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含有有机铁元素的多元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994629 阅读:7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含有有机铁元素的多元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它由原料组分微生物菌剂、微生物藻剂、有机铁元素复合物、畜禽粪便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有效复混制得。对预防植物缺铁引起的生理病害、增加土壤有效养分的供给、改善土壤理化特性、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方面效果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肥料,特别是指一种含有有机铁元素的多元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 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在土壤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对土壤的 形成发育、物质循环和肥力演变等均有重大影响。微生物肥料是将某些有益土壤微生物经 人工大量培养而制成的生物制剂。微生物肥料可通过微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增加土壤中 的养分含量,抑制植物病原菌的活动,从而提高土壤肥力、缓解土壤生态环境的恶化、促进 植物生长发育。土壤藻类分布的范围极广,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适应性较强。土壤藻类为 光能自养生物,是有机物的制造和提供者。土壤藻类形成的有机物比较容易分解,能够促进 养分循环和微生物的繁衍,对土壤的形成和土壤肥力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铁元素是植物 必须的微量元素,在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与大量元素同等重要的生理作用, 有机铁元素能够克服无机铁元素施用后容易产生氧化、拮抗、沉淀所导致的不良后果,具有 肥效稳定,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率高等优点。然而,土壤藻类微生物及有机铁元素在现有微 生物肥料生产中并未得到充分合理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它由藻类微生物、菌类微生物及有机铁元素采用优化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而成,具有原料 易得、生产成本低、性能稳定、肥效持久、生物学有效性高等特点,对预防植物缺铁引起的生 理病害、增加土壤有效养分的供给、改善土壤理化特性、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改 善农产品品质方面效果明显。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含有有机铁元素的多元复合微生 物肥料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①选择酒糟、菌渣、稻壳、壳聚糖、泥碳、麦壳、甘蔗渣、锯末、草木灰中至少一种物质粉 料混合均勻后并过0. Γ2 cm筛,为样品1 ;②将立方色球藻(Chroococcusgardner )、月形短缝藻(.Euno tia Iunaris )、沙角衣 藻(Chlamydomonas sa jao Lewin )、固氣鱼月星藻{Anabaena azo tica )、力、球藻(Chlorella ra^aris)分别进行发酵生产,发酵后的藻液分别用重量;Γ12倍的样品1吸附,将以上5种 吸附后的单一藻剂按重量5 55 :0 30 :0 35 :0 35 10^50的比例混合均勻,为样品2 ;③选择碳酸钙、蒙脱石、泥碳、褐煤、沸石、蛭石、粉煤灰、膨润土、硅藻土中至少一种物质粉料混合均勻后并过0. Γ2 cm筛,为样品3 ;④将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 terium )、枯草芽孢杆菌(Macillus sub tills )、 沼泽红假单胞 IiModopseudanonas palustris),泾阳链霉觀Sti^ptomyces Jingyangensis )、胶胨样芽孢杆菌(Macillus muciIagtmosus )分别进行发酵生产,发酵 后的菌液分别用重量2 10倍的样品3吸附,将以上5种吸附后的单一菌剂按重量1(Γ50 0 35 :0 30 :0 25 10^55的比例混合均勻,为样品4 ;⑤将组分重量百分比为59Γ35%的赖氨酸、蛋氨酸、甘氨酸、苏氨酸中至少一种放入反 应釜中,用组分重量百分比为109Γ35%的水溶解,加入组分重量百分比为0. 59Γ5. 5%的双氧 水、乙醇中一种或二种,在2(T65°C下反应0. 5^3. 5小时。然后,向反应釜中加入组分重量 百分比为(Γ15%的柠檬酸。最后将组分重量百分比为30%飞5%的硫酸亚铁加入反应釜中, 在7(T115°C下进行0. 5飞小时络合反应,冷至室温后加压2 5 kg/cm2处理,放置20 36小 时固化干燥,为样品5;⑥取组分重量百分比分别为15% 55%的样品2、35% 65%的样品4、5% 20%的样品5、 (Γ8%的畜禽粪便经过复混制成最终产品。其中,畜禽粪便是猪、牛、兔、鸡、鸭、鹅、马、羊中至少一种畜禽的排泄粪便,其含水 量为5% 20%。