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熔断器绝缘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026789 阅读:3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熔断器绝缘筒装置,它包括一绝缘筒(100)、一第一电连接件(200)和一安装触头(300)。所述绝缘筒(100)内设一装配空间(110)。所述第一电连接件(200)装设在绝缘筒(100)且贯穿绝缘筒(100)内外。所述安装触头(300)包括一罩壳(310)和一电极(320),所述罩壳(310)装接在绝缘筒(100),所述电极(320)电接罩壳(310)、固接在罩壳(310)内且位于装配空间(110)内,其中,所述罩壳(310)至少具有一裸露出绝缘筒(100)的裸露部分(330),所述裸露部分(330)上能装拆或不能装拆装接有散热片装置(340)。它具有如下优点:绝缘筒内的容量能通过裸露部分和散热片装置向外散热,散热面积大,散热效果佳。(*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熔断器绝缘筒装置
技术介绍
早期的绝缘筒装置,如中国专利数据库在2006年6月14日公告的专利号为 ZL200420103566. 9的技术,它包括一绝缘筒、一第一电连接件和一第二电连接件。所述第一电连接件装设在绝缘筒且贯穿绝缘筒内外,以能将绝缘筒内的熔断器第一端引至绝缘筒外。所述第二电连接件装设在绝缘筒且贯穿绝缘筒内外,以能将绝缘筒内的熔断器第二端引至绝缘筒外。由于该早期的绝缘筒装置未设置散热机构,因此绝缘筒内的热量无法散出,散热效果极差,温升抵靠能力极低。针对上述不足,有人提出了解决方案,它包括一绝缘筒、一第一电连接件和一安装触头。所述绝缘筒内设装配空间。所述第一电连接件装设在绝缘筒且贯穿绝缘筒内外,以能将绝缘筒内的熔断器第一端引至绝缘筒外。所述安装触头包括一罩壳和一电极。所述电极电接罩壳、固接在罩壳内且位于装配空间内,以电接绝缘筒内的熔断器的第二端。所述罩壳具有一底壁和一由底壁周缘向上延伸而成的周壁,所述周壁固靠在绝缘筒外侧面。该解决方案的绝缘筒内的热量虽然可以通过罩壳进行散热,但是由于罩壳大小受限,使散热面积受限,散热效果还是不佳,温升抵靠能力还是较低,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熔断器绝缘筒装置,其克服了
技术介绍
中一种熔断器绝缘筒装置所存在的温升抵靠能力低的不足。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熔断器绝缘筒装置,它包括一绝缘筒(100),其内设一装配空间(110);一第一电连接件(200),它装设在绝缘筒(100)且贯穿绝缘筒(100)内外;及一安装触头(300),它包括一罩壳(310)和一电极(320),所述罩壳(310)装接在绝缘筒(100),所述电极(320)电接罩壳(310)、固接在罩壳(310)内且位于装配空间(110) 内,其中,所述罩壳(310)至少具有一裸露出绝缘筒(100)的裸露部分(330),所述裸露部分 (330)上能装拆或不能装拆装接有散热片装置(340)。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罩壳(310)具有一底壁和一由底壁周缘向上延伸而成的周壁,所述周壁固靠在绝缘筒(100)的装配空间(110)内侧面;另设一第二电连接件(400)装设在绝缘筒(100)且具有一电接罩壳(310)的周壁的内端和一裸露于绝缘筒(100)外侧面的外端;所述裸露部分(330)至少包括上述的底壁,所述散热片装置(340)能装拆或不能装拆装接在底壁。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罩壳(310)的周壁和电极(320)之间通过定位托盘 (350)固接和电接。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罩壳(310)的底壁伸出绝缘筒(100)末端。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电极(320)固接、电接罩壳(310)的底壁。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罩壳(310)具有一底壁和一由底壁周缘向上延伸而成的周壁,所述周壁固靠在绝缘筒(100)外侧面;所述裸露部分(330)至少包括上述的底壁和周壁,所述散热片装置(340)能装拆或不能装拆装接在底壁;所述电极(320)固接、电接罩壳(310)的底壁。一较佳实施例之中它还包括一导电环(500),它固设在绝缘筒(100)的装配空间(110)内,所述第一电连接件 (200)具有一电接导电环(500)的内端和一裸露于绝缘筒(100)外侧面的外端。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罩壳(310)的裸露部分(330)上能装拆装接有散热片装置(340)。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罩壳(310)的裸露部分(330)处设一螺孔,所述散热片装置(340)处设一螺杆,所述螺杆和螺孔相适配。