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及肠粘膜炎症的药物,具体地说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简称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病变主要限于结肠的粘膜,表现为炎症或溃疡,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但可向近端扩张,以至遍及整个全结肠。UC全世界均可发病,西方国家发病率为每3~14.3/100,000,患病率每年为39~234/100,000,亚洲国家以往相对少见,但据日本研究报道近十年来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我国虽尚未有以人群为基础的流行病学研究,但近年报道逐渐增多,显示该病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本病急性暴发型死亡率高,慢性持续型易癌变,据报道其发生率比正常人高5~20倍,平均为3.5%~7%,病期5a以上者癌变率为17%,特别是病程长、病变范围广泛、年龄较轻者,被公认为是结肠癌的癌前病变,目前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现代医学对UC的发病原因,至今尚未阐明。目前西医治疗UC的西药包括柳氮磺胺吡啶、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等,柳氮磺胺吡啶对部分轻型、中型UC有效,但疗效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及肠粘膜炎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黄连3-15、败酱草15-60、黄芪10-90、田七5-10、血竭0.3-3、蒲黄5-30、地榆5-30、白芨10-30牡蛎15-60 、元胡5-15、赤石脂10-6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及肠粘膜炎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黄连3-15、败酱草15-60、黄芪10-90、田七5-10、血竭0.3-3、蒲黄5-30、地榆5-30、白芨10-30牡蛎15-60、元胡5-15、赤石脂10-6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及肠粘膜炎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制备本发明药物的配方优选重量配比范围为黄连5-10、败酱草20-40、黄芪10-60、田七6-10、血竭0.5-2、蒲黄8-20、地榆10-20、白芨15-25、牡蛎20-40、元胡10-15、赤石脂10-4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及肠粘膜炎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本发明药物的最佳重量配比为黄连10、败酱草30、黄芪25、田七8、血竭1、蒲黄10、地榆15、白芨20、牡蛎30、元胡15、赤石脂15。4.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及肠粘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