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润滑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96438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向润滑泵,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双向润滑泵存在着结构复杂,生产制造成本高及应用领域小的问题。本双向润滑泵,包括具有进油孔和出油孔的泵体,泵体内固定有与进油孔相连通的进油通道和与出油孔相连通的出油通道的换向底板,换向底板上开有两个呈轴对称分布且呈圆弧形状的换向槽,换向底板和泵体之间设有能将进油通道处的介质输送至其中一个换向槽一端部处且向另一端部处输送的吸压油机构,换向底板内设有能始终使出油通道与输送入介质的换向槽另一端部相连通的连通换向机构。本双向润滑泵具有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重量轻,吸油真空度较大,泵油量大,供油均匀性好,生产成本低,性能稳定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向润滑泵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泵,特别是一种双向润滑泵。
技术介绍
油泵是润滑系统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按类型可分为喷油泵、自吸油泵、潜油泵和 机油泵。其中,机油泵是能迫使机油自油底壳送到引擎运动件的一种装置。机油泵又可分 为齿轮式和转子式机油泵。转子式机油泵由壳体、内转子、外转子和泵盖等组成。内转子 固定在转子轴上,内转子和外转子中心的偏心距为e,内转子带动外转子一起沿同一方向转 动。一般来说,内转子有4个凸齿,外转子有5个凹齿,这样内、外转子同向不同步的旋转。 转子齿形齿廓设计得使转子转到任何角度时,内、外转子每个齿的齿形廓线上总能互相成 点接触。这样内、外转子间形成4个工作腔,随着转子的转动,这4个工作腔的容积是不断 变化的。在进油道的一侧空腔,由于转子脱开啮合,容积逐渐增大,产生真空,机油被吸入, 转子继续旋转,机油被带到出油道的一侧,这时,转子正好进入啮合,使这一空腔容积减小, 油压升高,机油从齿间挤出并经出油道压送出去。这样,随着转子的不断旋转,机油就不断 地被吸入和压出。但目前所有的转子式机油泵只能单向供油,进而导致本机油泵无法在即 有正转又有反转的装置中应用,例如无法在曳引机的减速器中应用。为了能实现双向润滑,由于曾人们提出了不同的设计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 开的一种双向柱塞润滑泵中国专利号ZL91209915 ;授权公告号CN2099854U。该润滑泵 虽然能够双向运转,但还是存在着结构复杂,生产制造成本高及应用领域小,无法满足全部 设备需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在不改变进油孔和出 油孔的情况下实现双向润滑功能的双向润滑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向润滑泵,包括具有进油孔和 出油孔的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内固定有与进油孔相连通的进油通道和与出油孔 相连通的出油通道的换向底板,所述的换向底板上开有两个呈轴对称分布且呈圆弧形状的 换向槽,所述的换向底板和泵体之间设有能将进油通道处的介质输送至其中一个换向槽一 端部处且向另一端部处输送的吸压油机构,所述的换向底板内设有能始终使出油通道与输 送入介质的换向槽另一端部相连通的连通换向机构。本双向润滑泵工作时,其中的吸压油机构与电机或曲轴等驱动机构相连,进油孔 与储油槽相连通。当驱动机构带动吸压油机构工作后吸压油机构能将储油槽的油脂吸至进 油通道处并将该油脂输送至其中一个换向槽一端部处且向另一端部处输送;进而使该换向 槽内腔压力提升并高于另一个换向槽内腔压力;此时连通换向机构使压力较高的换向槽另 一端部与出油通道相连通并使压力较低的换向槽另一端部与出油通道之间被截止。且当驱 动机构反向转动并带动吸压油机构工作后油脂被输送至上述的另一个换向槽内;连通换向机构使上述的另一个换向槽另一端部与出油通道相连通并使上述的该换向槽另一端部与 出油通道之间被截止。在上述的双向润滑泵中,所述的吸压油机构包括位于换向底板外侧且固定在泵体 上的泵盖,所述的泵盖内具有定位腔,所述的定位腔内设有内转子和外转子,所述的内转子 位于外转子内且外转子的轴芯偏离内转子的轴芯;所述的内转子和外转子的一端面均与换 向底板外侧面相抵靠,内转子和外转子的另一端面均与定位腔的底面相抵靠;所述的泵盖 上穿设有一与内转子周向固定的转轴。在上述的双向润滑泵中,所述的连通换向机构包括位于换向底板内的连通通道和 设置在连通通道内的芯子;两个所述的换向槽的另一端部和出油通道均勻连通通道相连 通,所述的芯子能自动地沿着连通通道内壁轴向向内腔压力低的一个换向槽方向移动且使 另一个换向槽通过连通通道与出油通道相连通。