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秸秆留茬快速腐熟还田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034945 阅读:3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保护性耕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秸秆留茬还田处理方法。一种田间秸秆留茬快速腐熟还田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腐秆剂的活化;使用秸秆还田喷药联合作业机对田间秸秆留茬进行灭茬;使用秸秆翻埋快速腐熟联合作业机对滞留在田间的秸秆留茬进行翻埋。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能加快解决机收后田间秸秆留茬快速腐熟还田,避免残留秸秆留茬对播种机具开沟器等造成缠绕、堵塞,影响田间作业效率;又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提高农作物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护性耕作
,尤其涉及一种秸秆留茬还田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采用联合收割机来实现作物收获,因此,田间机收 秸秆留茬处理问题的解决已刻不容缓。机械化秸秆留茬还田可及时处理大量因机收后滞留 在田间的农作物秸秆留茬,避免因秸秆留茬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并可增加土壤有机 质含量、培肥地力、提高农作物产量。为了进行秸秆留茬还田利用,我国研制了多种农作物 秸秆还田机械,如秸秆粉碎还田机、反转旋耕灭茬机等。但这些机具作业后,作物秸秆腐解 还田效率低,使得来年播种时大量残留秸秆对播种机具开沟器等造成缠绕、堵塞,制约了秸 秆还田机械的应用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机收后田间秸秆留茬处理还 田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田间秸秆留茬快速腐熟还田处 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腐秆剂的活化将由35 45%的酵母菌、30 40%的发酵系的丝状菌以及20 30%的光合菌制成的腐秆剂分为两份,第一份腐秆剂与水的配兑比例为1:500 700 ;第二 份腐秆剂与水的配兑比例为1:200 400 ;将两份均与水混合的腐秆剂溶液分别在35 45°C下活化8 12小时;所述的腐秆剂是由佛山金葵子植物营养有限公司生产的腐秆剂。2) 使用秸秆还田喷药联合作业机对田间秸秆留茬进行灭茬,田间秸秆灭茬高度 为9 15cm ;同时喷施步骤1中所述的第一份腐秆剂溶液,之后将已灭茬秸秆在田间滞留 1 2天;3) 使用秸秆翻埋快速腐熟联合作业机对滞留在田间的秸秆留茬进行翻埋,同时喷 施步骤2中所述的第二份腐秆剂溶液,保持翻埋深度20 30cm。所述的步骤2中是由喷洒系统喷施腐秆剂溶液的,喷洒系统设置在秸秆还田喷药 联合作业机的前端;所述的步骤3中是由秸秆粉碎系统对田间秸秆留茬进行灭茬,秸秆粉 碎系统设置在秸秆还田喷药联合作业机的后端。所述的秸秆还田喷药联合作业机为专利号 是ZL200920178596. 9,为秸秆还田喷药联合作业机公开的秸秆还田喷药联合作业 机。所述的步骤3中是由喷洒系统喷施腐秆剂溶液的,喷洒系统设置在秸秆翻埋快速 腐熟联合作业机的前端;所述的步骤4中是由秸秆留茬翻埋系统对对滞留在田间的秸秆留 茬进行翻埋,秸秆留茬翻埋系统设置在秸秆翻埋快速腐熟联合作业机的后端。所述的秸秆 翻埋快速腐熟联合作业机为专利号是ZL201020118656.0,为秸秆翻埋快速腐熟联 合作业机公开的秸秆翻埋快速腐熟联合作业机。进一步,所述的秸秆还田喷药联合作业机的行进速度为2 3km/h。进一步,所述的秸秆翻埋快速腐熟联合作业机的行进速度为4 6km/h。进一步,所述的第一份腐秆剂与水配兑的腐秆剂溶液按照200 300L/hm2进行喷施。进一步,所述的第二份腐秆剂与水配兑的腐秆剂溶液按照160 180L/hm2进行喷 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既能加快解决机收后田间秸秆留茬快速腐熟还田,避免残 留秸秆留茬对播种机具开沟器等造成缠绕、堵塞,影响田间作业效率;又可增加土壤有机质 含量、培肥地力、提高农作物产量。