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敏专利>正文

稻麦脱粒机防粘草及自动排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994581 阅读:3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稻麦脱粒机防粘草及自动排草装置,滚筒轴的一端连接有拐轴,该拐轴通过轴承与摇把相支承,所述摇把上设有前后两个对称的摇臂,摇把的前摇臂与前拉杆连接,该前拉杆从脱粒仓上固定的第一套管中穿过,并且前拉杆的杆身上固定有挂钩,该挂钩与前筛网上对应的第二套管相挂接;所述摇把的后摇臂与连杆的一端连接,该连杆的另一端与后拉杆连接,所述后拉杆从机架上固定的第三套管中穿过,且后拉杆通过摆臂与后筛网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有效防止稻、麦等杂草粘附在前筛网上,又能自动排除杂草,不仅结构简单,实施容易,性能可靠,而且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大大提高脱粒的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脱粒机
,具体地说,特别涉及稻麦脱粒机防粘草及自动 排草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通用的稻麦脱粒机由机架、脱粒仓、前筛网、后筛网、滚筒和滚筒轴等部件构 成。其中脱粒仓固定于机架上,由脱粒仓侧板、前筛网、脱粒仓尾板组成,在脱粒仓内设置滚 筒,该滚筒套装在滚筒轴上,滚筒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及轴承盒支承在对应的机架纵向梁上。 后筛网与前筛网并排布置,并位于前筛网的后侧。当发动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及皮带轮带 动滚筒轴和滚筒旋转时,即可进行稻、麦等农作物的脱粒工作,稻、麦等的籽粒连同脱粒产 生的杂草落入前筛网中,绝大部分籽粒从前筛网漏下,进入机架下的集料斗内,实现粒、草 的一次分离;杂草和搀杂其中的少数籽粒被滚筒带入后筛网内,由人工手动筛除杂草中的 籽粒,实现粒、草的二次分离,然后将杂草从后筛网抓出。为了防止脱粒产生的稻、麦等杂草粘附在前筛网上,有的脱粒机增设振动装置,通 过振动杆拍打前筛网来振落杂草,但振动条反复拍打前筛网的同一部位,容易将前筛网击 破,既缩短了前筛网的使用寿命,又容易引起稻粒、麦粒与草分离不彻底。有的脱粒机通过 增设排草装置来振动后筛网,使粒、草完成二次分离,同时将分离后的杂草排出。但排草装 置的结构复杂,组装较为困难,并且振动幅度较小,粒、草二次分离不彻底,排草速度缓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集防止粘草和自动排草于一体的 稻麦脱粒机振动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稻麦脱粒机防粘草及自动排草装置,在机架 (1)上设有脱粒仓和后筛网(5),其中脱粒仓位于后筛网(5)的前侧,该脱粒仓由脱粒仓侧 板(2)、前筛网(3)和脱粒仓尾板(4)合围而成,在脱粒仓内设置滚筒(6),该滚筒(6)套装 在滚筒轴上,滚筒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及轴承盒支承在机架(1)上,其关键在于所述滚筒轴 的一端连接有拐轴(7),该拐轴(7)通过轴承(8)与摇把(9)相支承,所述摇把(9)上设有前 后两个对称的摇臂,摇把(9)的前摇臂与前拉杆(10)连接,该前拉杆(10)从脱粒仓上固定 的第一套管(11)中穿过,并且前拉杆(10)的杆身上固定有挂钩(12),该挂钩(12)与前筛网 (3)上对应的第二套管(13)相挂接;所述摇把(9)的后摇臂与连杆(14)的一端连接,该连 杆(14)的另一端与后拉杆(15)连接,所述后拉杆(15)从机架(1)上固定的第三套管(16) 中穿过,且后拉杆(15)通过摆臂(17)与后筛网(5)连接。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滚筒轴通过拐轴及轴承与摇把连接,摇把的中心偏离滚筒轴 的轴心,当滚筒及滚筒轴旋转时,滚筒轴带动摇把一起转动,由于摇把偏心设置,摇把转动 的同时,在前后方向往复摆动,一方面摇把的前摇臂带动前拉杆绕第一套管来回摆动,前拉 杆摆动的同时,通过挂钩拉动第二套管,使前筛网的对应部位来回振荡,这样粘附在前筛网上的稻、麦等杂草被振落,既保障了粒、草一次分离能顺利进行,又有效防止了前筛网发生 损坏;另一方面,摇把的后摇臂通过连杆带动后拉杆,使后拉杆绕第三套管来回摆动,后拉 杆摆动的同时,通过摆臂带动后筛网来回振荡,不仅依靠振动完成粒、草的二次分离,而且 分离后的杂草由后筛网的尾端排出。在所述前拉杆(10)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直角形的挂钩(12),该挂钩(12)的一条直 角边与前拉杆(10)的杆身焊接,挂钩(12)的另一条直角边与第二套管(13)挂接。前拉杆 采用左、右两个挂钩与前筛网上的套管配合,使前筛网受力均勻,防粘草效果更好;挂钩采 用直角形,能有效防止从套管中脱落,以保证带动前筛网运动的可靠性。所述后拉杆(15)位于后筛网(5)的下方,该后拉杆(15)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摆臂 (17),各摆臂(17)的两端均与后筛网(5)连接。