在上述的双向润滑泵中,所述的芯子包括一与连通通道侧面相抵靠的本体和一一 对应地位于本体两侧且能使本体始终位于换向槽与连通通道的两个连通口之间的限程杆 部。在上述的双向润滑泵中,所述的内转子的外壁上至少具有四个外齿牙,所述的外 转子内壁上具有与内转子向啮合的内齿牙,所述的外转子的齿数比内转子的齿数多一个; 所述的外齿牙的齿根与内齿牙的齿根啮合处与出油通道相对;所述的外齿牙的齿尖与内齿 牙的齿尖啮合处与进油通道相对。在上述的双向润滑泵中,两个所述的换向槽与内转子和外转子之间形成的两个容 油腔一一对应的相连通。在上述的双向润滑泵中,所述的换向底板呈圆形,所述的换向底板与泵体紧配合 连接;所述的两个所述的换向槽沿换向底板径向线对称分布。在上述的双向润滑泵中,所述的换向槽的横截面面积从靠近进油通道的一端向另 一端逐渐递减。在上述的双向润滑泵中,所述的泵盖通过螺栓固定在泵体上。在上述的双向润滑泵中,所述的转轴的内端穿入换向底板内;转轴的外端为连接 端;所述的转轴外端部具有环形凸肩,所述的转轴外端部套设有定位帽,所述的定位帽通 过螺纹连接在泵盖上;环形凸肩的一端面与泵盖的外端面相抵靠;另一端面与定位帽相抵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双向润滑泵中吸压油机构采用转子结构,连通换向机构位于 换向底板内且能够实现自动换向,于是本润滑泵具有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重量轻,吸油 真空度较大,泵油量大,供油均勻性好,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性能稳定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双向润滑泵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泵体;la、进油孔;lb、出油孔;lc、安装槽;2、换向底板;21、进油通道; 22、出油通道;23、换向槽;24、连通通道;25、轴孔;3、内转子;31、外齿牙;4、外转子;41、内齿牙;5、泵盖;6、转轴;61、环形凸肩;62、连接槽;7、定位帽;8、螺栓;9、芯子;91、本体;92、限程杆部;10、容油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双向润滑泵包括泵体1、换向底板2、泵盖5、转轴6、内转子 3和外转子4。具体来说,泵体1上具有呈圆柱状的安装槽lc。换向底板2呈圆形且其位于泵体 1的安装槽Ic内,换向底板2的一端面抵靠在安装槽Ic的底面上;换向底板2与泵体1之 间为紧配合,由此换向底板2固定在泵体1上。换向底板2的外缘部具有一个进油通道21和一个出油通道22,进油通道21的位 置与出油通道22的位置呈中心对称设置。泵体1上具有与进油通道21相连通的进油孔Ia 和与出油通道22相连通的出油孔lb。换向底板2的中部开有两个两个呈均圆弧形状轴向贯通的换向槽23,换向槽23的 中心与换向底板2的中心重合。两个换向槽23的位置和结构均沿着穿过进油通道21与出 油通道22的径向线中心对称设置,同时进油通道21和出油通道22均位于两个换向槽23 之间。换向槽23的横截面面积从靠近进油通道21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递减。换向底板2的侧壁上开有一个轴心垂直于穿过进油通道21与出油通道22径向线 且贯通的连通通道24。连通通道M穿过换向槽23的另一端部和出油通道22的内端部,进 而使换向槽23的另一端与连通通道M相连通和出油通道22与连通通道M相连通。连通 通道M内设有一个能沿着连通通道M侧面移动且将连通通道M分为两个独立通道的芯 子9。芯子9包括一与连通通道M侧面相抵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向润滑泵,包括具有进油孔(1a)和出油孔(1b)的泵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1)内固定有与进油孔(1a)相连通的进油通道(21)和与出油孔(1b)相连通的出油通道(22)的换向底板(2),所述的换向底板(2)上开有两个呈轴对称分布且呈圆弧形状的换向槽(23),所述的换向底板(2)和泵体(1)之间设有能将进油通道(21)处的介质输送至其中一个换向槽(23)一端部处且向另一端部处输送的吸压油机构,所述的换向底板(2)内设有能始终使出油通道(22)与输送入介质的换向槽(23)另一端部相连通的连通换向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岳斌赵青虎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长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