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 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 一种,包括以下步骤1)腐秆剂的活化将由40%的酵母菌、35%的发酵系的丝状菌以及25%的光合菌制成 的腐秆剂分为两份,第一份腐秆剂与水的配兑比例为1:600 ;第二份腐秆剂与水的配兑比 例为1:300 ;将两份均与水混合的腐秆剂溶液分别在38°C下活化10小时;2)使用秸秆还田喷药联合作业机对田间秸秆留茬进行灭茬,田间秸秆灭茬高度为 10 12cm ;同时喷施步骤1中所述的第一份腐秆剂溶液,之后将已灭茬秸秆在田间滞留 1. 5天;所述的第一份腐秆剂与水配兑的腐秆剂溶液按照300L/hm2进行喷施;3)使用秸秆翻埋快速腐熟联合作业机对滞留在田间的秸秆留茬进行翻埋,同时喷 施步骤2中所述的第二份腐秆剂溶液,保持翻埋深度25cm ;所述的第二份腐秆剂与水配兑 的腐秆剂溶液按照180L/hm2进行喷施。所述的秸秆还田喷药联合作业机的行进速度为2. 5km/h。所述的秸秆翻埋快速腐熟联合作业机的行进速度为5. 8km/h。应用实例1所述处理下,通过对小麦秸秆剩 余量、日均分解量、秸秆分解率三个指标;运用固定体积铁箱(30CmX30CmX20Cm)定期采 样测定。取样中,对每种处理方式采用三点取样法,取得的秸秆用清水洗净,风干后用烘箱 烘干(90°C下烘22h),然后测定未分解秸秆剩余质量,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表 权利要求1.一种,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 腐秆剂的活化将由35 45%的酵母菌、30 40%的发酵系的丝状菌以及20 30%的光合菌制成的腐秆剂分为两份,第一份腐秆剂与水的配兑比例为1:500 700 ;第二 份腐秆剂与水的配兑比例为1:200 400 ;将两份均与水混合的腐秆剂溶液分别在35 45°C下活化8 12小时;步骤2 使用秸秆还田喷药联合作业机对田间秸秆留茬进行灭茬,田间秸秆灭茬高度 为9 15cm ;同时喷施步骤1中所述的第一份腐秆剂溶液,之后将已灭茬秸秆在田间滞留 1 2天;步骤3 使用秸秆翻埋快速腐熟联合作业机对滞留在田间的秸秆留茬进行翻埋,同时 喷施步骤1中所述的第二份腐秆剂溶液,保持翻埋深度20 30c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秸 秆还田喷药联合作业机的行进速度为2 3km/h。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秸 秆翻埋快速腐熟联合作业机的行进速度为4 6km/h。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份腐秆剂与水配兑的腐秆剂溶 液按照200 300L/hm2进行喷施。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份腐秆剂与水配兑的腐秆剂溶 液按照160 180L/hm2进行喷施。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护性耕作
,尤其涉及一种秸秆留茬还田处理方法。一种,包括以下步骤腐秆剂的活化;使用秸秆还田喷药联合作业机对田间秸秆留茬进行灭茬;使用秸秆翻埋快速腐熟联合作业机对滞留在田间的秸秆留茬进行翻埋。本专利技术既能加快解决机收后田间秸秆留茬快速腐熟还田,避免残留秸秆留茬对播种机具开沟器等造成缠绕、堵塞,影响田间作业效率;又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提高农作物产量。文档编号C02F11/02GK102090176SQ201110026060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5日专利技术者代治国, 冯永忠, 张克平, 张锋伟, 张雪坤, 戚乐磊, 戴飞, 胡靖明, 赵春花, 韩正晟 申请人:甘肃农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田间秸秆留茬快速腐熟还田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腐秆剂的活化:将由35~45%的酵母菌、30~40%的发酵系的丝状菌以及20~30%的光合菌制成的腐秆剂分为两份,第一份腐秆剂与水的配兑比例为1:500~700;第二份腐秆剂与水的配兑比例为1:200~400;将两份均与水混合的腐秆剂溶液分别在35~45℃下活化8~12小时;  步骤2:使用秸秆还田喷药联合作业机对田间秸秆留茬进行灭茬,田间秸秆灭茬高度为9~15cm;同时喷施步骤1中所述的第一份腐秆剂溶液,之后将已灭茬秸秆在田间滞留1~2天;  步骤3:使用秸秆翻埋快速腐熟联合作业机对滞留在田间的秸秆留茬进行翻埋,同时喷施步骤1中所述的第二份腐秆剂溶液,保持翻埋深度20~30c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锋伟戴飞韩正晟冯永忠张克平胡靖明赵春花戚乐磊张雪坤代治国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