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呋虫胺的杀虫复配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27315 阅读:4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用杀虫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呋虫胺与阿维菌素、联苯菊酯、毒死蜱或异丙威中的一种或多种复配的杀虫组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复配杀虫组合物,通过复配,扩大防治范围,提高防治效果,降低用药量和农用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含呋虫胺的杀虫复配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A和B,其中A为呋虫胺,B为选自阿维菌素、联苯菊酯、毒死蜱或异丙威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有效成分A与B的重量比为40∶1~1∶40。所述有效成分A与B在所述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9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增效作用明显,药效大幅提高;降低了生产和使用成本,减少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有利于克服和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用杀虫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呋虫胺与阿维菌素、联苯菊酯、毒死蜱 或异丙威中的一种或多种复配的杀虫组合物。
技术介绍
呋虫胺(dinotefuran),化学名称为(RS)-I-甲基_2_硝基_3-胍,分子式为C7H14N4O3,分子量为202. 21。呋虫胺为日本三井化学公司开发的第三代 烟碱类杀虫剂,其与现有的烟碱类杀虫剂的化学结构可谓大相径庭,它的四氢呋喃基取代 了以前的氯代吡啶基、氯代噻唑基,并不含卤族元素。同时,在性能方面也与烟碱有所不同。 故而,目前人们将其称为“呋喃烟碱”。该药剂杀虫谱广,具有卓越的内吸渗透作用,并在很 低的剂量即显示了很高的杀虫活性。该药剂对哺乳动物、鸟类及水生生物十分安全,对作物 无药害,可用于水稻、果树、蔬菜等众多作物。呋虫胺的杀虫谱极为广泛,它可防治各种半翅 目、鳞翅目、甲虫目、双翅目、直翅目、膜翅目等各种害虫。如水稻害虫褐飞虱、白背飞虱、 灰飞虱、黑尾叶蝉、稻蛛椽蝽象、星蝽象、稻绿蝽象、红须盲蝽、稻负混虫、稻筒水螟、二化螟、 稻蝗类;蔬菜、水果害虫蚜虫类、粉虱类、蚧类、矢尖盾蚧、朱绿蝽、桃小食心虫、桔潜蛾、茶 细蛾、黄条跳甲、豆潜蝇、角腊蚧、小菜蛾、二黑条叶甲、茶黄蓟马、烟蓟马、黄蓟马、柑橘黄蓟 马、大豆荚瘿蚊、番茄潜叶蝇等。阿维菌素(abamectin),分子式为C48H72O14 (Bla)或 C47H7tlO14 (Blb),分子量为 873. 09 或859. 06,属于大环内酯抗生素类杀虫杀螨剂,是土壤微生物灰色链霉菌素的发酵代谢产 物。阿维菌素对昆虫和螨类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并有微弱的熏蒸作用,致死作用较慢,但在 植物表面残留较少。它能有效地防治双翅目、同翅目、鞘翅目和鳞翅目害虫及多种害螨,特 别是对常用农药有抗药性的害螨和害虫具有优异效果。其无内吸作用,但对叶片有很强的 渗透作用,可杀死表皮下的害虫,且残效期长。其作用机制与一般杀虫剂不同的是它干扰神 经生理活动,刺激释放r-氨基丁酸,而r-氨基丁酸对节肢动物的神经传导有抑制作用,螨 类成、若螨与药剂接触后即出现麻痹症状,不活动不取食,2-4天后死亡。其对捕食性和寄生 性天敌虽有直接杀伤作用,但因植物表面残留少,因此对益虫的损伤小。联苯菊酯(bifenthrin),化学名称为(1R,S)-顺式(Z)2,2_ 二甲基 _3_ (2_ 氯 _3, 3,3-三氟-1-丙烯基)环丙烷羧酸-2-甲基-3-苯基苄酯,分子式为C23H22F3ClO2,分子量 为422. 86。联苯菊酯杀虫活性很高,主要为触杀和胃毒作用,无内吸和熏蒸活性。其作用迅 速,持效期长,杀虫谱广。其溶于氯仿、二氯甲烷、乙醚、甲苯。其对人畜毒性中等,对皮肤和 眼睛无刺激作用,无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对鸟类低毒;对鱼毒性很高,但由于该药剂在 土壤中具有很高的亲合作用,且其水溶性又低,故实际影响较小;对蜜蜂毒性中等;对家蚕 尚毒。毒死蜱(chlorpyrifos),化学名称为0,0_ 二乙基_0_ (3,5,6_三氯_2_吡啶基) 硫代磷酸酯;分子式为C9H11Cl3NO3PS,分子量为350. 5,水中溶解度为1. ang/L,溶于大多数 有机溶剂。毒死蜱是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属硫逐磷酸酯类杀虫剂。其具有胃毒、触杀、熏蒸三重作用,对水稻、小麦、棉花、果树、蔬菜、茶树上多种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虫均具有 较好防效。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体内神经中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或胆碱酯酶ChE的活 性而破坏正常的神经冲动传导,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异常兴奋、痉挛、麻痹、死亡。