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阻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32756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阻滤波器,包括传输线、以及至少一个谐振腔,所述传输线通过耦合结构与谐振腔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加工简单、加工成本低、便于调试的特点,可以广泛用于各微波波段的电子系统中,特别是雷达、导弹制导、通信等军事及民用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滤波器,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利用同轴传输线与谐振腔耦合构成的 一种带阻滤波器
技术介绍
在一根封闭的微波传输线的侧壁上增加一个耦合谐振腔,可以在传输线的传输曲 线上某些频率产生传输零点,从而阻止这些频率的信号通过该传输线。目前最常见到的 带阻滤波器包括一根同轴结构的传输线和沿该传输线轴线排列的若干谐振腔。这些谐振腔 在传输线一侧为开敞结构。通过这些开敞结构实现传输线与谐振腔之间的耦合。谐振腔中 设有金属柱,金属柱的长度可以从滤波器外加以改变,可以同时调节谐振腔的谐振频率和 谐振腔与传输线之间的耦合。但是,由于金属柱插入谐振腔中的深度同时改变谐振腔的谐 振频率和谐振腔与传输线之间的耦合,使金属柱上的外螺纹和位于谐振腔上的螺孔上的内 螺纹之间的配合松紧选择带来困难。如果太松,当螺丝结构锁紧后,螺杆轴线方向在谐振腔 中不确定,会使滤波器微调变得困难。如果太紧将使金属柱转动困难,也会使滤波器的调试 变得困难。已有技术的第二个问题,是传输线与谐振腔之间的耦合不易调节,从而使滤波器 阻带带宽不易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简单、调试方便、结构紧凑的带阻滤波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阻滤波器,包括传输线、以及 至少一个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线通过耦合结构与谐振腔连通。传输线由外导体、以及设置于外导体内部的内导体所组成,其中内导体与外导体 绝缘,所述传输线的外导体所包围的空间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传输线的外导体或内导体上设置有电容性金属体。用于调节不同谐振腔之间 的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和电长度,以利于调节带阻滤波器通带内的匹配和阻带响应随频率的 对称性。所述谐振腔为柱状空腔,谐振腔的柱状空腔内部设置有金属体。谐振腔的轴线与 传输线内导体的轴线垂直。所述金属体在其远离传输线的一端与谐振腔的内壁存在间隙。所述金属体中至少有一个在其远离传输线的一端上设置有与其相连的金属板。所述金属板中至少有一个与相邻的谐振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介质板。所述耦合结构设置有耦合微调螺钉,耦合微调螺钉一般设置于耦合结构中或其附 近,用于调节谐振腔与传输线之间的耦合。所述谐振腔上设置有频率调节螺钉,频率调节螺钉贯穿谐振腔的腔壁,用于调节 谐振腔的谐振频率。所述谐振腔位于传输线的一侧或相对的两侧。首先,电磁波信号从传输线的一端输入到传输线中并沿传输线传输。当信号遇到 耦合结构时,该信号被第一次分配。其中一部分沿传输线继续传输,另一部分进入谐振腔中 被反射回来,被第二次分配。分别沿传输线传输和反射。在某个频率,从谐振腔中反射回来沿传输线传输的信号与第一次分配后沿传输线 传输的信号相位相差180度时,两部分信号将相互抵消,使得沿传输线继续传输的总信号 幅度很低。这时,这个频率的大部分信号沿传输线返回而不能沿传输线传输。这样的一个 谐振腔起到了阻止某些频率信号通过的作用。沿传输线排列的几个谐振腔使得处于阻带频 率内的信号更少通过,同时让处于通带内的信号更多通过。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加工简单、调试方便,结构紧凑。本专利技术的带阻滤波器可望广泛 用于各微波波段的电子系统中,特别是雷达、导弹制导、通信等军事及民用领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所有的谐振腔位于传输线两侧时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所有的谐振腔位于传输线一侧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一如图ι所示,一种带阻滤波器,包括传输线1、以及至少一个谐振腔2,传输线1通过耦 合结构3与谐振腔2连通。传输线1由外导体、以及设置于外导体内部的内导体所组成,其中内导体与外导 体绝缘,所述传输线1的外导体所包围的空间的横截面为矩形。当谐振腔2位于传输线1的两侧时三个谐振腔2位于传输线1的一侧。零位三个谐振腔2位于传输线1的另一侧。在传输线1的外导体或内导体上设置有电容性金属体7,用于调节不同谐振腔2之 间的传输线1的特性阻抗和电长度,以利于调节带阻滤波器通带内的匹配和阻带响应随频 率的对称性。如图1所述,在传输线1的内导体上设置了 2个电容性金属体7,在传输线1 的外导体上设置了 26个电容性金属体7。谐振腔2的形状为矩形,而且其轴线与传输线1轴线垂直。耦合结构3为孔缝结构。由谐振腔2的位于传输线一侧的矩形耦合孔除去金属柱 4与谐振腔2连接部分构成。在其中的5个谐振腔2中设置了金属板5。其中的4个金属板5与谐振腔2内壁 之间设置了介质板6。谐振腔2与传输线1通过耦合结构3耦合,产生传输零点,形成阻带。 谐振腔2中的金属体4、金属板5和介质板6用于降低谐振腔2的谐振频率,实现滤波器的 小型化并保持谐振腔较高的品质因子即Q值,同时很好地解决滤波器的寄生阻带问题。设置于耦合结构3中的耦合调节螺钉8用于独立调节每一个谐振腔2与传输线1 之间的耦合。设置于谐振腔2上的频率调节螺钉9用于独立调节每一个谐振腔2的谐振频 率。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一种带阻滤波器,包括传输线1、以及至少一个谐振腔2,传输线1通过耦 合结构3与谐振腔2连通。传输线1由外导体、以及设置于外导体内部的内导体所组成,其中内导体与外导 体绝缘,所述传输线1的外导体所包围的空间的横截面为矩形。当谐振腔2位于传输线1的一侧时与实施例一中相比,主要区别是所有的谐振腔2都安排在传输线1的一侧。谐振腔2 的数目为3。该滤波器结构宜于在谐振腔2数目比较少时采用。这时,调节谐振腔2之间传 输线1的频率调节螺钉9置于传输线1的与谐振腔2相对的侧面更好。 如上所述便可较好实施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1.一种带阻滤波器,包括传输线(1)、以及至少一个谐振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 线(1)通过耦合结构(3 )与谐振腔(2 )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阻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线(1)由外导体、以 及设置于外导体内部的内导体所组成,其中内导体与外导体绝缘,所述传输线(1)的外导体 所包围的空间的横截面为矩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阻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线(1)的外导体或内 导体设置有电容性金属体(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阻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腔(2)为柱状空腔, 且柱状空腔内部设置有金属体(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阻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体(4)在其远离传输 线(1)的一端与谐振腔(2)的内壁存在间隙。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阻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体(4)中,至少有一 个金属体(4)在其远离传输线(1)的一端上设置有与其相连的金属板(5)。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阻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5)中,至少有一 个金属板(5)与相邻的谐振腔(2)的腔体内壁之间设置有介质板(6)。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带阻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结构 (3)设置有耦合微调螺钉(8)。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带阻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腔(2) 设置有频率调节螺钉(9)。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带阻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腔 (2)位于传输线(1)的一侧或相对的两侧。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阻滤波器,包括传输线、以及至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阻滤波器,包括传输线(1)、以及至少一个谐振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线(1)通过耦合结构(3)与谐振腔(2)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源李坤盛彭安尽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赛纳赛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