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电流延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25751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流延时电路,它使用基本的RC电路延时,其中电阻R采用PMOS晶体管实现,并通过一个电压跟随电路,控制PMOS晶体管的源栅电压,稳定PMOS晶体管的电阻大小,降低电阻值与源极电压的关系,从而稳定延迟时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受输入电流大小和电源电压变化的影响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流模式电路,尤其涉及一种电流延时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使用的电流延时电路,一般是将电流信号转为电压信号,并通过RC延时 电路对电压信号进行延时,最后转回电流信号。RC电路一般都采用普通无源电阻或普通有 源电阻,如果需要的延时较大,那么普通电阻势必会牺牲面积,不利于在芯片上集成,而普 通有源电阻会随外界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延时会随输入电流大小和电源电压变化而变 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受输入电流大小和电源电压影响 较低的电流延时电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电流延时电路,它包括五个 PMOS晶体管、五个NMOS晶体管和一个电流源Ib等;其中,电流延时电路的电流输入端、分 别接匪OS晶体管匪4的漏极、匪OS晶体管匪1的栅极和匪OS晶体管匪2的栅极,匪OS晶 体管NM4的栅极接NMOS晶体管匪3的栅极并接偏置电压Bias2,NM0S晶体管NM4的源极接 NMOS晶体管匪1的漏极,NMOS晶体管匪1的源极接地,NMOS晶体管匪2的源极接地,NMOS 晶体管匪2的漏极接NMOS晶体管匪3的源极,NMOS晶体管匪3的漏极分别接PMOS晶体管 PM3的漏极、PMOS晶体管PMl的栅极、PMOS晶体管PM5的源极和NMOS晶体管匪5的栅极, PMOS晶体管PM3的源极接PMOS晶体管PMl的漏极,PMOS晶体管PMl的源极接电源VCC,电 容C 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与PMOS晶体管PM5的漏极和PMOS晶体管PM2的栅极相连,PMOS 晶体管PM2的源极接电源VCC,其漏极接PMOS晶体管PM4的源极,PMOS晶体管PM3的栅极 接PMOS晶体管PM4的栅极并接偏置电压Biasl,PM0S晶体管PM4的漏极接电流延时电路的 电流输出端I。ut,PMOS晶体管PM5的栅极分别与NMOS晶体管匪5的源极和电流源Ib相连, NMOS晶体管匪5的漏极接电源VCC ;所述NMOS晶体管匪1和NMOS晶体管匪2宽长比相等, 匪OS晶体管匪3和匪OS晶体管匪4的宽长比相等;所述PMOS晶体管PMl和PMOS晶体管 PM2的宽长比相等,PMOS晶体管PM3和PMOS晶体管PM4宽长比相等。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当需要较大延时,面积可以很小,有利于芯片集成;(2)可以产生较为稳定的延时,受输入电流大小或电源电压的影响较低;(3)镜像电流误差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流延时电路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电流延时电路,包括五个PMOS晶体管(PMl,PM2,PM3,PM4, PM5)、五个NMOS晶体管(匪1,匪2,匪3,匪4,匪5)和一个电流源Ib。其中,电流输入端Iin 分别接匪OS晶体管匪4的漏极、匪OS晶体管匪1的栅极和匪OS晶体管匪2的栅极,匪OS 晶体管NM4的栅极接NMOS晶体管匪3的栅极并接偏置电压Bias2,NMOS晶体管NM4的源 极接NMOS晶体管匪1的漏极,NMOS晶体管匪1的源极接地,NMOS晶体管匪2的源极接地, NMOS晶体管匪2的漏极接NMOS晶体管匪3的源极,NMOS晶体管匪3的漏极分别接PMOS晶 体管PM3的漏极、PMOS晶体管PMl的栅极、PMOS晶体管PM5的源极和NMOS晶体管匪5的 栅极,PMOS晶体管PM3的源极接PMOS晶体管PMl的漏极,PMOS晶体管PMl的源极接电源 VCC,电容C 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与PMOS晶体管PM5的漏极和PMOS晶体管PM2的栅极相 连,PMOS晶体管PM2的源极接VCC,其漏极接PMOS晶体管PM4的源极,PMOS晶体管PM3的 栅极接PMOS晶体管PM4的栅极并接偏置电压Biasl,PM0S晶体管PM4的漏极接电流输出端 Iout, PMOS晶体管PM5的栅极分别与NMOS晶体管匪5的源极和电流源Ib相连,NMOS晶体管 匪5的漏极接电源VCC。PMOS晶体管PM5和电容C组成RC电路100,其中,电容C可以是PMOS晶体管PM2 的栅极寄生电容,也可以是外接电容。