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下述非水电解液以及使用该非水电解液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当在使用了具 有选自Si原子、Sn原子和1 原子中的至少一种原子的负极活性物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 池中使用所述非水电解液时,能够获得良好的充放电循环特性。
技术介绍
伴随着近年的电气制品的轻量化、小型化,正在进行对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非水电 解质二次电池、例如锂二次电池的开发。并且,随着锂二次电池的适用领域的扩大,期望对 电池特性进一步改善。在这样的状况下,研究了以金属锂为负极的二次电池作为能够实现高容量化的电 池。但是,金属锂在反复的充放电循环过程中,金属锂成长为枝状晶体,当其到达正极时,在 电池内部发生短路,这成为将金属锂作为负极的锂二次电池实用化时的最大障碍。对此,提出了使用焦炭、人造石墨或天然石墨等能够吸留、放出锂的碳质材料代替 金属锂作为负极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在这样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因为锂不会成 长为枝状晶体,因此能够提高电池寿命和安全性。已知使用这些石墨类作为负极时,容量通 常为 300mAh · g人500mAh · cnT3 左右。近年来,提出了使用硅(Si)、锡(Sn)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非水电解液,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有能吸留和放出锂离子的负极和正极、以及非水电解液,所述负极包含具有选自Si原子、Sn原子和Pb原子中的至少一种原子的负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非水电解液至少含有:至少具有不饱和键和卤原子两者之一的碳酸酯,以及选自下述(A)、(C)、(D)和(E)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A)第1锂盐和第2锂盐,所述第1锂盐是LiPF↓[6]和LiBF↓[4]中的至少一种锂盐,所述第2锂盐是与前述第1锂盐不同的用下述式(A-1)表示的至少一种锂盐,Li↓[l](α↓[m] X↑[a]↓[n]) (A-1)式(A-1)中,l表示1以上且 ...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井隆,岛纪子,大桥洋一,木下信一,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