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墙板及其生产方法和连接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5999565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墙板及其生产方法和连接结构,所述复合墙板包括基材和粘合在基材的两个表面上的面板,所述基材一个侧边伸出所述面板,所述基材与其相对的另一个侧边凹入所述面板,所述基材上下表面和/或面板与基材相接触的表面上设有多个凹陷部。一种复合墙板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生产基材;2)生产面板;3)将面板及基材相接触的面涂胶,并将面板与基板压合。复合墙板内部设有交错的凹陷部或通孔,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减轻了重量,隔音效果好;基材一个侧边伸出所述面板,所述基材与其相对的另一个侧边凹入所述面板,安装时可以插接,施工方便;复合墙板的生产过程简单,工序少,适宜流水线作业,易于工业化大生产。利用复合墙板制成的各个连接结构中的各部件都可以通过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墙板及其生产方法和利用其构成的各种连接结构,属于建筑 材料及制备方法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国家禁止实心粘土砖使用和建筑节能的要求下,各种新型 的墙体材料在建筑工程上广泛应用了,但是很多墙体材料在使用后出现了变形、裂缝或渗 漏的问题。这个主要是由于墙体的材料、成型工艺造成的。现有墙体一般采用石膏板、水泥板、粉煤灰板等,这些墙体板都是消耗矿石能源生 产出来的,产生大量的C02,且大多数笨重、隔音效果差、不易施工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复合墙板,轻质强度高、施工方便且易工业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墙板,包括基材和粘合在基材的两个表面上的面板,所述基材一个侧边伸出 所述面板,所述基材与其相对的另一个侧边凹入所述面板,所述基材上下表面和/或面板 与基材相接触的表面上设有多个凹陷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材上、下表面交错设置有多个凹陷部,凹陷部为锥台 状结构或条状结构。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基材和面板接触面对应位置设有多个凹陷部,当基材 和面板粘合在一起时,凹陷部之间构成通孔。考虑到成本和强度,所述面板为高密度板,所述基材为低密度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基材凹入所述面板的一侧设有多个用于安装密封条的插孔。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工序少的复合墙板的生产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墙板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生产基材(1)按照凹陷部的尺寸、形状要求设计压模;(2)利用压模,在挤压成型机中进行压制制成基材;(3)对基材的两个表面进行找平处理;2)生产面板(1)按照凹陷部的尺寸、形状要求设计压模;(2)利用压模,在挤压成型机中进行压制制成面板;(3)对面板的两个表面进行找平处理;3)将面板及基材相接触的面涂胶,并将面板与基板压合。本专利技术还有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现场施工的上述复合墙板的连接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两块以上复合墙板构成的墙结构,包括两块以上复合墙板和密封条;复合墙 板包括基材和粘合在基材的两个表面上的面板,所述基材一个侧边伸出所述面板构成凸 块,所述基材与其相对的另一个侧边凹入所述面板构成凹块,且凹块底部设有插孔;所述密 封条一端插入的插孔,另一端与凸块相接触。一种将复合墙板与原有墙相连的组合,其包括复合墙板、原有墙和L形压条,复合 墙板包括基材和粘合在基材的两个表面上的面板,所述基材一个侧边伸出所述面板构成凸 块,所述基材与其相对的另一个侧边凹入所述面板构成凹块,该凹块与原有墙之间设有填 充物,所述L形压条用于连接复合墙板与原有墙。一种复合墙板与上楼板、下楼板相连的组合,包括复合墙板,包括基材和粘合在基材的两个表面上的面板,所述基材一个侧边伸出所述 面板构成凸块,所述基材与其相对的另一个侧边凹入所述面板构成凹块;上连接体,截面为U形,且宽度与复合墙板厚度相当,用于将复合墙板上端与上楼板相连;下连接体,截面为U形,且宽度与复合墙板厚度相当,位于复合墙板下端; 底座,截面为U形且内部嵌装有连接块,安装在下楼板上;高度调节单元,一端与下连接体相连,另一端与连接块相连,且位于架空地板下方;和 填充物,位于复合墙板与上楼板和复合墙板与下楼板的缝隙之间。