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选择酒糟一种物质粉料并过1 cm筛制成酒糟粉料备用。将立方色球藻 gardner ) > ^ ^ fe. iEuno tia lunaris ) > ^ (Chlamydomonas sajao Lewin ) > | | 氮鱼腥藻iAnabaena azo tica )、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 )分别进行发酵生产,发酵 后的藻液分别用重量5倍的酒糟粉料吸附,将以上5种吸附后的单一藻剂按重量30 :15 20:20:15的比例混合均勻制成含微生物藻剂备用。选择泥碳一种物质粉料并过1 cm筛 制成泥碳粉料备用。将巨大芽孢杆菌(Mcillus ^ateri )、枯草芽孢杆菌UaciBm sub tilis )、沼泽红{段单胞菌(.Rhodopseudanonas palus tris )、ti P曰链霄菌(Strep tomyces jf/^Ta/^e/^is)、胶胨样芽孢杆菌(feciBm muciIagtmosus^分别进行发酵生产,发酵后 的菌液分别用重量5倍的泥碳粉料吸附,将以上5种吸附后的单一菌剂按重量20 20 20 25 15的比例混合均勻制成含微生物菌剂备用。将组分重量百分比为25%的赖氨酸放入反 应釜中,用组分重量百分比为20%的水溶解,加入组分重量百分比为1. 5%的双氧水,在60°C 下反应1小时。然后,向反应釜中加入组分重量百分比为3. 5%的柠檬酸。再将组分重量百 分比为50%的硫酸亚铁加入反应釜中,在100°C下进行3小时络合反应,冷至室温后加压3 kg/cm2处理,放置30小时固化干燥制成含有机铁元素复合物备用。取组分重量百分比分别 为30%的含微生物藻剂、65%的含微生物菌剂、5%的含有机铁元素复合物经过复混制成最终产品。实施例2:制备时操作程序与实施例1相同。只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操作程序所规定的范围内对原材料的种类、数量、规格、含水量有改变,仍同样制成本专利技术的含有机铁元素的多元复合微生物 肥料。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 进行①选择酒糟、菌渣、稻壳、壳聚糖、泥碳、麦壳、甘蔗渣、锯末、草木灰中至少一种物质粉 料混合均勻后并过0. Γ2 cm筛,为样品1 ;②将立方色球藻(fi^oococciAs^arofeer)、月形短缝藻(及ffloiia lurmris)、妙兔农 藻(Chlamydomonas sa jao Lewin )、固氣鱼月星藻{Anabaena azo tica )、力、球藻(Chlorella ra^aris)分别进行发酵生产,发酵后的藻液分别用重量;Γ12倍的样品1吸附,将以上5种 吸附后的单一藻剂按重量5 55 :0 30 :0 35 :0 35 10^50的比例混合均勻,为样品2 ;③选择碳酸钙、蒙脱石、泥碳、褐煤、沸石、蛭石、粉煤灰、膨润土、硅藻土中至少一种物 质粉料混合均勻后并过0. Γ2 cm筛,为样品3 ;④将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 terium )、枯草芽孢杆菌(Macillus sub tills )、 沼泽红假单胞 IiModops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有有机铁元素的多元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①选择酒糟、菌渣、稻壳、壳聚糖、泥碳、麦壳、甘蔗渣、锯末、草木灰中至少一种物质粉料混合均匀后并过0.1~2 cm筛,为样品1;②将立方色球藻(Chroococcus gardner)、月形短缝藻(Eunotia lunaris)、沙角衣藻(Chlamydomonas sajao Lewin)、固氮鱼腥藻(Anabaena azotica)、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分别进行发酵生产,发酵后的藻液分别用重量3~12倍的样品1吸附,将以上5种吸附后的单一藻剂按重量5~55:0~30:0~35:0~35:10~50的比例混合均匀,为样品2;③选择碳酸钙、蒙脱石、泥碳、褐煤、沸石、蛭石、粉煤灰、膨润土、硅藻土中至少一种物质粉料混合均匀后并过0.1~2 cm筛,为样品3;④将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anonas palustris)、泾阳链霉菌(Streptomyces jingyangensis)、胶胨样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tmosus)分别进行发酵生产,发酵后的菌液分别用重量2~10倍的样品3吸附,将以上5种吸附后的单一菌剂按重量10~50:0~35:0~30:0~25:10~55的比例混合均匀,为样品4;⑤将组分重量百分比为5%~35%的赖氨酸、蛋氨酸、甘氨酸、苏氨酸中至少一种放入反应釜中,用组分重量百分比为10%~35%的水溶解,加入组分重量百分比为0.5%~5.5%的双氧水、乙醇中一种或二种,在20~65℃下反应0.5~3.5小时,然后向反应釜中加入组分重量百分比为0~15%的柠檬酸,最后将组分重量百分比为30%~65%的硫酸亚铁加入反应釜中,在70~115℃下进行0.5~6小时络合反应,冷至室温后加压2~5 kg/cm2处理,放置20~36小时固化干燥,为样品5;⑥取组分重量百分比分别为15%~55%的样品2、35%~65%的样品4、5%~20%的样品5、0~8%的畜禽粪便经过复混制成最终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应伟宋婷郭培俊赖小东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