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釜用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026427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应釜用密封装置,第一法兰、第二密封筒体、第一密封筒体和第二法兰自上而下依次密封固连并套设于搅拌轴外侧,第一、二、三静环分别密封固设于第一法兰下端、第二法兰上端和第二密封筒体下端,第一、二、三动环分别密封固定套设于搅拌轴外侧并分别与第三、二、一静环密封接触,第一、二密封筒体、第二法兰、搅拌轴、第一、二动环和第二、三静环之间形成第一密封腔,第一法兰、第二密封筒体、第一静环、第一、三动环和第三静环之间形成第二密封腔,所述第二密封腔内压力小于第一密封腔内压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降低第一密封腔连接端面的压力差,有效防止第一密封腔发生泄露和爆裂的情况发生,保证了反应釜的使用安全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密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高压高速的反应釜用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高压高速的反应釜用密封装置都是一个密封腔,反应釜工作时,由于密封腔内产生高压,给密封腔的连接端面形成高强度的压力差,使得密封腔存在泄露甚至爆裂的潜在危险,而一般反应釜内都是有毒物质,一旦密封腔发生泄露,将给外界造成严重的污染,严重危及外界的环境和工作人员的人身。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反应釜用密封装置,该反应釜用密封装置可有效降低密封腔体的连接端面承受的压力差,保证密封腔体的密封性和安全性。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反应釜用密封装置, 包括搅拌轴、第一、二法兰、第一密封筒体、第一、二静环和第一、二动环,以使用方向为基准,第一法兰、第一密封筒体和第二法兰自上而下依次套设于搅拌轴外侧,第一密封筒体下端与第二法兰上端密封固连,第一、二静环分别密封固设于第一法兰下端内侧和第二法兰上端内侧,位于第一密封筒体内侧的第一、二动环分别密封固定套设于搅拌轴外侧,第二动环下端与第二静环上端面密封接触,还设有第二密封筒体、第三动环和第三静环,第二密封筒体套设于搅拌轴外侧,第二密封筒体位于第一密封筒体和第一法兰之间,并分别与第一密封筒体和第一法兰密封固连,第三静环密封固设于第二密封筒体下端内侧,位于第二密封筒体内的第三动环密封固定套设于搅拌轴外侧,第一动环上端与第三静环下端密封接触,第三动环上端与第一静环下端密封接触,第一、二密封筒体、第二法兰、搅拌轴、第一、二动环和第二、三静环之间形成一个第一密封腔,第一法兰、第二密封筒体、第一静环、第一、 三动环和第三静环之间形成一个第二密封腔,所述第二密封腔内压力小于第一密封腔内压力,实际使用时,第一密封腔内压力给第一、二密封筒体的连接端面形成朝向第二密封腔方向的压力,第二密封腔内压力给第一、二密封筒体的连接端面形成朝向第一密封腔方向的压力,两股压力反向作用后相互抵消,将第一、二密封筒体的连接端面承受的压力有效减小,有效防止第一密封腔因端面承受压力过大而爆裂,同时有效防止第一密封腔泄漏而导致对外界的污染(即使第一密封腔泄漏,第一密封腔内物质就会排到第二密封腔内,不会直接排到外界,也就防止了对外界的污染),这样使得反应釜工作安全进一步得到保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二密封腔内压力为第一密封腔内压力的一半, 这样可将第一、二密封筒体的连接端面间的压力差减到最低,充分保证第一密封腔的密封性和安全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二动环分别密封固定套设于搅拌轴外侧及第三动环密封固定套设于搅拌轴外侧的结构为第一、二、三动环与搅拌轴之间分别形成一圈环状间隙,所述环状间隙内分别设有一密封圈,密封圈内侧弹性紧顶搅拌轴,外侧分别弹性紧顶第一、二、三动环,所述第一、二、三动环和密封圈轴向间隙之间还分别设有一环状挡圈,在使用过程中,搅拌轴高速旋转,由于第一、二密封腔内具有高压,密封圈会产生朝向第一、二、三动环与搅拌轴间间隙深处运动的趋势(即轴向蹿动),环状挡圈对密封圈起到止挡作用,防止密封圈进入第一、二、三动环与搅拌轴间间隙深处而发生弹性变形,也就防止密封圈因弹性变形而失效的情况发生,充分保证了第一、二密封腔的密封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状挡圈面向密封圈一侧为内凹弧面,密封圈恰与该内凹弧面贴合,进一步防止其轴向蹿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搅拌轴位于第一密封腔内的第一、二动环中间处还可拆卸套设有一轴承,该轴承与第一法兰上的轴承形成两个支点起到支撑作用,搅拌轴在高速转动过程中会产生轴向摆动,在第一密封腔的第一、二动环中间设轴承,这样使得第一、二动环发生的轴向偏摆最小,保证其与第三、二静环之间的平行度高,即其接触面密封性高,稳定性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