第二通风相对的第三通风孔。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观光电梯的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孔 和所述第二通风孔均沿所述轿厢的周向间隔设置。6.一种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观光电梯的轿厢,其包括玻璃轿壁、支撑件、内挡板、外挡板及裙板,该内挡板和该外挡板固定于所述支撑件上形成用于固定所述轿壁下端的卡槽,该裙板设在所述内挡板之上并与该内挡板或者与该内挡板和所述支撑件围成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裙板与所述轿壁之间有间隙,在所述内挡板上设有连通所述间隙与所述气室的第一通风孔,在所述支撑件上设有与所述气室相通的第二通风孔,由该间隙、该第一通风孔、该第二通风孔及所述气室形成供气体流动的气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朱旭山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