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30523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驱动电路,其具有栅极驱动电路,该栅极驱动电路对TFT面板进行栅极扫描从而驱动该有源矩降有机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一个反向使能模块,其设置为输入端与栅极驱动电路的栅极扫描输出端相连,输出端与TFT面板的栅极扫描线相连;该反向使能模块包括一个开关模块和一个反向器,所述开关模块用于接收一个外部开关信号,并且响应于该外部开关信号使得从栅极驱动电路的栅极扫描输出端输入的栅极扫描信号直接输出或者经反向器反向后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AMOLED)驱动电路及其设计方法,尤 其是针对P型、N型开关薄膜晶体管(TFT)并存的情况,实现驱动芯片共用。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显示器件(OLED)是主动发光器件。相比现在的主流平板显示技术薄膜 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OLED具有高对比度、广视角、低功耗、体积更薄等优点,有 望成为继LCD之后的下一代平板显示技术,是目前平板显示技术中受到关注最多的技术之ο在平板显示技术中,常用的开关TFT分为N型和P型(如图2A和图2B),其中N型 开关TFT为正电压导通,负电压关闭,而P型TFT则恰恰相反。此外,常用的驱动控制芯片 的栅极扫描信号,一般分为正脉宽扫描型或者负脉宽扫描型。目前,部分AMOLED厂家直接沿用IXD的栅极驱动电路(Gate Driver IC)来驱动 AMOLED显示屏。因为常用LCD的驱动电路大多采用正脉宽扫描信号扫描栅极电路,所以如 果AMOLED厂家恰使用N型半导体工艺,则可以直接使用;如果AMOLED厂家使用P型半导体 工艺,则需要对电路进行特别处理,导致增加系统电路成本和复杂度。由于目前各生产厂家 的像素电路结构差异较大,且制程工艺迥异,造成驱动电路设计的完全匹配性较差,在该情 况下单独定制栅驱动电路的成本上升,且芯片开发的周期较长,不利于确定设计方案。为了提高同种规格驱动芯片的共用性,节省定制芯片的开发成本,目前本领域中 存在对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驱动电路进行改进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对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驱动 电路进行改进,实现P型和N型TFT工艺可共用,提供设计更改灵活性、节省定制芯片开发 成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驱动电路,其具有栅极驱 动电路,该栅极驱动电路对TFT面板进行栅极扫描从而驱动该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 本专利技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反向使能模块,其设置为输入端与栅极驱动电路的 栅极扫描输出端相连,输出端与TFT面板的栅极扫描线相连;该反向使能模块包括一个开 关模块和一个反向器,所述开关模块用于接收一个外部开关信号,并且响应于该外部开关 信号使得从栅极驱动电路的栅极扫描输出端输入的栅极扫描信号直接输出或者经反向器 反向后输出。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改进的AMOLED驱动电路,能够提高同种规格驱动芯片共用性, 节省定制芯片开发成本。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外部使能和触发功能选择输出方式,以简单、低成 本的方式提供更改灵活性,实现对开关TFT的栅极扫描芯片的校正。优选地,所述反向使能模块集成在栅极驱动电路中。在一个替代性实施方案中,所 述反向使能模块集成在TFT面板中。优选地,所述开关模块这样设置,使得当所述开关信号为低电位或高电位中的一 个时,所有从栅极驱动电路的栅极扫描输出端输入的栅极扫描信号直接输出,当所述开关 信号为低电位或高电位中的另一个时,所有从栅极驱动电路的栅极扫描输出端输入的栅极 扫描信号经反向器反向后输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提供一种改进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驱动电路的方法, 该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驱动电路具有栅极驱动电路,该栅极驱动电路对TFT面板进行 栅极扫描从而驱动该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个反向使能 模块;将所述反向使能模块的输入端与栅极驱动电路的栅极扫描输出端相连,将所述反向 使能模块的输出端与TFT面板的栅极扫描线相连;其中该反向使能模块包括一个开关模块 和一个反向器,所述开关模块用于接收一个外部开关信号,并且响应于该外部开关信号使 得从栅极驱动电路的栅极扫描输出端输入的栅极扫描信号直接输出或者经反向器反向后 输出。