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足步行四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41344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两足步行四杆机构,包括两平行的移动足、两连接杆、三个电机、四个万向节,所述两移动足和两连接杆通过万向节连接构成单环闭式并联四杆机构;所述两移动足分别设有与其平行的电机,在一移动足着地时其上的电机带动另一移动足围绕其旋转,实现两移动足上下交替前行;两移动足上的电机同步,抬起的移动足可以围绕自身的转轴自转,使支撑板始终保持在向下的位置;任一连接杆在与移动足连接的端部垂直设置电机,在电机的带动下连接杆以该移动足为轴进行旋转,从而带动另一移动足横向移动。由此可见,该机构能实现三自由度运动和探测姿态调整功能,解决了简单四杆移动机构无法实现的变线运动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自由度两足移动机构,尤其涉及一种两足步行四杆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已设计出的移动机构运动方式包括轮式,腿式,履带式等,以适应在多种环 境下的移动功能。但是这些机构体积较大,结构较为复杂。两足步行机构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动态系统丰富,以及良好的动力学特性等优点; 且移动方式类似人类行走,灵巧轻便,对行走环境有良好的适应性,既能在平地上行走,也 能在非结构性的复杂地面行走。目前,步行机构整体上仍然以串联机构为主。根据由王洪 波、齐政彦等于2009年8月在《机械工程学报》第45卷、第8期中发表的《并联腿机构在四 足/两足可重组步行机器人中的应用》的资料描述当前研究较多的两足腿式串联机构具 有承载能力低、自身重量较大、运动中能耗高等缺点。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步行机构应用 领域的拓展,对步行机构的速度、稳定性、刚度、承载能力等要求愈来愈高,串联式机构并不 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并联机构是由运动副和构件按一定的方式连接而成的闭环机构。Clavel在1988 年首先将4个球面副(S)组成的平行四边形机构用于并联机构的分支中,设计出DELTA并 联机构。此后在并联机构的分支中相继出现了 4转动副(R)平行四边形机构、4万向节(U) 平行四边机构等。在特殊的工作环境下,例如环境探测,目标搜索等任务,需要移动机构在较为复杂 的地面环境和有限的运动空间中实现移动功能和转弯,步态调整,多角度探测等其它特定 功能。现有移动机构的步行姿态比较单一,机构整体灵活度不高,且移动功能和探测功能通 常为相互独立的两个模块,需要分别控制,较为复杂,且对工作位置和姿态要求较高,当移 动机构发生倾覆时很难恢复原有姿态,对移动机构行走能力和观察探测装置继续正常工作 造成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环闭链并联机构的两足步行四杆机构,该机 构既能实现三自由度运动和探测姿态调整功能,又能降低对工作环境和作业空间的要求, 实现了简单四杆移动机构无法实现的变线运动功能。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两足步行四杆机构,包括两平行的移动足、两连接杆、三个电机、四个万向节,所述 两移动足和两连接杆通过万向节连接构成单环闭式并联四杆机构;所述两移动足上分别设 有与其平行的电机,电机的旋转可以带动连接杆的旋转,从而使移动足能交替前行;任一连 接杆在与移动足连接的端部设有电机,该电机可以带动连接杆的左右方向转动,从而调整 移动足前行的方向。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足包括连接板、支撑板、连接块,所述连接板的两端通过连接块固定支撑板,该连接块通过平行于连接板的转轴与万向节连接,万向节在垂直于转轴的 方向设置销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一端的内侧设置电机座和电机,该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连 接或为一体构件。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在与移动足连接的端部设置电机座和电机,该电机的输出 轴垂直连接杆设置。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⑴本专利技术通过万向节连接组成的单环闭式并联四杆机构,两移动足上分别设置电机, 在一移动足着地时其上的电机带动另一移动足围绕其旋转,实现两移动足上下交替前行; 两移动足上的电机同步,抬起的移动足可以围绕自身的转轴自转,使支撑板始终保持在向 下的位置;任一连接杆在与移动足连接的端部垂直设置电机,在电机的带动下连接杆以该 移动足为轴进行旋转,从而带动另一移动足横向移动。由此可见,该机构能实现三自由度运 动和探测姿态调整功能,解决了简单四杆移动机构无法实现的变线运动功能。