一种利用复合墙板构成的拐角墙结构,其具有两块呈直角设置的复合墙板,所述 复合墙板拐角处通过L形压条相连,每块复合墙板包括基材和粘合在基材的两个表面上的 面板,所述基材一个侧边伸出所述面板构成凸块,所述基材与其相对的另一个侧边凹入所 述面板构成凹块,所述凹块内设有填充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复合墙板内部设有交错的凹陷部或通孔,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减轻了重量,隔音效果 好;基材一个侧边伸出所述面板,所述基材与其相对的另一个侧边凹入所述面板,安装时可 以插接,施工方便。2、所述面板为高密度板,所述基材为低密度板可以采用植物秸秆、树枝粉碎制成 墙板,减少了植物秸秆、树枝条腐烂、燃烧产生的CO2量,因此,该墙板具有固定CO2,减少了 水泥、钢筋等用量的作用,属于节能低碳产品。3、复合墙板的生产过程简单,工序少,适宜流水线作业,易于工业化大生产。4、利用两块以上复合墙板构成的墙结构,墙板之间通过密封条连接为一体,留有 一定伸缩变化量,墙板与墙板之间接缝处不会开裂,且密封条连接可以起到较好的隔音作用。5、复合墙板与上楼板、下楼板相连的组合,可以根据上楼板、下楼板高度通过高度 调节单元调整安装墙板,操作方便实用;空隙用填充物密封,利于隔音。 6、利用复合墙板制成的各个连接结构中的各部件都可以通过工业化生产。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多块复合墙板构成墙结构及与原有墙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为复合墙板构成的拐角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复合墙板与上楼板、下楼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面板,2、凹陷部,3、插孔,4、基材,5填充物、,6、凹块,7、填充物,8、凸块,9、L形压条,10、原有墙,11、架空地板,12、下连接体,13、高度调节单元,14、底座,15、下楼板, 16、上楼板,17、上连接体,18、连接块。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方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下述说明仅是示例性 的,以便于本领域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参考附图1,一种复合墙板,包括上下排列的多次基材4和分别粘合在第一层和最后一 层基材4的表面上的面板1,所述基材4 一个侧边伸出所述面板1,所述基材4与其相对的 另一个侧边凹入所述面板1,所述基材4上、下表面交错设置有多个凹陷部2,凹陷部2为圆 锥台状结构,所述基材4凹入所述面板1的一侧设有多个用于安装密封条的插孔3,当两个 复合墙板插接在一起时,通过设置的密封条可以调整复合墙板的变化量,防止变形、裂缝或 渗漏。实施例2参考附图2,一种复合墙板,包括上下排列的多次基材4和分别粘合在第一层和最后一 层基材4的表面上的面板1,所述基材4 一个侧边伸出所述面板1,所述基材4与其相对的 另一个侧边凹入所述面板1,所述基材4和面板1接触面对应位置设有多个凹陷部2,当基 材4和面板1粘合在一起时,凹陷部2之间构成通孔,所述通孔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实施例3参考附图3,通孔2截面为方形,其它同实施例2。实施例4参考附图4、5,凹陷部2为四棱锥台状结构,其它同实施例1。实际生产中,所述面板1为高密度板,密度值为800公斤、00公斤/立方米,所述 基材4为低密度板,密度值为200-400公斤/立方米,根据需要复合墙板的宽度可以制成 600mm的基本板,300mm、200mm、IOOmm的填空板,1200mm的带门的板。基材4和面板1的原料植物秸秆、树枝、粘合剂、防水剂、防火剂等 粉碎后的植物秸秆、树枝与粘合剂按照重量100:10配比制成。一种复合墙板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生产基材4(1)按照凹陷部2的尺寸、形状要求设计压模;(2)利用压模,在挤压成型机中进行压制制成基材4;(3)对基材4的两个表面进行找平处理;2)生产面板1(1)按照凹陷部2的尺寸、形状要求设计压模;(2)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排列的多次基材(4)和分别粘合在第一层和最后一层基材(4)的表面上的面板(1),所述基材(4)一个侧边伸出所述面板(1),所述基材(4)与其相对的另一个侧边凹入所述面板(1),所述基材(4)上下表面和/或面板(1)与基材(4)相接触的表面上设有多个凹陷部(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全良李建海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市住宅产业化发展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