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绝缘筒(100)成回转体;所述绝缘筒(100)外回转面设凸环(120),而且,所述绝缘筒(100)的轴向对应凸环(120)的位置处设一导电尼龙(121)。本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1、绝缘筒内的容量能通过裸露部分和散热片装置向外散热,散热面积大,散热效果佳;2、罩壳周壁固靠在绝缘筒的装配空间内侧面,则整个绝缘筒结构简单,熔断器结构简单,而且绝缘筒中除了安装时必要的工艺台阶外,大部分都可设为直线型,能降低绝缘材料用量,能降低制造成本;3、散热片装置能装拆或不能装拆装接在底壁,散热效果佳,散热片装置对应的散热空间大,散热效果佳;4、罩壳的底壁伸出绝缘筒末端,便于装配,便于设计绝缘筒形状,制造成本低,装配成本低;5、罩壳的裸露部分上能装拆装接有散热片装置,则能根据熔断器的回路电流大小选择是否装接散热片,便于用户选择。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绝缘筒装置的主视图。图2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绝缘筒装置的左视图。图3绘示了图2的B-B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查阅图1至图3,一种熔断器绝缘筒装置,它包括一绝缘筒100、一第一电连接件200、一安装触头300、一第二电连接件400和一导电环500。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筒100 材质为环氧树脂,它通过浇注在第一电连接件200、安装触头300、第二电连接件400和导电环500上形成。所述绝缘筒100,其内设一装配空间110。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筒100成回转体, 并具有一内回转面和一外回转面,所述内回转面对应装配空间110。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筒100外回转面设凸环120,而且,所述绝缘筒100的轴向对应凸环120的位置处设一导电尼龙121。所述绝缘筒100内回转面设一朝上阶梯面130和一朝下阶梯面140,所述朝下阶梯面140处凹设形成一环形的装配槽150。所述导电环500,它固设在绝缘筒100的装配空间110内,且靠接在绝缘筒100内回转面。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环500末端面撑靠在朝上阶梯面130,以增强固接强度,增加装配便利性。本实施例中,通过导电环500电接熔断器电极第一端,增加导电连接性能。 所述第一电连接件200,它装设在绝缘筒100且贯穿绝缘筒100内外,并具有一电接导电环500的内端和一裸露于绝缘筒100外侧面的外端。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连接件200可采用导电螺母。所述安装触头300,它包括一金属材质制成的罩壳310和一电极320。所述罩壳310具有一底壁和一由底壁周缘向上延伸而成的周壁。所述周壁固靠在绝缘筒100的装配空间110内侧面,也即是,固靠在绝缘筒100的内回转面;所述周壁插入装配槽150内,以能增强固接强度,增加装配便利性。所述罩壳310的底壁伸出绝缘筒100 末端;本实施例之中,所述周壁轴向长度大于所述装配槽底面和绝缘筒末端之间的轴向间距,以使得所述罩壳310的底壁和部分周壁裸露于绝缘筒100外构成裸露部分330。所述裸露部分330的底壁上能装拆或不能装拆装接有散热片装置340。本实施例中,所述裸露部分330的底壁和散热片装置340之间采用能装拆装接结构,所述结构如所述裸露部分330 的底壁处设有螺孔;所述散热片装置340材质采用铝合金,且包括一底座和多个与底座连为一体用来散热的金属片(材料如前所述),所述底座设有和底壁螺孔相应的圆孔;所述圆孔和螺孔相适配用螺钉紧固,所述底座靠接在底壁,以增加散热效果。所述电极320电接罩壳310、固接在罩壳310内且位于装配空间110内,以电接熔断器电极第二端。本实施例中,所述罩壳310的周壁和电极320之间通过定位托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熔断器绝缘筒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绝缘筒(100),其内设一装配空间(110);一第一电连接件(200),它装设在绝缘筒(100)且贯穿绝缘筒(100)内外;及一安装触头(300),它包括一罩壳(310)和一电极(320),所述罩壳(310)装接在绝缘筒(100),所述电极(320)电接罩壳(310)、固接在罩壳(310)内且位于装配空间(110)内,其中,所述罩壳(310)至少具有一裸露出绝缘筒(100)的裸露部分(330),所述裸露部分(330)上能装拆或不能装拆装接有散热片装置(34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闽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华电开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