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佩文专利>正文

一种钢结构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40377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结构墙体,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若干块聚氨酯复合板拼接成一墙体。所述墙体的上下端由第一凹型轻钢套设在墙体外或墙体的上下端由第一凹型轻钢嵌入墙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质轻、环保,节能,施工简单方便,可以重复循环使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物,特别涉及一种钢结构墙体
技术介绍
随着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现代建筑装饰中轻质复合板被广泛采用,对一种质轻、防火、强度高的复合板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使用。目前,建筑复合板材料不同程度上存在防火性能较差,抗冲击强度低、干湿变形大,易老化、不便于安装等缺点。现有技术中有一种纤维水泥泡沫塑料复合板,这种复合板主要由一层泡沫塑料板和一层纤维水泥板构成,由真空脱水滚压定型而成的水泥纤维板用粘合剂并加压复合在泡沫塑料板上,而该复合板仍然存在抗冲击强度低、耐侯性差等缺点。目前市场上的建筑间隔材料是以木质夹板、矿纤复合板及传统的砖墙等,这些产品的缺点是:施工期长,工序繁杂,且材料不能重复循环使用。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67140Y,公告日1994年6月1日,名称为“聚氨酯混凝土复合板”公开了一种三层结构的复合板,它由中间层聚氨酯泡沫塑料和两个表面层由混凝土结合而成,其不足是不能重复循环使用,生产和施工时必须使用界面接合剂及没有克服聚氨酯的阻燃性。中国专利号200420071162.6 ,名称为“金属复合板”公开了一种金属复合板包括上层金属板、中间层不燃型聚氨酯泡沫塑料,下层纤维水泥板;所述金属板在四个侧面边缘弯折成包覆状,将中间层不燃型聚氨酯泡沫塑料包覆起来,该技术具有质轻、防火性能好、抗折性强、耐候性好且复合层之间结合牢固的特点。不足是成本高,不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质轻、环保、节能,可重复循环使用的钢结构墙体。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墙体,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若干块聚氨酯复合板拼接成一墙体。所述聚氨酯复合板三层结构,外面两层为不燃型面板,中间层为聚氨酯,所述聚氨酯复合板的四边中设有凸出及凹槽或聚氨酯复合板的四边设凸出或凹槽。所述聚氨酯复合板的边为凹槽,两块聚氨酯复合板之间凹槽对接,在两块聚氨酯复合板的凹槽中插入方形轻钢,在方形轻钢内空中填充聚氨酯。所述墙体的上下端由第一凹型轻钢套设在墙体外。所述墙体的上下端由第一凹型轻钢嵌入墙体内。所述不燃型面板为硅酸钙板,所述聚氨酯为阻燃型或难燃型聚氨酯。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无辐射,无污染,阻燃、防潮、防虫蛀、隔音、质轻、干湿不会变形、保温效果好,施工简单方便,并且可以重复循环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聚氨酯复合板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两块聚氨酯复合板之拼接说明图。图4是实施例1墙体的上端由第一凹型轻钢套设在墙体外安装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1墙体的下端由第一凹型轻钢套设在墙体外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1墙体转角处安装示意图之一。图7是实施例1墙体转角处安装示意图之二。图8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9是实施例2墙体的上端由第一凹型轻钢嵌入墙体内安装示意图。图10是实施例2墙体的下端由第一凹型轻钢嵌入墙体内示意图。图11是实施例3聚氨酯复合板在框架安装示意图。图12是实施例3聚氨酯复合板在框架安装后示意图。