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这样设置所述开关模块,使得当所述开关信号为低电位 或高电位中的一个时,所有从栅极驱动电路的栅极扫描输出端输入的栅极扫描信号直接输 出,当所述开关信号为低电位或高电位中的另一个时,所有从栅极驱动电路的栅极扫描输 出端输入的栅极扫描信号经反向器反向后输出。附图说明下面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描述,其仅为示例性的实施方案,并旨在 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附图中图1为一种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的驱动架构示意图。图2A为一种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的N型TFT像素结构等效电路图。图2B为一种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的P型TFT像素结构等效电路图。图3A为N型TFT像素结构进行栅极扫描完成1帧画面的波形示意图。图;3B为P型TFT像素结构进行栅极扫描完成1帧画面的波形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用于添加在栅极输出端的反向使能模块的示 意图。图5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反向器的应用图例,该反向器可以集成到 栅极驱动电路里,也可以集成到TFT面板上。图5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案的反向器的应用图例,该反向器可以集成到 栅极驱动电路里,也可以集成到TFT面板上。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出了一种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的驱动架构示意图。从接口连接器102 输入的信号有电源(VDD),数据信号和控制信号。在该实施方案中,所述控制信号的一种 信号格式为电晶体-电晶体逻辑(TTL)。电源(VDD)经过DC-DC变换器108,一方面降压为 数字电源(DVDD)用于为数字电路模块供电,该数字电源输入至数据驱动电路112、栅极驱 动电路106和时序控制器(T/C0N) 104为其供电;另一方面升压为模拟电源(AVDD)用于为 模拟电路模块供电,该模拟电源输入至伽玛电路(Gamma) 110和数据驱动电路112为其供电。数据信号和控制信号输入时序控制器104后,由时序控制器104产生控制时序,并将控 制时序数据输入到栅极驱动电路106。在该实施方案中,所述控制时序数据包括帧扫描起 始信号(STV)和行扫描频率信号(CPV)。然后,栅极驱动电路106响应于时序控制器(T/ CON) 104提供的STV和CPV,打开每行子像素(Px)的开关TFT M2 (参见图2A和2B)。相应 地,数据驱动电路112响应于时序控制器(T/C0N)104提供的水平扫描起始信号(STH)、时钟 信号(Clk)等控制信号,把从时序控制器(T/C0N) 104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 并配合STV,CPV等信号把模拟电压加载到AMOLED子像素(Px)上,存储到电容C (参见图2A 和2B)里,根据此电压值高低,控制子像素中TFT Ml(参见图2A和2B)的导通程度,达到控 制OLED亮度,显示不同灰阶的目的。图3A为N型TFT像素结构进行栅极扫描完成1帧画面的波形示意图。如图3A所示,将1帧的时间分为η份,每个栅极Gi分给一个选定的时间(tl,t2,t3,......,tn),采用逐行扫描的方式。在tl期间,以正脉宽扫描信号扫描栅极扫描线G1,使该行N型TFT像 素结构中的开关M2导通(参见图2A),相应地数据传输线上的数据信号给该N型TFT像素 结构中的电容C充电并控制TFT Ml的导通程度(未在图3A中示出)。在t2期间,栅极扫 描线Gl断电,并对该行数据信号进行保持(保持一帧的时间);同时,以正脉宽扫描信号扫 描栅极扫描线G2。以此类推,完成1帧的驱动。类似地,图:3B为P型TF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驱动电路,其具有栅极驱动电路,该栅极驱动电路对TFT面板进行栅极扫描从而驱动该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一个反向使能模块,其设置为输入端与栅极驱动电路的栅极扫描输出端相连,输出端与TFT面板的栅极扫描线相连;该反向使能模块包括一个开关模块和一个反向器,所述开关模块用于接收一个外部开关信号,并且响应于该外部开关信号使得从栅极驱动电路的栅极扫描输出端输入的栅极扫描信号直接输出或者经反向器反向后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红磊邱勇高孝裕黄秀颀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