二密封腔内分别充满有密封液,还设有增压罐、循环泵和泵站,第一密封腔的出口与增压罐的进口连通,增压罐的出口与循环泵的进口连通,循环泵的出口与第一密封腔的进口连通,第二密封腔的出口与泵站进口连通,泵站出口与第二密封腔的进口连通,第一密封腔内的密封液通过增压罐和循环泵又回到第一密封腔,第二密封腔的密封液经过泵站后又回到第二密封腔,密封液循环利用,节省资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设有压力检测装置和压力控制装置,压力检测装置能够检测第一密封腔内压力,压力检测装置传信于压力控制装置,压力控制装置能够控制泵站输出的密封液压力,由于第一密封腔内压力为非恒定压力,这样可保证无论第一密封腔压力如何变化第二密封腔内压力始终是第一密封腔压力的一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第一密封腔外侧增加一个低压的第二密封腔,有效降低第一密封腔连接端面的压力差,有效防止第一密封腔发生泄露和爆裂的情况发生,保证了反应釜的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第一、二、三动环密封结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反应釜用密封装置,包括搅拌轴10、第一、二法兰1、2、第一密封筒体 3、第一、二静环5、6和第一、二动环7、8,以使用方向为基准,第一法兰1、第一密封筒体3和第二法兰2自上而下依次套设于搅拌轴10外侧,第一密封筒体3下端与第二法兰2上端密封固连,第一、二静环5、6分别密封固设于第一法兰1下端内侧和第二法兰2上端内侧,位于第一密封筒体3内侧的第一、二动环7、8分别密封固定套设于搅拌轴10外侧,第二动环8 下端与第二静环6上端面密封接触,还设有第二密封筒体4、第三动环9和第三静环11,第二密封筒体4套设于搅拌轴10外侧,第二密封筒体4位于第一密封筒体3和第一法兰1之间,并分别与第一密封筒体3和第一法兰1密封固连,第三静环11密封固设于第二密封筒体4下端内侧,位于第二密封筒体4内的第三动环9密封固定套设于搅拌轴10外侧,第一动环7上端与第三静环11下端密封接触,第三动环9上端与第一静环5下端密封接触,第一、二密封筒体3、4、第二法兰2、搅拌轴10、第一、二动环7、8和第二、三静环6、11之间形成一个第一密封腔12,第一法兰1、第二密封筒体4、第一静环5、第一、三动环7、9和第三静环 11之间形成一个第二密封腔13,所述第二密封腔13内压力小于第一密封腔12内压力,实际使用时,第一密封腔12内压力给第一、二密封筒体3、4的连接端面形成朝向第二密封腔 13方向的压力,第二密封腔13内压力给第一、二密封筒体3、4的连接端面形成朝向第一密封腔12方向的压力,两股压力反向作用后相互抵消,将第一、二密封筒体3、4的连接端面承受的压力有效减小,有效防止第一密封腔12因端面承受压力过大而爆裂,同时有效防止第一密封腔12泄漏而导致对外界的污染(即使第一密封腔12泄漏,第一密封腔12内物质就会排到第二密封腔13内,不会直接排到外界,也就防止了对外界的污染),这样使得反应釜工作安全进一步得到保障。所述第二密封腔13内压力为第一密封腔12内压力的一半,这样可将第一、二密封筒体3、4的连接端面间的压力差减到最低,充分保证第一密封腔12的密封性和安全性。所述第一、二动环7、8分别密封固定套设于搅拌轴10外侧及第三动环9密封固定套设于搅拌轴10外侧的结构为第一、二、三动环7、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应釜用密封装置,包括搅拌轴(10)、第一、二法兰(1、2)、第一密封筒体(3)、第一、二静环(5、6)和第一、二动环(7、8),以使用方向为基准,第一法兰(1)、第一密封筒体(3)和第二法兰(2)自上而下依次套设于搅拌轴(10)外侧,第一密封筒体(3)下端与第二法兰(2)上端密封固连,第一、二静环(5、6)分别密封固设于第一法兰(1)下端内侧和第二法兰(2)上端内侧,位于第一密封筒体(3)内侧的第一、二动环(7、8)分别密封固定套设于搅拌轴(10)外侧,第二动环(8)下端与第二静环(6)上端面密封接触,其特征是:还设有第二密封筒体(4)、第三动环(9)和第三静环(11),第二密封筒体(4)套设于搅拌轴(10)外侧,第二密封筒体(4)位于第一密封筒体(3)和第一法兰(1)之间,并分别与第一密封筒体(3)和第一法兰(1)密封固连,第三静环(11)密封固设于第二密封筒体(4)下端内侧,位于第二密封筒体(4)内的第三动环(9)密封固定套设于搅拌轴(10)外侧,第一动环(7)上端与第三静环(11)下端密封接触,第三动环(9)上端与第一静环(5)下端密封接触,第一、二密封筒体(3、4)、第二法兰(2)、搅拌轴(10)、第一、二动环(7、8)和第二、三静环(6、11)之间形成一个第一密封腔(12),第一法兰(1)、第二密封筒体(4)、第一静环(5)、第一、三动环(7、9)和第三静环(11)之间形成一个第二密封腔(13),所述第二密封腔(13)内压力小于第一密封腔(12)内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明王黎明袁鑫雷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密友机械密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