其混用 相容性好,可与多种杀虫剂混用且增效作用明显。其属中等毒性杀虫剂。与常规农药相比 毒性低,对天敌安全,是替代高毒有机磷农药(如1605、甲胺磷、氧乐果等)的首选药剂。其 杀虫谱广,易于土壤中的有机质结合,对地下害虫特效,持效期长达30天以上。其无内吸作 用,保障农产品、消费者的安全,适用于无公害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异丙威(isoprocarb),化学名称为邻异丙基苯基甲基氨基甲酸酯,分子式为 C11H12O2N,分子量为190。异丙威具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击倒力强,药效迅速,但残效期较短。 其作用机制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致使昆虫麻痹至死亡。异丙威对稻飞虱、叶蝉科害虫具有 特效,可兼治蓟马和蚂蟥,对飞虱天敌、蜘蛛类安全。异丙威属中等毒性杀虫剂。对眼睛和 皮肤刺激性极小,无明显蓄积毒性,在试验剂量内未见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对鱼、蜜蜂 有毒。其对薯类有药害,不宜在薯类作物上使用。含有单一活性组分的杀虫剂品种在农业害虫防治上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如 连续施用后害虫容易产生抗药性,施用次数多会加重环境污染。对于防治农业上产生抗性 的害虫,一种办法是推出新的与现有品种无交互抗性的新成分。但是,新的有效成分的开发 成本高,开发周期长,而且永远都比不上害虫产生抗性的速度。其他的办法比如作物布局调 整、不同农药轮换等,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很难真正起到明显的效果。不同品种成分进行复配,是防治抗性害虫最常见的方法。不同成分进行复配,可以 提高防效,减少有效成分的用量,节约用药成本,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降低环境污染,是 综合防治害虫的重要手段。经检索,目前未发现呋虫胺与阿维菌素、联苯菊酯、毒死蜱或异丙威复配及应用的 文献。本专利技术人经过大量室内研究和田间实验,筛选出了呋虫胺与阿维菌素、联苯菊酯、 毒死蜱或异丙威的复配组合,并将这些组合制成了各种剂型产品,从而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呋虫胺与阿维菌素、联苯菊酯、毒死蜱或异丙威中的一种或 多种复配的杀虫组合物,通过复配,扩大防治范围,提高防治效果,降低用药量和农用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将含有呋虫胺与阿维菌素、联苯菊酯、毒死蜱或异丙威中 的一种或多种的复配组合物,配以适当的助剂制成可以使用的制剂产品,使其用于防治害 虫。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含呋虫胺的杀虫复配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A和B,其 中A为呋虫胺,B为选自阿维菌素、联苯菊酯、毒死蜱或异丙威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有效成分A与B的重量比为40 1 1 40。所述有效成分A与B在所述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为 90%。上述有效成分呋虫胺、阿维菌素、联苯菊酯、毒死蜱和异丙威均是本领域公知的杀 虫剂,可以通过各种商业渠道购得。除上述有效成分A和B外,所述组合物中还包括载体和助剂,以配制成乳油、可湿性粉剂、微乳剂、水乳剂、水悬浮剂或水分散粒剂。所述助剂至少包括一种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剂型为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或 崩解剂重的一种或多种,可以是非离子或阴离子型的,也可以是两种以上的复合使用。所述的乳化剂选自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苄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 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蓖麻油 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以及上述物质的磷酸酯中和盐、烷基苯磺酸钠 或烷基苯磺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也可以直接使用市售的乳化剂。具体的例子如农乳500# 系列、600#系列、400#系列、1600#系列、NP (OP)系列、AEO系列、BY系列、斯盘系列、吐温系 列及复配品种 2201、0201B、0201C、0203B 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呋虫胺的杀虫复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有效成分为A和B,其中A为呋虫胺,B为选自阿维菌素、联苯菊酯、毒死蜱或异丙威中的一种或多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德刘臣云孙福波孔祥洁李波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东生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