丨2)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运行平衡,控制简单,自身重量轻,运行功耗低等优点,为 两足步行机构的领域开拓出一个新的方向。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移动足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移动足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设有电机的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沿与X轴成α角的直线运动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沿曲线运动示意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探测姿态调整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平行的移动足1、移动足2,连接杆3、连接杆4,所述移动 足1、连接杆3、移动足2和连接杆4通过万向节5依次连接,构成单环闭式并联四杆机构; 所述移动足1上固设有与其平行的电机6、移动足2上固设有与其平行的电机7,连接杆3 在与移动足2连接的端部设有与其垂直的电机8。如图2所示,所述移动足1包括连接板11、支撑板12、连接块13,所述连接板11的 两端通过连接块13垂直固定设置支撑板12,该连接块13通过平行于连接板11的转轴14 与万向节5连接,万向节5在垂直于转轴14的方向设置销轴16 ;所述支撑板12 —端的内 侧设电机座15和电机6,该电机6的输出轴与转轴14连接或者为一体构件。即万向节5设 有两个相互垂直的轴转轴14和销轴16,其中转轴14与电机6输出轴固定连接或者为一 体构件,可以完成前进动作的转动功能,驱动连接杆转动或自转;销轴16用于实现四杆机 构的变形功能,即移动中的转向功能。如图3所示,移动足2包括连接板21、支撑板22、连接块23,所述连接板21的两端 通过连接块23垂直固定设置支撑板22,该连接块23通过平行于连接板21的转轴24与万 向节5连接,万向节5在垂直于转轴24的方向设置销轴26 ;所述支撑板22 —端的内侧设 电机座25和电机7,该电机7的输出轴与转轴24固定连接或者为一体构件。如图1、4所示,所述连接杆3在与移动足2连接的端部固设电机座31和电机8,该 电机8的输出轴垂直连接杆3设置。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移动足1着地,电机6经转轴14带动连杆3和连杆4围绕移动足1旋转,移动 足2被抬起。移动足2抬起到足够的高度,在电机7的带动下相对于自身的转轴24自转,在 前行时,调整电机运转速度,使支撑板22旋转180度后能够处于竖直状态,移动足2着地, 然后将移动足1抬起。如此循环,可实现两移动足上下交替前行。所述连接杆3在与移动足2连接的端部垂直设置电机8,在电机8的带动下连接杆 3以该移动足2为轴进行旋转,从而带动移动足1横向移动。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平面运动,即沿着X轴的横向移动和沿着Y轴的纵向移动;与X轴 成Q=角的直线运动以及曲线运动,能够进行特定角度的直线及曲线运动,如图5和6所示。被抬起的移动足可以与地面形成任意的角度,也可实现整周回转,从而在步行过 程中实现姿态的变化,如图7所示,可实现探测姿态调整的目的。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步行姿态多变,机构整体灵活度高,能够在特殊的工 作环境下,实现例如环境探测,目标搜索等任务,在较为复杂的地面环境和有限的运动空间 中能实现移动功能和转弯,步态调整,多角度探测等其它特定功能。而且,当移动机构发生 倾覆时很容易恢复原有姿态,对移动机构行走能力和观察探测装置继续正常工作提供方 便。在搜救抢险,环境探测,科教娱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显然,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 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 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列。权利要求1.一种两足步行四杆机构,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足步行四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平行的移动足、两连接杆、三个电机、四个万向节,所述两移动足和两连接杆通过万向节连接构成单环闭式并联四杆机构;所述两移动足分别设有与其平行的电机,任一连接杆在与移动足连接的端部设有的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燕安苗志怀郭一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