以上结构能保证后筛网受力均勻,并且后筛 网的振动幅度较大,能够使粒、草二次分离彻底,同时排草速度更快。有益效果本技术既能有效防止稻、麦等杂草粘附在前筛网上,又能自动排除 杂草,不仅结构简单,实施容易,性能可靠,而且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大大提高脱粒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后筛网与后拉杆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机架1为框架机构,在机架1上安装脱粒仓和后筛网 5,其中脱粒仓位于后筛网5的前侧,该脱粒仓由左右两边的脱粒仓侧板2、前筛网3和脱粒 仓尾板4合围而成,所述脱粒仓侧板2、前筛网3、脱粒仓尾板4和后筛网5的结构及安装方 式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做赘述。在所述脱粒仓内设置滚筒6,该滚筒6套装在滚筒轴上, 滚筒轴的左右两端通过轴承及轴承盒支承在机架1上。所述滚筒轴其中的一端与拐轴7连 接,拐轴7为“Z”形,该拐轴7伸入摇把9内,并通过轴承8与摇把9相连接。所述摇把9 上一体形成有前后两个对称的摇臂,摇把9的前摇臂与前拉杆10的后端连接,该前拉杆10 的前端通过弯折形成有水平段,该水平段从脱粒仓上固定的两个第一套管11中穿过,并且 前拉杆10水平段的杆身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直角形的挂钩12,该挂钩12的一条直角边与前 拉杆10的杆身焊接,挂钩12的另一条直角边与第二套管13挂接,所述第二套管13焊接固 定于前筛网3上。从图1、图2、图3、图4中可知,摇把9的后摇臂与连杆14的一端连接,该连杆14 的另一端与后拉杆15连接。所述后拉杆15位于后筛网5的下方,并从机架1上固定的两 个第三套管16中穿过,在后拉杆15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摆臂17,各摆臂17的前后端均与后 筛网5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滚筒6及滚筒轴旋转时,滚筒轴带动摇把9 一起转动,由于摇把9偏心设置,摇把 9转动的同时,在前后方向往复摆动,一方面摇把9的前摇臂带动前拉杆10绕第一套管11 来回摆动,前拉杆10摆动的同时,通过挂钩12拉动第二套管13,使前筛网3的对应部位来 回振荡,这样粘附在前筛网3上的稻、麦等杂草被振落;另一方面,摇把9的后摇臂通过连杆 14带动后拉杆15,使后拉杆15绕第三套管16来回摆动,后拉杆15摆动的同时,通过摆臂 17带动后筛网5来回振荡,不仅依靠振动完成粒、草的二次分离,而且分离后的杂草由后筛 网5的尾端排出。实施例2参照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在后筛网5的下方并排设置两根可转 动的后拉杆15,两根后拉杆15的同一端部均与连杆14相连接,并且各后拉杆15的杆身通 过摆臂17与后筛网5连接。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做赘述。权利要求1.一种稻麦脱粒机防粘草及自动排草装置,在机架(1)上设有脱粒仓和后筛网(5),其 中脱粒仓位于后筛网(5 )的前侧,该脱粒仓由脱粒仓侧板(2 )、前筛网(3 )和脱粒仓尾板(4 ) 合围而成,在脱粒仓内设置滚筒(6),该滚筒(6)套装在滚筒轴上,滚筒轴的两端通过轴承 及轴承盒支承在机架(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轴的一端连接有拐轴(7),该拐轴(7)通 过轴承(8 )与摇把(9 )相支承,所述摇把(9 )上设有前后两个对称的摇臂,摇把(9 )的前摇 臂与前拉杆(10)连接,该前拉杆(10)从脱粒仓上固定的第一套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稻麦脱粒机防粘草及自动排草装置,在机架(1)上设有脱粒仓和后筛网(5),其中脱粒仓位于后筛网(5)的前侧,该脱粒仓由脱粒仓侧板(2)、前筛网(3)和脱粒仓尾板(4)合围而成,在脱粒仓内设置滚筒(6),该滚筒(6)套装在滚筒轴上,滚筒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及轴承盒支承在机架(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轴的一端连接有拐轴(7),该拐轴(7)通过轴承(8)与摇把(9)相支承,所述摇把(9)上设有前后两个对称的摇臂,摇把(9)的前摇臂与前拉杆(10)连接,该前拉杆(10)从脱粒仓上固定的第一套管(11)中穿过,并且前拉杆(10)的杆身上固定有挂钩(12),该挂钩(12)与前筛网(3)上对应的第二套管(13)相挂接;所述摇把(9)的后摇臂与连杆(14)的一端连接,该连杆(14)的另一端与后拉杆(15)连接,所述后拉杆(15)从机架(1)上固定的第三套管(16)中穿过,且后拉杆(15)通过摆臂(17)与后筛网(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敏
申请(专利权)人:陈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