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仰新专利>正文

液体电热挥散用芯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034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能提高加热段吸芯工作温度至所需温度从而使挥散速率达到所需值的液体电热挥散用芯棒。它由外壳和吸芯两部分构成,在芯棒加热段的外壳壁上开一个或数个任意形状的穿透外壳壁厚的孔、槽、缺口或者缩短芯棒加热段外壳长度,使芯棒加热段的吸芯直接受辐射热来提高工作时温度从而使挥散速率达到所需值。(*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附体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液体电热挥散用芯棒(以下简称芯棒)由外壳和吸芯两部分构成(参见[21]ZL专利号02261083.9液体电热驱蚊器用芯棒说明书)。外壳为长72~73mm、外径7mm硬管;吸芯填插入外壳中并使吸芯两端面各与相应外壳两端面呈平面就构成长度、直径等于外壳长度、外径的圆柱状芯棒。将芯棒一端朝下插入瓶内的液体中,液体靠表面张力通过吸芯内微孔由吸芯下端面爬升至吸芯上端。芯棒另一端朝上插于发热体孔内但不与发热体接触。工作时,发热体以120~130℃辐射热对上端面至朝下离上端面23mm处的这段芯棒区域(以下称芯棒加热段)的外壳壁加热,再由该外壳壁将热传给其中的芯棒加热段吸芯,当该吸芯的温度达到液体中有机溶剂沸点120~130℃时,该吸芯中液体就汽化并从吸芯上端面挥散。但是,上述现有芯棒加热段吸芯因外壳壁阻隔不能直接受辐射热,又因外壳壁散热作用,使其工作时温度仅有100℃,导致其挥散速率仅为所需挥散速率(240H液体蚊香42ml/240h)的70%,直接影响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芯棒因加热段吸芯工作温度低而达不到所需挥散速率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芯棒,该芯棒能提高加热段吸芯工作温度至所需温度从而使挥散速率达到所需值。本技术另一技术特征是芯棒上端面有顶,顶面开一个或数个穿顶的孔、槽,顶的作用是保温。顶面的孔、槽是挥散通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以简单的工艺手段来提高液体电热挥散速率,达到(240H液体蚊香42ml/240h)值。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芯棒第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芯棒第二个实施例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芯棒第三个实施例的正视图。图4是本技术芯棒第四个实施例的正视图。图5是本技术芯棒第一、二、三、四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芯棒第五个实施例的正视图。图中1、长方形缺口,2、穿顶孔,3、顶,4、外壳,5、V形缺口,6、穿壁孔,7、穿壁槽,8、加热段吸芯。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所示第一个实施例中,先烧出长72mm、外径7mm、内径4mm、上端开二个长方形缺口(1)、上端面有带穿顶孔(2)的顶(3)的瓷的外壳(4),再将长71mm、直径4mm的吸剂从外壳(4)下端口插入外壳(4)到底。在图2所示第二个实施例中,先烧出长72mm、外径7mm、内径4mm、上端开一个V形缺口(5)、上端面有带穿顶孔(2)的顶(3)的瓷的外壳(4),再将长71mm、直径4mm的吸剂从外壳(4)下端口插入外壳(4)到底。在图3所示第三个实施例中,先烧出长72mm、外径7mm、内径4mm、芯棒加热段开三个穿壁孔(6)、上端面有带穿顶孔(2)的顶(3)的瓷的外壳(4),再将长71mm、直径4mm的吸剂从外壳(4)下端口插入外壳(4)到底。在图4所示第四个实施例中,先烧出长72mm、外径7mm、内径4mm、芯棒加热段开一个穿壁槽(7)、上端面有带穿顶孔(2)的顶(3)的瓷的外壳(4),再将长71mm,直径4mm的吸剂从外壳(4)下端口插入外壳(4)到底。在图6所示第五个实施例中,先烧出长49mm的瓷的外壳(4)再将长72mm、直径4mm的吸剂从外壳(4)端口插入外壳(4),并使该吸剂下端面与外壳(4)的下端面呈平面,芯棒加热段的吸芯就会完全裸露出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电热挥散用芯棒,由外壳和吸芯构成,其特征是:在芯棒加热段外壳壁上开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电热挥散用芯棒,由外壳和吸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仰新
申请(专利权)人:黄仰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