NMOS晶体管匪5和电流源Ib组成电压跟随电路200,其中,电流源Ib是不随电源 电压变化的基准电流源。匪OS晶体管匪1、匪2、匪3和匪4组成镜像电路300,其中,NMOS晶体管匪1和匪2 宽长比相等,NMOS晶体管匪3和NM4的宽长比相等。PMOS晶体管PMl和PM2的宽长比相等,PMOS晶体管PM3和PM4宽长比相等。上述所说的偏置电压Biasl和Bias2是一般的偏置电压,可以随电源电压变化而 变化,例如,偏置电压Biasl和Bias2都是电源电压的一半。本专利技术的电流延时电路的工作过程如下输入电流Iin经过镜像电路300产生与输入电流、相等的镜像电流,流经PMOS晶体管 PMl和PMOS晶体管PM3,PMOS晶体管PMl的栅极分别接RC电路100的输入端A和电压跟 随电路200的输入端,电压跟随电路200的输出端接RC电路100的输入端B,使得输入端A 和输入端B之间的电压差稳定,从而使PMOS晶体管PM5的电阻稳定,不随输入电流大小和 电源电压变化而变化,由PMOS晶体管PM5和电容C组成的RC电路100完成电压信号的延 时,并通过PMOS晶体管PM2转换为最终的延时电流I。ut。权利要求1.一种电流延时电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五个PMOS晶体管、五个NMOS晶体管和一个 电流源Ib等;其中,电流延时电路的电流输入端Iin分别接NMOS晶体管NM4的漏极、NMOS晶 体管匪1的栅极和NMOS晶体管匪2的栅极,NMOS晶体管NM4的栅极接NMOS晶体管匪3的 栅极并接偏置电压Bias2,NM0S晶体管NM4的源极接NMOS晶体管匪1的漏极,NMOS晶体管 匪1的源极接地,NMOS晶体管匪2的源极接地,NMOS晶体管匪2的漏极接NMOS晶体管匪3 的源极,NMOS晶体管匪3的漏极分别接PMOS晶体管PM3的漏极、PMOS晶体管PMl的栅极、 PMOS晶体管PM5的源极和NMOS晶体管匪5的栅极,PMOS晶体管PM3的源极接PMOS晶体管 PMl的漏极,PMOS晶体管PMl的源极接电源VCC,电容C 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与PMOS晶体 管PM5的漏极和PMOS晶体管PM2的栅极相连,PMOS晶体管PM2的源极接电源VCC,其漏极 接PMOS晶体管PM4的源极,PMOS晶体管PM3的栅极接PMOS晶体管PM4的栅极并接偏置电 压Biasl,PMOS晶体管PM4的漏极接电流延时电路的电流输出端I。ut,PM0S晶体管PM5的栅 极分别与NMOS晶体管匪5的源极和电流源Ib相连,NMOS晶体管匪5的漏极接电源VCC。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流延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NMOS晶体管匪1和NMOS晶体 管匪2宽长比相等,匪OS晶体管匪3和匪OS晶体管匪4的宽长比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流延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MOS晶体管PMl和PMOS晶体 管PM2的宽长比相等,PMOS晶体管PM3和PMOS晶体管PM4宽长比相等。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流延时电路,它使用基本的RC电路延时,其中电阻R采用PMOS晶体管实现,并通过一个电压跟随电路,控制PMOS晶体管的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流延时电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五个PMOS晶体管、五个NMOS晶体管和一个电流源Ib等;其中,电流延时电路的电流输入端Iin分别接NMOS晶体管NM4的漏极、NMOS晶体管NM1的栅极和NMOS晶体管NM2的栅极,NMOS晶体管NM4的栅极接NMOS晶体管NM3的栅极并接偏置电压Bias2,NMOS晶体管NM4的源极接NMOS晶体管NM1的漏极,NMOS晶体管NM1的源极接地,NMOS晶体管NM2的源极接地,NMOS晶体管NM2的漏极接NMOS晶体管NM3的源极,NMOS晶体管NM3的漏极分别接PMOS晶体管PM3的漏极、PMOS晶体管PM1的栅极、PMOS晶体管PM5的源极和NMOS晶体管NM5的栅极,PMOS晶体管PM3的源极接PMOS晶体管PM1的漏极,PMOS晶体管PM1的源极接电源VCC,电容C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与PMOS晶体管PM5的漏极和PMOS晶体管PM2的栅极相连,PMOS晶体管PM2的源极接电源VCC,其漏极接PMOS晶体管PM4的源极,PMOS晶体管PM3的栅极接PMOS晶体管PM4的栅极并接偏置电压Bias1,PMOS晶体管PM4的漏极接电流延时电路的电流输出端Iout,PMOS晶体管PM5的栅极分别与NMOS晶体管NM5的源极和电流源Ib相连,NMOS晶体管NM5的漏极接电源VCC。...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海斌周祺李袁鑫张雷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