图13是实施例4聚氨酯复合板作隔热层示意图。图14是实施例5聚氨酯复合板示意图。图15是实施例6聚氨酯复合板示意图。图16是实施例7聚氨酯复合板示意图。图中:墙体1,聚氨酯复合板2,不燃型面板3,聚氨酯4,框架5,紧固件6,插槽7,水泥与玻璃纤维8,方形轻钢9,第一凹型轻钢10, 凹槽11,凸出12,连接件13,第二凹型轻钢14,墙角聚氨酯复合板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实施例1。见图1-7,本实施例钢结构墙体,包括聚氨酯复合板2,是由若干块氨酯复合板2拼接成一墙体1,见图1。见图2、3,所述聚氨酯复合板2三层结构,外面两层为不燃型面板3,中间层为聚氨酯4。不燃型面板3为硅酸钙板或氧化镁板,聚氨酯4为阻燃型或难燃型聚氨酯。本实施例聚氨酯复合板2四边中设凹槽11,两块聚氨酯复合板2之间凹槽对接,在两块聚氨酯复合板2的凹槽11中插入方形轻钢9,在方形轻钢9内空中填充聚氨酯4。图3是两块聚氨酯复合板之凹槽11插入方形轻钢9,为便于说明,图3中右边聚氨酯复合板2分开。见图1、4、5,所述墙体1的上下端由第一凹型轻钢10套设在墙体1外。以紧固件6将第一凹型轻钢10与聚氨酯复合板2固定。见图6、7,是墙体转角处安装示意图,第二凹型轻钢14(也称C型钢),插入聚氨酯复合板2边内,与另一墙体以90度角安装另一第二凹型轻钢14,两个第二凹型轻钢14用紧固件6固定,之后,见图7,另一聚氨酯复合板2插入所述另一第二凹型轻钢14中。见图6、7,为解决建筑墙体结合之间因热胀冷缩产生缝隙 ,在墙体1转角处之墙体外面、两墙体之间设一墙角聚氨酯复合板15固接,所述墙角聚氨酯复合板15结构为外面两层为不燃型面板,中间层为聚氨酯。图7中之墙角聚氨酯复合板15凸起,只是便于说明,-->安装好的见图6。实施例2。见图8-1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是,所述墙体1的上下端由第一凹型轻钢10通过插槽7嵌入墙体1内。实施例3。见图11、12,本实施例聚氨酯复合板2为四边方形,四边为凹槽11结构,各聚氨酯复合板2之间由一连接件13拼接并通过紧固件6固定在框架5中成一墙体1。连接件可以是方形轻钢或木。本方式适用于内墙隔间。实施例4。见图13,本实施例是隔热层施工,先将底层铺设水泥与玻璃纤维8后,若干聚氨酯复合板2安装之上面。聚氨酯复合板2采用图14中的聚氨酯复合板。实施例5。见图14,聚氨酯复合板2为四边方形,其中一边为凸出12,其它边为凹槽11,一块聚氨酯复合板凸出12插入另一块聚氨酯复合板之凹槽11内,可以拼接成一墙体。本实施例采用聚氨酯复合板之凸出与凹槽直接连结。不需要实施例1所述的凹槽中插入方形轻钢连结。实施例6。见图15,聚氨酯复合板2为四边方形,左右两边为凸出12,其它为凹槽11,一块聚氨酯复合板凸出12插入另一块聚氨酯复合板之凹槽11内,也可以拼接成一墙体。本实施例采用聚氨酯复合板之凸出与凹槽直接连结。不需要实施例1所述的凹槽中插入方形轻钢连结。实施例7。见图16,聚氨酯复合板2为四边方形,四边为凸出12。本实施例要与另一块有凹槽的聚氨酯复合板配合拼接成一墙体。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非因此局限专利范围,凡运用本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之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本专利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块聚氨酯复合板(2)拼接成一墙体(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块聚氨酯复合板(2)拼接成一墙体(1)。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墙体,其特征是:所述聚氨酯复合板(2)三层结构,外面两层为不燃型面板(3),中间层为聚氨酯(4),所述聚氨酯复合板(2)的四边中设有凸出(12)及凹槽(11)或聚氨酯复合板(2)的四边设凸出(12)或凹槽(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墙体,其特征是:所述聚氨酯复合板(2)的边为凹槽(11),两块聚氨酯复合板(2)之间凹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佩文吴启周
申请(专利权)人:黄佩文吴启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HK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